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群众文化创新

时间:2024-05-04

郑剑飞 (莆田市城厢区文化馆 福建莆田 351100)

以创新促发展、以创新谋繁荣。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要着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着力发挥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优势,着力培育优秀文化人才,促进新的文化产业,鼓励文艺创作,促进群众文化产业化提升。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莆田建市以来,我市在繁荣群众文化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群众文化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大大丰富了群众生活,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然而,在社会经济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交融、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节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显得尤为迫切。

一、创作文化精品是创新群众文化的前提

文化精品代表着一个地区文化发展的水平。必须全面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立足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激发文化生产创作活力,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广大文化工作者要从旧有观念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努力创作一批展示时代精神、体现地域特色、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精品力作,发挥精神文化产品的积极导向作用。要坚持以“五个一工程”为龙头,建立健全包括组织协调机制、创造激励机制、经费保障机制、市场营销机制、人才培养机制在内的文化精品生产保障体系,打造一批具有莆田特色的品牌作品、品牌活动、品牌团体和品牌 文化人。重点抓好文学、电视剧、广播剧、音乐、歌曲、舞蹈等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优秀艺术品种,高度重视莆仙戏等莆田传统剧目和民间艺术的继承、挖掘和改造,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内容健康、思想向上、寓教于乐、文明愉悦的精神食粮。

二、丰富活动内容是创新群众文化的基础

群众文化的主体和客观本来就有很强的求新意识,为此,必须创新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内容的创新;一方面应根据城市社区文化活动日常性、休闲性和多样性、延伸性的特点,拓展活动领域,把城区文化活动与节庆文化、体育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养生文化等有机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就是要用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先进文化,引导人民群众自娱和娱人,自育和育人,激发人民群众与时具进、艰苦奋斗、奋勇争先,凝聚各方各面的力量,创造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形式的创新,就是善于运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音乐、戏剧、图书音像、报纸刊物、广播电视等文化载体,把群众性创建活动与群众文化活动结合起来,把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与创建文明城市、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村镇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把群众文化生活落到基层、落到实处。

三、深化体制改革是群众文化创新的保障

传统的文化行政模式下,文化行政部门既管文化、又办文化、同时行使文化决策和文化执行职能,极大地分散了精力。要创新面向群众、面向市场的体制和机制,形成有利于调动文化工作者积极性、创造性、推动文化创新、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文体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政府文化主管部门要逐步集中精力进行公共文化规划与管理,提高文化行政水平。要建立健全更具科学、更具规范的群众文化活动目标规划机制、社会动作机制和项目考评机制,保证群众文化活动在较高的水平上运行。要进一步整合群众文化资源,发挥民间文化团体与文化中介机构作用,形成群众文化活动网络,为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人才、节目与组织上的保证。

四、壮大文化产业是创新群众文化的有效途径

广场文化活动已经成为群众文化活动的一个主流,它就象一块巨大的磁铁把人民群众文化活动吸引到一起,拉近了人与人之间更加亲近的距离,为此,只有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文化创新成果才能更快更好地进入社会价值体制。近年来,我市文体宣传部门注意适应农村的发展变化,在开创群众文化工作中,着力培植,发展业余文艺团体,群众文艺队伍不断壮大,着力抓好文化阵地设施,为群众搭建文化活动平台,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文化设施,不断激发群众的创作热情,催生一批形式多样,雅俗共赏,散发着泥土芬芳的文艺作品,成为业余团队演出的丰富资源,从而推动全市群众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总而言之,只有对群众文化的内容、形式与手段等多层次的创新,深化对它们的理解与实践,才能不断满足群众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从而有力地促进人的素质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