时间:2024-05-04
韩 潮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 北京 100000)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韩 潮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 北京 100000)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民族多样、城乡差距较大、社会现象比较复杂的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发展面临的问题多样,任何一个国家过去与将来的发展模式、发展规划都不能完全照搬到中国经济文化发展体制的规则制定中。文化产业发展也是如此。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中国改革农村土地所有制形式、放开工业所有制改革和发展大三产业之后提出的又一强国战略,争强国家竞争力的又一举措。说明中央已经认识到中国的经济发展已转变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道路上,文化发展的作用不可低估,是与经济、军事发展一样,它是巩固改革成果、深入改革层次持续改革步伐的战略举措,有效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决策,是建筑文化长城的可靠方法。一个国家不能靠出卖原材料和生产无附加值的工业出口品维持发展,文化产业战略是解决中国现阶段发展问题的重要举措。
文化产业这一概率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英国的霍克海默提出的,就他提出的时间说明文化产业是后工业时代的产物,是发达国家经济转型、经济发展多样性和社会服务进一步发展的产物。中国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发展,与西方国家发展过程有相似之处,虽然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是问题凸显,需要警惕的问题也多,只有研究发展的现实状况与问题才能使文化产业的水平加快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文化制度改革是文化产业高效实行的必要条件,文化体制改革已由90年代持续了许多年,但其成效地方与行业差距较大,有些地方出现了变相改革、虚假改革,在推行体制改革时多数地方已文化产业的公益性质反对深入改革,有些文化主管单位也不愿意放弃手中的文化子单位,认为地方的公益活动是需要此类子单位以多种形式推广。其实公益文化单位的公益性和市场经营并不存在矛盾,许多公益性单位很早就有了经营性行为,而地方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由于财政的高额补贴也不愿意采取割裂手段,放弃文化子单位,例如:各地方的电视台、地方报业、地方出版单位都已经把经营性行为放在了首位,经济效益也比较好,像这样的单位可以细化改革手段,实行企业管理方式的多样化、人员聘用制度的多样形式以及资金分配的手段方法。既要保证公益事业的推广又要防止对国家相应补贴资金的滥用和公益效益低下的情况,对一些经营性较弱的文化单位需要财政的有效支持,需要对这类单位进一步细化保存的方式,对这种单位要严格控制人员比例、工资分配任务避免形成冗员现象,进一步对此类单位的产权模式进行研究,可以融入部分社会资金使公益单位能够有效参与市场资源分配,拓展路径开拓经营性工作。对资金的分配以支持为主避免平均分配和产出效果不明显的拨款。
知识产权思想虽然近几年在有所提升,但新时期表现出来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相对盗版和产品侵权来讲网络的知识产权问题越来越严重,对信息的上传与下载已经运用手机就可以完成,人每天都生活在信息平台上有些不经意的传播可能是不负责任的。信息传播量大也避免不了侵权现象,知识产权的保护作用是双向的,知识信息虽然被非法盗窃这也说明知识被高效利用例如,一首歌、一部电影、一篇文章的价值归根结底是价值看使用方的反馈体现的。如果我们对于正版的传播手段和相应价格对于消费者作出有效的惠利,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初级阶段能起到习惯性的推广作用,同时要注意对手段多样影响力大的传媒平台监控,注重发挥各行业协会在维权中的作用,适当放开对行业协会的权力制约,同时注重民间维权的法制建设。
品牌建设与推广是维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手段,例如国际上知名的公司能产生高额的利润,首先是因为长期建设品牌的结果,许多公司走的是推广品牌和提高产品质量的双向道路,中国产品在自身性能上再不断提高,有些产品的性能可以与国际大品牌相媲美,同时中国产品有很强的价格优势,但中国文化的产品的品牌竞争力级减弱,品牌建设与产品提高是同步进行的事情,两个都不能呢忽视。而中国的文化产品制造单位重竞争而忽视品牌竞争,重产品质量而忽视产品的品牌品质体现。这是中国文化产品面临的主要问题,品牌也是某种战略个体形成群体的影响手段,我国的文化产品在行业内缺少协调机制。在行业内纯在着底竞争手段的现象,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建设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品牌产品。
