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姚 筠 (武汉理工大学 湖北武汉 430000)
传统文化是人类在生存发展的历程中经过长期的文化积淀而形成的一种思想文化与观念形态。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她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深具魅力。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开始把目光投向中国,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已然成为世界文化研究的热潮。设计包括了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多方面的因素,它是为人服务的,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开创多元化的设计潮流是在“国际设计风格”后新一代设计师们所面临的课题,设计当中注入传统文化元素,已成为设计发展的一个方向。
近年来艺术设计教育,应该是国内发展最快的高等教育方向,每年有几万名的毕业生离开学校,走向社会。但是,就当下的教学现状而言,我们的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急需解决。以工业设计专业为例,在工业设计发展迅猛买的今天,各高校不论是师范类院校还是地质类院校都开设了工业设计专业,但是教学的软硬件设施却没有跟上,生源的水平良莠不齐,师资力量匮乏,教学条件简陋。很多开设了工业设计专业的高校,其毕业生普遍缺乏实践的训练,学生学到的只是一些理论知识,根本没有动手能力。
有的高校工业设计专业师资力量极为匮乏。一些教师以前是教其他设计课程的,在自学或者是短期的培训下,就开始走上专业的讲堂,传道授业解惑。学生的素质也令人堪忧,本身有很多艺术类考生是因为文化课比较差,为了考上大学,才选择了这个专业,根本就没有学习的兴趣,缺乏创新能力。教材的选用更是五花八门,课程安排不合理,教学大纲没有针对性。学校也没有应有的重视,在设施配备方面,缺乏经费的投入,什么都没有,几把锉刀,几个台虎钳,就是一个工业设计车间。这种情况下,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成为设计从业人员,能做些什么。根本就没有创新性的思维,何谈设计?只是复制或稍作修改即可。
20世纪90 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面向21 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会议指出:“注重发展教育的民族特色、地方特色,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设计教育亦应如此。在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水平的同时,不能忽略“民族特色、地方特色”,以文化为核心,走有中国特色的设计教育之路,才是中国设计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但是,在现代设计中,中国的设计完全摒弃了传统文化,一味地学习模仿外来设计,由于对外来文化的不理解或者一知半解,造成设计的粗制滥造。提到美国的产品,我们会联想到宽大和开放;提到德国的产品,我们会马上联想到精细和稳重、理性化、高质量、可靠、功能化、冷漠的机器外表与色彩;提到日本的产品,我们会想到少而精的简约风格,以及小型化、标准化和多功能化。而中国的产品却是“廉价、无设计”。要想提高竞争力,就必须有自己的特色,而建立自我特色最快的方式就是承继传统文化。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研究,引导学生找寻传统文化元素的特征,使设计转化为产品的时候,通过这些特征的延续而形成系统,为后续的开发设计提供思路,提高设计效率。培养学生具有文化的认同感、责任感以及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寻找设计多元化的更多方式方法。
设计本身就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媒介,既要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又要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在社会发展多元化的今天,“以人为本”的设计更加重视人们的情感需求。著名消费符号学家星野克美在其著作中提出:消费者已不仅限于“物的消费”这一经济的行为,更转化为有关产品的感性和意象的消费行为。消费者在购买商品的时候,更注重商品本身所透射出来的文化象征与社会意义。著名营销心理学家赫米特指出,发生在消费期间的情感,是最强烈的。设计被赋予文化,除了它原有的功能以外,文化的认同感,满足了消费者情感的需求,提高了产品的差异性,也增加了其附加价值。产品的认同是会受到社会体制、个人生活背景、教育等多方面的影响,传统文化元素,正是这个大环境文明的沉积。
学生的作品在设计上,过于流于表面形式,直接将传统纹样套用到设计作品当中,或者将传统器物造型直接套用到设计品当中,缺乏内涵。课程改革中,我们加入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把传统文化元素带入课堂,重视产品语义学课程,并转化教学方式,进行课题设计。
1.传统文化元素带入课堂教学
在课程设置方面,加入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由专门研究民俗文化的博士任教,为学生讲解有关方面的知识。另外,带领学生走入民间,寻找文化元素,通过走访、拍摄来记录第一手的资料。在走近传统文化,并通过体验真实的环境,理解文化产生的背景后,学生才能抓住文化审美的内涵。
融入传统文化的产品设计,有其特殊的设计模式。设计初期,让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表象以及内涵进行调查,并有针对性的对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设计发想阶段,通过各种方法,将适当的文化元素表达在产品上,将情感融入产品引起消费者的共鸣,满足使用者的情感需求。通过学习发现,把传统文化元素转换在产品设计当中,可以运用隐喻式语义的设计手法,这里产品语义学对于抽象文化元素并应用于产品设计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建立传统文化元素资料库,将传统文化元素做系统的整理。由于笔者地处赣南地区,客家文化元素便于学生收集掌握,遂选取赣南客家文化为研究着眼点,进行收集整理。通过产品语义学,将有形的物质,抽取其色彩、材质、造型、纹样等归纳、整理。通过近年流行的情境故事系统,找寻传统文化存活的环境与现代生活的之间的关系,将产品的操作性、安全性、功能性以及结构等表现出来。通过传统文化元素资料库,进行分析,寻找其精神的内涵,赋予产品特殊的含义与情感,使设计具有文化的特征。
走出教室,进入市场。带领学生在真实的环境当中得到锻炼,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设计比赛,希望从中得到启发。让学生通过调查研究,接触外界、与人沟通。过去学习工业设计课程,只是在教室里,老师传授设计的方法与程序,学生也是纸上谈兵的进行设计,与外界是分割的,到毕业的时候才走出校门。参与实践,使学生面对活生生的人,所有的参与者都是学习者,老师在指导学生的同时,也和学生共同成长。
对于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设计教学的研究,从教学的角度来看,我们期待能给学生多一点信心与刺激,而不是贸然的把学生丢到现实当中。设计教育是要求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的研究是从发现问题到问题的设定的过程。如何带着发现的眼光去看问题,比惯性的不加思索的解决问题,更为重要。
[1]王杰.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6.
[2]中国传统文化新论,中华百科出版社,龚红月等,200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