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析电视新闻摄制技巧

时间:2024-05-04

刘 倩 (重庆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重庆 400047)

由于电视新闻现场的非线性和不可预知性,因此在进行拍摄前要做较为充分的准备工作。

一、摄制准备

电视新闻的摄制准备包括物质上的准备和思想上的准备。物质上的准备主要是在出发之前对所需素材的清理和检查。包括摄像机、话筒、磁带、电池以及话筒连接线,特别要注意不要出现到达新闻现场才发现电池、磁带不够用的情况,这只是最基本的要求,同时还要保证器材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比如拍摄画幅的设置,新闻一般采用标准的4:3的画幅比例,而不能采用故事片的16:9的画幅比例。这些虽是一些细节,但如果拍摄前的准备工作不到位,可能会使拍摄的画面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从而给后期的编辑带来很大的困扰。画面对于电视摄像记者来说,错过了时机,是无法弥补的。

思想上的准备主要是指现在摄像机技术的发展和电视台体制的相关调整,使摄像师的角色在悄悄的发生改变,由于摄像机的数字化和小型化,很多新闻都是记者拿着摄像机和相关器材一个人就去现场拍摄了。这时,摄像人员本身就是一名记者。作为记者身份的摄像师,就不只是拍摄好画面、记录好声音就可以的。这是的摄像师应对新闻事件的相关信息有一定的了解,也就是要具备编导意识。因此,拍摄前的准备就包括要明确报道思想,进行相关背景调查、拟定拍摄方案等。报道思想时指新闻媒体在一定时期内组织报道的指导思想。包括报道的内容、报道的范围、报道的重点和报道的具体注意事项等。报道思想是记者采访新闻的依据,是记者依据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寻找新闻线索、判断新闻价值、选择报道材料、明确报道方向的重要指南。

二、电视现场摄制

在电视新闻拍摄时,要注意避免形式化报道。比如经济新闻中,用数字作为主要依据,缺乏具体支撑,或者用抽象难懂的专业术语来进行解说。这样的报道缺少真实感人的材料,缺少有说服力的事件,因此要注意避免形式化的报道,除了要在新闻内容和切入点上进行创新之外,在拍摄现场处理好“再交代镜头”和“沉默的反应镜头”也是很重要的。“再交代镜头”指的是为了适当地保持情境所唤起的兴趣,要时时提到吸引我们注意的那个事情的发生地点,我们通常用场面全景在事件展开的中途至少再交代一次,这个场面全景镜头,就是“再交代镜头”。 “沉默的反应镜头”指的是在拍摄被摄对象时,一个在聆听的拍摄对象,其沉默的反应往往要比讲话者的脸更有表现力,拍摄到的这个沉默者的反应,称为“沉默的反应镜头”。

由于电视新闻与其他媒介的新闻相比,最大的优点就是形象和声音并重。因此,在新闻现场,拍摄到形声兼具的场面和细节是一则好的电视新闻的关键。在拍摄时还要考虑后期编辑的要求,按后期编辑的要求拍摄。电视新闻制作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编辑合成,而编辑工作如何进行又取决于前期素材的拍摄方式,因而,在前期拍摄中必须要根据后期编辑的要求拍摄镜头,这就要求摄像师具有超前的编辑意识,知道形象素材在后期剪辑时的运用。电视界有一句话,“什么都拍了等于什么都没拍,”这句话从反面强调的是摄影师在现场的选择捕捉能力。这种能力体现在忠实地记录现场的信息。但是由于现场信息是立体化、全方位的,所以不可能全部记录下来,就要进行选择。在实际操作时,主要要注意:在开机关机前的充分预留。也就是要拍摄足够长的镜头和画面,利于后期编辑的时候选用镜头,特别是在拍摄运动镜头时要拍摄足够长的起幅和落幅。而且在拍摄是要注意转场镜头,最灵活的转场镜头是人或物体的中性运动方向镜头。

三、电视新闻摄制要点

首先、电视新闻拍摄时要多用固定镜头,少用推拉摇移。电视新闻的拍摄尤其是消息类电视新闻的拍摄应少用推拉摇移等运动镜头,而应多采用固定镜头。因为对于消息类电视新闻而言,每条电视新闻长度有限,一般在1分钟到几分钟之间,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增加单位时间的信息含量;此外,固定镜头的使用能使新闻节奏明快,满足电视新闻报道重时效、快节奏、短镜头、重组接的镜头特点。少用推拉摇移,并不是不用,而是要用的恰到好处,根据其不同的功能,有目的的使用,增加新闻的表现力。比如在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和深度报道中,注重的时新闻的深度,相对于消息类新闻来说,时效性要求不那么高,同时节奏比较舒缓,因此,可以用一些长镜头,一些运动镜头来表现。

其次、镜头拍摄时要注意搭配。电视镜头是电视新闻的基本构成单位,是构成一条完整新闻的“零部件”,必须在前期采访拍摄中拍全拍好。镜头搭配有三层涵义:首先时镜头内涵要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概念。也就是用我们所拍摄的各种景别、角度和技巧的镜头组接起来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其次是镜头的景别要自然合理。如果一则新闻只有全景或只有特写,或没有全景来交代,或者没有近景来表现,那么就不符合观众的观看心理;最后镜头的拍摄角度也要配套。

再次、要注意画面拍摄的审美性要求。无论从画面构图还是画面内容来说,都要注意以精心拍摄的每一幅画面去引导人们向真、向善、向美。电视新闻的拍摄把那些不宜在屏幕上表现的东西运用各种拍摄技巧把它们规避掉,比如在灾难事件现场就要故意去摄取血腥的画面,可以用马赛克或其他手段来处理。这一方面时拍摄的审美要求,另一方面也是电视新闻人文关怀的表现。

另外、用细节打动观众。电视新闻拍摄要精心捕捉那些以少胜多,具有典型价值的各种视觉和听觉细节,以凸显主题,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使该条新闻在观众记忆中历久弥新。比如获奖新闻《罚要依法》中,摄像记者与交警的一段周旋。记者装扮成搭车人,坐在驾驶室理与驾驶室外的交警讨价还价,设法推延给交警的20元钱。这一段对话,一个强作笑脸,苦苦哀求,一个蛮横粗暴,强取豪夺,记者拍摄的这一幕,摄取到了违法警察的真实面目。给人很深的印象。

最后,要捕捉人物的第一反应。人物的第一反应最真实,最能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是摄像记者应全力捕捉的重点。拍摄时要注意有预见性的提前开机和适当地延时关机,从而记录人物对外界刺激反应的全过程。

总之,画面是电视新闻的重要传播符号,而要能够以简洁准确的画面传递新闻信息,在前期具有编辑意识是必不可少的。

注释:

1.李明海著.《电视摄像艺术》.中国文联出版社,第191页.

2.李明海著.《电视摄像艺术》.中国文联出版社,第192页.

[1]刘文.曾祥敏著.《电视摄影创作》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1月.

[2]熊高.党东耀著.《电视新闻摄制教程》 北京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

[3]李明海著.《电视摄像艺术》北京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4年11月.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