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樊艳艳 马 静 (河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18)
校园文化景观设计研究
樊艳艳 马 静 (河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18)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校园文化景观设计向系统化和专业化演变,怎样才能营造一个好的校园文化景观设计,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校园文化景观设计是校园文化设计和校园景观设计的完美结合,是技术与艺术的统一。本文通过对当代大学校园考察得出一些值得借鉴的结论,对未来的校园文化景观设计做出畅想。
校园;文化景观;生态化;人性化;创新性
文化景观设计,属于景观设计的范畴,校园文化景观创意设计是更有针对性的对校园文化景观进行分析和创意设计等方面的研究。研究的领域虽然只针对校园文化景观,但研究的方向所涉及的范围甚广,涉及到多学科的交叉和多角度的分析。著名环境艺术理论家多伯曾经说过:“环境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它比建筑更巨大,比规划更广泛,比工程更富有感情……”
校园文化景观设计是一种重实效的艺术,实效性又被称为实施的可行性,它是方案的创意、设计、理念以及使其操作的的可行性。它是早已被人类所瞩目的艺术,环境艺术的实践与人影响其周围环境的能力,赋予景观视觉次序的能力,以及提高人类居住环境质量和装饰水平的能力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说校园的外部环境空间和建筑内部环境空间几乎同等重要,特别是大学的校园,根据调查,大学生在课堂以外的活动时间占整个校园生活时间的50%以上。因此,校园环境应特别注重景观的规划设计,以一种高雅的、有人情味的文化来熏陶和培养未来的栋梁之才。
话说:“爱文化才会爱国家。”以先进的文化来影响他人,这应该是校园景观设计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校园的景观设计是学校整体形象设计的关键所在,因此首先要了解校园景观的构成形态,再针对学校的特点以先进的理念、科学合理的策略来规划设计,从而使校园景观设计在区别于城市建筑景观的同时,又能担负起积淀学校历史、传统、文化和社会价值趋向等重要作用。
追溯到中国古代,文化景观最早体现在“士人园”,“士人园”所展现出的文化内涵是校园文化景观设计值得借鉴的。“士人园”与“寺观园林”的血缘关系暂且不说,然而古代“士人园”的自身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群体,他们具备诸如科学态度,理想精神,自由人格,社会责任感等特殊的素质。“士人园”的书卷气和文化的高品位,在布局和使用内容方面的继承基础上,又增加了较多的自然色彩和写意成分,开始走向高雅。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和演变及园林景观与诗画艺术的结合等等,使景观中的文化元素越来越多,发展到现在,可以说景观设计是根据建筑和空间环境的使用性质及所处环境的相应标准,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美学原理,创造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及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外空间环境,它既具有使用价值,又满足功能需求,并且反映历史文脉和艺术风格及审美取向等精神因素。
针对校园文化景观设计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和建议:
第一、空间环境的人性化、生态化。
人性化设计是人体工程学的继承与发展,虽然人体工程学起源于欧美,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逐渐重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它已成为当代设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使设计在以人为主体的前提下,更加注重研究人们的衣食住行以及一切的生活、生产等活动。并且人性化设计与生态化设计是紧密相联系的,生态化设计从保护环境方面减少了资源消耗,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并且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在校园中正确运用人性化设计和生态化设计营造多层次的交往空间,使师生可以更好的交往,使学生在课堂内外都可以受到自然环境的熏陶,以尊重自然的态度对校园进行生态设计,保持校园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形成人性化、生态化的校园空间格局。例如,武汉大学校园内的樱花景观,它根据当地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培养出长势良好的樱花树,这种具有特殊文化寓意的樱花树在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也满足了人们的视觉欣赏方面的需求,充分体现出了人性化与生态化是相铺相成的。
第二、空间布局的社会化、开放化。
社会化、开放化的校园既是当今社会的需求也是高校培养人才所需要的。到目前为之,我国校园内部已经存在几种开放式的形式。例如,将体育服务设施、图书馆、实验室等与社会接轨形成资源共享型,或是将大学的技术优势与社会结合形成产业一体化,也有将学生食堂、宿舍等后勤服务设施交给社会上的对口部门,然后再与学校联合开发管理。这几种形式都充分说明,社会化、开放化的校园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长久发展下去必然形成一种文化根基,无形中也会在文化景观中有所体现。校园景观是校园文化形成发展的生态基础,是校园文化历史积淀的物质反映,它在与当代社会接轨的同时也要紧密结合校园内部的需要,做到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当代,我国的大学正处在一种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中,以旧校改造、新校建设、大学区及大学城等多种方式逐渐扩大,然而如何将校园的精神、文化、历史融入到景观设计中,并做到具有社会化、开放化的特点,形成独具特色而又不失校园历史文脉的精神文化氛围,是校园景观设计的关键所在。
第三、空间形态的创新性。
诚然,这是当今景观设计面临的严峻趋向,并非耸人听闻,真正既能从宏观方面进行探索性研究,又能在微观上解决现实性问题的理论非常罕见。设计师们热衷于提出高不可及的概念,却不脚踏实地研究,造成一些问题成为当今浮燥社会的一种普遍迹象。鲁道夫•阿恩海姆曾经说过:“他们的概念往往是通俗而不深刻,当它们深刻的时候,却又不通俗。”这些景观设计概念脱离了可感知的范围,成为了抽象的空气,却不能够合理的表达出使人们能够理解。这就造成了在当今景观设计发展的作用之下,普遍缺少对景观设计语言的深层探究。促使景观设计语言变成了一种“病毒式的泛滥”。
小沙里宁说过:“大学是属于我们的时代,而庙宇、教堂则是中世纪的产物。大学就像我们文化沙漠中的绿洲……”这就充分说明设计者的精心设计能否对使用者形成良好的空间印象,并不断的创造出这样的空间氛围,从而弥补整体空间在规划结构上和功能组织上的不足,才是师生们真正希望的校园空间环境。目前,尤其一些大学新校区的建设,在对校园景观绿化进行规划设计时,可以尝试进行其中包括局部景观创意设计、道路改造、模型展示等尝试,模型展示中又包括静态模型展示和动态模型展示,这种地面和空中一体化的模型展示,形成了趣味横生的校园文化景观,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们的创新意识。
以上叙述可以看出,校园文化景观设计要求“人—建筑—环境”三者之间进行科学化、艺术化和最优化的设计协调。自古以来,人对环境的需求表现在“回归自然、尊重文化、高享受和高情调的多样化,自娱性与个性化的趋向,营造一个从精神到物质都理想的空间是当代人新的需要,这也是当今社会的具体体现。然而中国园林体现了强烈的人本精神之外,还强调了人与自然地融合,创造的是最佳的生态环境。显然,学校是一个群体,是一个聚集地,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莘莘学子和教师学习工作的地方,人与自然平等相处的亲和关系需要进一步的加强。校园文化景观设计必须要继承其优良之处,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周边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创造更易于人类生存的景观环境是必须的。
[1]刘抚英.王育林.张善峰等.景观设计新教程[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
[2]刘志强.景观艺术设计[M].山东美术出版社,2006.
[3]尹吉光.图解园林植物造景[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4]廖生安.杨柳等.景观设计如何创新[J/OL]艺术中国网.景观中国.2011
[5]王军,傅伯杰,陈利顶.景观生态规划的原理和方法[M].资源科学.1999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