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车桂英 (九台市文化馆 吉林九台 130500)
九郊新州社区是2008年6月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批准成立的。它承载着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的历史使命。经过我们的深入走访了解到:社区内共有住户、业主和非农业户1629户,其中,新立村回迁户420户,总人口4887人。非农业户760户,人口2280人。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变了,生活习惯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宣传思想、文化建设工作原有的工作方式、基本阵地尚未完全适应这种变化。社区文化工作到底如何做?做什么?怎么做?仍然普遍存在困惑。为了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机制,我们深入社区进行调研,感到当前开展社区文化建设工作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当前,社区文化工作刚刚开展,存在薄弱环节与空白点,对于各个群体的特点,开展工作:一是外来人口。新州社区地处城乡结合部,社区人口结构较为多元化,原来的新立村农民占一部分,外来人口的数量为常住人口的一倍以上,虽然电视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但多喜爱收看娱乐性节目,新闻类、普法类节目少人问津,群众接触到的文化建设方式较单一。二是新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全街有工商业户50余个大、小企业,真正能发挥文化教育功能的企业几乎没有。三是社区老年人。到底该通过什么渠道让他们“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该怎样组织老年人开展活动,并不是很明确。社区文化建设工作如果延伸不到这三个社会最基层的群体,就难以实现“三贴近”。
调研走访中我们发现,现有的文化建设方式、载体与群众的接受力之间有差距。尽管社区成立了阅览室、文化活动中心及开展各类文艺活动,但参加活动群众只有新立村的老年人们,其它的人参加很少。这虽然与群众的文化素质有关,但更主要的还是由于文化建设没有搭准群众的脉络,手段保守,形式单调。群众的年龄结构、文化层次、兴趣爱好不同,客观上要求建设方式、载体更加灵活多样。这样,才会提高文化活动工作影响力。
1.培养群众主动参与的意识。我们建立的领导干部联系基层社区制度,与社区群众直接交流,改变以往单一的辅导讲座式的文化宣讲,让宣讲人员与群众坐在一起,面对面交流,组织讨论,一定程度上,使群众能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理解与体会,直接得以解疑释惑,更具说服力。
2.抓载体创新文化建设方式。把文化建设溶入到思想道德建设中,在开展文化建设的同时提高社区居民的思想道德水平。社区开展文化工作要考虑受众群体,在形式上要具有亲合力,发挥多种载体作用。一是开展文明社区创建活动。社区是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场所,也是对居民进行思想教育、参加文体活动的主要阵地。在创建文明社区上,主要抓的工作是:一是抓德育、抓教育。以提高市民素质、改善人际关系、增进邻里团结、养成文明风尚为目的,针对新形势下群众思想活动的新特点、新变化,积极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为此我们开展了创建“文明社区、文明户、文明楼”和“五好党员、五好婆媳、五好居民、五好干部”的“三文明四五好”评选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利用广播,大型宣传栏横幅标语和各种会议,大张旗鼓的进行宣传教育,达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去年年底我们评出十星文明户100户,文明屯1个,文明村组3个。评造出五好党员25名,五好婆媳30对,五好村民40名,五好干部5名并进行了公开的表彰。二是抓共建、抓共享。社区工作具有突出的社会化特征,需要辖区内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居民群众和社会中介组织等各种力量的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驻共享,实现文化、体育、科技、法律“四进社区”。要通过为社区添设施、为居民办实事等多种办法,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得到实惠。三是抓重点、抓难点。就是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抓起,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集中力量,突破重点、难点,解决主要矛盾,形成浓厚的工作氛围,从而带动面上工作的开展。二是利用原有的农民夜校,对居民进行政治思想教和科技培训。几年来,我们充分发挥了农民夜校的作用。目前,农民夜校已投资4万多元,购置了农业技术书籍2500册,购置了电脑、打字机、复印机、传真机、VCD影碟机和29英寸彩色电视机,新购置了60多套桌椅。每年,我们对农民都行进三次以上的集中培训,开展学文化,学技术,学法律等基础知识,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全面促进了居民素质的提高。三是开展了文体活动,陶冶了村民情操。我们充分发挥了新立村老年协会的作用,建设了9个门球场地,门球队员达120多人。同时,我们还组建了60余人的文艺演出队,配备了道具、音响、服装等设备,组织老年人将各时期的宣传内容编成文艺节目,茶余饭后在社区内演出,成为文化建设工作的一支“主力军”。每到节假日演出队和居民同欢乐,还经常参加省市、各乡镇举办的文艺演出,多次受到表彰奖励。近四年来连续举办了“台湾大学生联谊”活动,通过文艺演出的机会宣传祖国的变化、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变化、广大农民素质的变化,演出的形式吸引了社区男女老少的参加,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门球队除了在本村开展活动外,还经常参加国家、省市举办的各种比赛,多次获奖。四是加强了环境整治工作。随着农村建设的逐步深入,我们加大了整治社区周围的“脏乱差”现象。加强新住宅区的管理,我们成立了30人的保洁队伍,购置了保洁车。实行了卫生统一打扫,垃圾集中处理,达到了村民住宅区,绿化美化和亮化,保护了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从未发生污染纠纷和污染事故。
新州社区内出现许多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行业、不同人群,他们的关注点、接受点不尽相同。因此,社区文化建设工作要提高针对性与有效性,亟须改变“大水漫灌”式的宣传,学会分层次,针对不同领域,不同对象,侧重不同的宣传内容,“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当前不仅要加大正面宣传的份量,更应该注意方式方法。现在的正面宣传之所以没有起到预期的社会效果,主要原因是缺乏好的典型。传统的典型,离百姓太远,群众认为学不来;而“高大全”式的典型,又没有生命力,群众认为不太真实。为此我们发现、总结自己身边的典型故事、典型人物,用身边的典型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会更让人信服。为此在宣传典型上我们选取了我们身边的人和事:如吴家店村的刘鹏军、聂家村的郭守恩等,此外,我们的社区就在新立村内。新立村是朝鲜族民俗村,人多地少,他们不甘贫穷,敢闯敢干,由初期的探亲访友方式,凭着语言相通的优势,走出国门,去韩国打工,发展到现在的有组织、有合同、有法律保护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劳务输出产业。截止到目前,全村在国外打工的就有1100多人,每年劳务收入可达600万美元,仅此一项该村人均增收3000元,提前进入了小康。通过宣传这些鼓励居民积极创业,劳动致富。
抓好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是抓好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的的骨干力量,只有充分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才能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加强了社区“两委”班子政治思想建设,坚持了班子成员的政治、政策、法规的学习,每季度召开一次民生生活会对照工作实际,查找存在问题,制定整改措施,通过“学、查、改”使班子成员树立了心为民想,事为民办,利为民谋,福为民造的思想理念,在群众中树立了较好的形象。二是建立了党团组织,落实了各项规章制度,并坚持经常开展活动,如“一帮一”的扶贫活动、“一推双带”和“三诺一通”及各项有益的活动,都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