农村迫切需要建设文化产业,中国的农村经济在改革政策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中国的农村政策中央政府以三农的战略角度实施,中国的农业经济高速发展,而中国农村的文化建设远远落后于经济建设。中国的农村文化产业建设手段单一、效果不强,中国农民无文化生活,文化消费更谈及不上。中国农民没有受到中国经济发展而带来的文化福祉,而相对中国农村、农民在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较大贡献的同时,却在文化发展的角落里,因而中国农民在经济发展突现了许多社会问题和家庭问题。农村形式案件与家庭矛盾近几年成增加的趋势,推广农村的文化产业建设主要问题反映在以下几个问题:1.农村人口多地域广阔,文化推广幅面大。2.农村的基础文化水平不高,体现在农村的文化教育不高,农村对子女的教育投资较大,农村的生产投资较大。3.农村的地域情况多样、民族情况复杂、文化对口面特征明显。4.农村的文化设施服务不足、并且存在文化设施和场所利用不高的现象。5.基层文化建设的人员较少,且素质不高。6.青年是文化建设的主力而农村人口出现两极化的特征,青年人口比重小,文化推广活力不足。基于以上农村文化产业建设的所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城镇文化体制改革后。文化团体的经营对象就应该转移到农村,农村不是不需要文化而是国有文化团体转型之后要主动开阔农村市场,研究农村文化特征和需求情况,寻找农村特有需求,积极健康的文化活动。农民要结合经济发展特色建设文化产品,其中农村旅游业的发展以文化形式体现出来就比较合适,旅游文化的特色是农村文化建设的特征性所在。依托地方独有的文化为主体进而全面发展其他文化,还有发展农村特有的宗室文化、民俗文化、节庆文化。不能把农村的文化产业建设成快速成效体现的文化,应该适度引导,坚持特色,长期长效的进行。文化发展注重农村的年龄情况,农村农民的老年人口较多,老年文化的推广公益性比较强同时要注意青少年文化产业的发展形势。多以中小学为单位开展活动,并配合相应的调查制度工作,制定与当地情况相符合的文化发展政策。
文化发展高效服务不强,文化发展说到底是服务性质很强的产业,文化产业行业服务性规范没有在行业中制定出来。服务意识是长期的经济发展后的结果,西方的服务业就是结合文化建设推行的,要把文化渗透到服务表现中。实现服务性设计、服务性执行和服务性文化效果,企业要最求长期的经济效益就要适当的把文化服务放到经济效益之前。兼顾盈利性与公益性,强调行业文化自律,行业协会应该在企业中推行这种文化服务意识。
地方文化产业的跟风现象较为严重,地方文化产业发展不能有效的结合地方特色,随着文化产业环保特征和深入发展经济的特征,以及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特征优势被地方政府所注意,文化产业在地方的发展以蔚然成风,但最求短期效应的现象较多,例如国家大力发展动漫产业、而许多地方没有输出和传播的优势,还上马动漫产业园项目,一些地方推广地方旅游过度强化名人效应,有些噱头显得过于牵强。有些地方发展文化产业表现为,一文化产业建设为幌子,实际变相发展房地产产业和为政绩而建设形象工程,并没有合理利用资源,大拆大建反而使文化产业带上破坏文化遗迹、破坏生态的帽子,地方政府要理解文化产业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业,要放眼未来实施持续的发展。发展文化产业地方政府与文化主管部门的规划和投资工作相互配合,产业选择与产业定位不准确就会带来所以资金的浪费。造成烂尾工程和工程再建设、工程失效,地方文化主管部门要利用资源优势开展调研工作。同时要坚固文化产业市场化的特征。
文化产业发展点多力弱,集群优势不强,文化产业建设宏观上看是整个国家的战略决策,具体到省、地区、市县它们所体现出来的集群优势就很强。如果一个市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相邻的市县又发展影视文化产业,另外一个市有发展展览文化产业,这三个地方的集群优势就会被削弱,所谓集群优势就是利用共同具备的文化产业优势扩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影响力,集群文化产业要坚固特色,选择有效的集合资源联动发展的形式体现出来,目前由于地方政府工作的独立性较强,文化产业的集群优势在地方产业不明显。
建立开放思想,正确和开放处理文化现象,引导作用强干预作用小是地方政府发展文化产业的正确观念,北京的798建设就是一个例子,北京的798艺术园区就是艺术家和艺术团体自发形成的一个团体,包括创作、展览、销售等一体的艺术实验基地,在其发展初期由于某些艺术行为、艺术现象的价值观与主流价值观相违背,受到了地方政府的干预,甚至有取缔的可能,但后来798的留存成就了一个国家艺术行业发展在特定时期的一个特定现象,有文化代表意义,也带来了丰富的经济效益,随之其演变成为一种国家文化艺术形象,这说明政府对待自发形成的文化产业现象要有一种包容的态度,对于文化产业发展苗头要适当引导,以小做大明确政府在文化指导方面的定位,政府的文化产业发展观念应该是开放的。
文化产业在中国正处于发展初期,随着国家文化战略的深入文化产业必然带动中国的经济文化走向新的发展模式中,文化强国是大国崛起的必然战略,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问题也会随之凸显出来,要结合复杂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使中国的文化产业得以健康发展。
韩潮,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在读博士、副教授。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