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如何推动群众文化发展

时间:2024-05-04

马菊荣 (深圳市南山区文化馆 广东深圳 518052)

群众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基础。群众文化工作水平的高低、质量的好坏,是衡量一个民族文化素质的重要标志。做好群众文化工作,推动群众文化发展,不仅是提高群众文化素质、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的客观要求,也是搞好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在新形势下,我们应充分发挥文化的教育、引导、激励功能,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下面笔者就从发展群众文化的重要意义谈起,就如何推动群众文化发展作一粗浅的探讨。

一、发展群众文化的重要意义

1.发展群众文化是满足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迫切需要。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不但能陶冶人的情操、愉悦心情、锻炼身体,而且会让人过得更加充实、更富有意义,进而提升了自己的艺术品位和文化品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不断增强,重视群众文化工作,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也就显得更加重要、更加迫切。

2.发展群众文化对于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发展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在激烈的世界竞争中,增强文化和精神的活力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任务。独特的民族文化最具民族的凝聚力,在多元文化相互激荡的形势下,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迫切需要发挥民族文化的力量。

3.发展群众文化对于引导、沟通与创造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发展群众文化对于加强人们的交流和沟通,促进人们内心的表达、尊重个人的价值追求,调节人们的相互关系,增进人们的相互认同,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其他方式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4.发展群众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陶冶思想情操。实践证明,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是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提高群众,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防范“黄赌毒”等社会毒瘤的有力武器,是提升人的价值追求、审美情趣的重要手段。在当前社会转型,切实推动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具有特别重要而紧迫的意义。

二、发展群众文化的方法与策略

1.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近年来,文化建设投入总量虽然逐年有所增加,但与其他投入相比,文化事业投入所占比例明显偏低。由于经费的制约,导致文化基础设施不完备,为群众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总量偏少、质量不高,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受限制。因此应加大投入,将文化(馆)站在编在职人员的人员经费与活动经费纳入预算,解决其后顾之忧,并引入源头活水,积极争取上级对基层文化馆的扶持。要确保“惠民工程”落到实处,不留“缺口”与“硬伤”,并消除地方因进行文化(馆)站建设而形成新债务的隐患。财政部门要逐年加大对基层文化建设的投入,从而确保市、县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群众文化活动等的资金需求。

2.切实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要把改善和健全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作为繁荣基层文化的前提,下大力把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成系统配套、功能齐全的文化活动阵地。要加强文化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要统筹规划和建设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坚持项目建设和运行管理并重,实现资源整合、共建共享,确保广大人民群众活动有场地,娱乐有场所。要加强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把社区文化中心建设纳入城乡规划和设计,保证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经常性、规范性。要完善面向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使各类人员都有活动的空间和场所。

3.营造群众文化发展的良好氛围。作为群众文化工作者,我们要教育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各类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远离封建迷信和赌博活动,以不断营造文化发展的良好氛围。对网吧、音像、棋牌室等加强监管力度,杜绝不健康的生活,把人民群众的兴趣转移到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中来。

4.坚持“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统筹结合的方针。坚持把农村和城市社区作为发展群众文化的重中之重,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和个人办文化的积极性,大力兴办区、乡、村和社区文艺团队,建立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文化艺术工作机制。抓好农村题材文艺作品的创作,组织和引导文艺工作者关注农村、关心农民,创作一大批反映当代农村生活、农民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通过送戏下乡、进社区活动,充分发挥专业演员与业余演员相结合的流动文艺大棚车、戏剧小分队、乡镇文艺演出队送戏进城、进乡村、进社区、进园区的巨大作用,使城乡文艺活动相互策应,且小型化、多样化、经常化、普遍化,发挥新时期群众文化与专业艺术工作的重要作用。同时根据城市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文化需求的侧重点不同的情况,在城市,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为主,不断提高市民的文化品位,塑造城市形象;在农村,以宣传政策法规、推广实用技术为主,不断提高农民文化素质,营造文明乡风。

5.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文化馆应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在考核机制上,把群众文化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考核内容;在激励机制上,鼓励专业文艺工作者下基层为群众服务;在市场运作机制上,倡导文化部门适应市场经济形势,发展文化产业,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为群众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6.切实加强群众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化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基层文化人才队伍是文化改革发展的基础力量,是繁荣群众文化的重要保证,必须下大力抓好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切实为繁荣基层群众文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各级要制定科学完备的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完善机构编制、待遇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还要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和业务讲座,分期分批对现有群众文化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群众文化人员业务素质,并有计划地从大专院校和社会上公开招聘、选拔一批热爱群众文化工作、文化水平高、懂业务的专门人才从事群众文化工作。要面向社会发现人才,敞开渠道吸纳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吸引更多的文化艺术精英人才投身基层、服务基层、建功基层。

总之,群众文化的发展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群众文化工作者从群众的要求出发,与时俱进、结合实际、多措并举,建立良好的发展氛围,以特色文化为基点,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从而满足和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1]李继武.浅析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J].群文天地,2013(02).

[2]张晶.浅析群众文化建设活动[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08).

[3]王吉,王忆梅.新形势下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策略探讨[J].青春岁月,2011(1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