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黄土地唱响的女儿歌——论赵季平音乐创作的民族精神

时间:2024-05-04

罗 珺 (井冈山大学艺术学院 江西吉安 343009)

黄土地唱响的女儿歌
——论赵季平音乐创作的民族精神

罗 珺 (井冈山大学艺术学院 江西吉安 343009)

赵季平音乐创作的成功得益于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的滋养。影片《黄土地》中的插曲《女儿歌》是赵季平音乐创作民族精神的最初体现,在黄土文化深层的文化土壤背景下,探索赵季平音乐创作的民族精神对当代音乐文化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黄土地文化;信天游;赵季平;女儿歌;民族精神

一、黄土地的文化背景

(一)黄土文化

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这里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明,同时也激越着正发生的现代文明。经岁月的销蚀,大面积的黄土山坡已是一片荒凉,传达出沉重和压抑的感觉。

何谓“黄土文化”?简单地说,黄土文化是由“黄土地”这个习惯性称谓而得名。而黄土地,是指黄土高原这一特定的区域,以陕北为中心,包括与之相接的晋西北山区、内蒙河套南部以及甘肃、宁夏靠近陕北的部分,这是黄土文化的区域范畴。

陕北一带由于地理环境恶劣形成了与外界相对封闭的区域。同外界相对的独立和封闭,自给自足、自产自销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又使这一区域产生了极大的凝聚力,继而增强了这个地域的独立性,从而逐渐形成了它自己的文化模式,这种文化模式属一种综合性文化模式,与畜牧文化、农耕文化有着明显的不同,区别于黄土高原其他地方、其他民族的文化而自成一家,因而成为中国北方文化一个突出的典型——黄土文化。

电影《黄土地》正是描写这一文化背景下的黄土地人的艰难生活。影片“以养育了中华民族、产生过灿烂民族文化的陕北高原为基本造型素材,通过人与土地这种自氏族社会以来就存在的古老而又最永恒关系的展示”,来引出一些“有益的思考” (陈凯歌语)。在影片中,黄土地的意义已远不只是单纯的故事背景,它是整个民族的人格化的象征体,它象征着那种沉积在民族文化深处的保守性格和无法挣脱天命的悲剧感。

(二)黄土地上的信天游

信天游是陕北这块苍凉的黄土地发出的声音,是朴实敦厚的陕北人对生活的苦难,爱情的向往所发自肺腑的声音。

1.生活的苦难

陕北处于我国干旱地带,当地居民以农耕为生,农作物一年一熟,再加上千沟万壑的独特地貌,庄稼人自古过着“靠天收”的光景,生活长久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正如电影《黄土地》的情节,“公家人”顾青问老汉:“陕北民歌上千论万,您说咋才能记住呢?”老汉回答:“日子艰难了,就记下了”,简单直率的一句话道出庄稼人的苦闷与辛酸。

他们在洪涝旱灾面前单薄而无助,于是用最原始的方法——祭祀神灵,来求得风调雨顺。可怜的庄稼汉们趴在烈日炙烤的黄土地上,向神灵祈求:海龙王下甘雨,清风细雨救万民!《黄土地》中这段“大众求雨”的情节更是庄稼人对命运的哀哭与呐喊!

2.爱情的向往

在信天游的情歌里,爱情是真诚的,也是辛酸的。《黄土地》插曲《十五上守寡到如今》唱道:“正月里来就正月正,大花眼睛就两盏灯,弯弯眉毛就两张弓,你看心疼就不心疼,十三上定下就十四上迎,十五上守寡就到如今,高哭三声就人人听,低哭三声我跳枯井。”老汉明是给“公家人”顾青唱 “酸曲”,暗则是向女儿倾吐做父亲的无奈与苦衷,对女儿即将步入痛苦的婚姻生活无尽的担忧,正如贫瘠的黄土地在为自己的儿女呐喊,歌唱……

二、黄土地的歌声

(一)赵季平创作经历

赵季平,中国当代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作品至始至终都渗透着西北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沉淀。

赵季平的影视音乐以秦腔和秦地民歌为主,广泛采撷了京剧、吕剧、豫剧等近20个地方的戏剧和民歌,许多影片以戏曲和民歌贯穿始终,沉潜为作品的底色和风格。“他是真真切切把自己‘沉’到戏曲音乐海洋之底,又借助体内的“艺术元气”把自己“托”出水面,从中悟出中国传统音乐和中国西部音乐的真谛,掌握精髓,并融进了他的艺术血统。”[1]《黄土地》《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霸王别姬》等电影音乐的瞩目成就,无不得益于陕西地方戏曲音乐这块厚土对他的滋养。赵季平说:“生活就是根,好的作品不能没有根、不能漂浮在半空中”。

(二)电影《黄土地》的音乐

《黄土地》是赵季平从事电影音乐的第一部作品。影片中我们听到结婚场面中农民吹鼓手唢呐和打击乐;翠巧、父亲、憨憨突然唱起的信天游;采风工作者的歌声;腰鼓阵的鼓声;农民求雨的合唱声。“音乐成了情节发展中最为必需的有机组成部分,使之与其它部门一起形成了一个隆隆滚动的球体,利于内,而不伤于外的艺术效果”。(陈凯歌语)

影片中质朴悠远的陕北民歌信天游,作为重要的叙事元素,代表着黄土地上永不衰败的生命力,也是新旧文明之间不可或缺的纽带。翠巧唱信天游,因为她对新文明充满好奇和希望;翠巧的爹在顾青临走前夜唱信天游,因为作为黄土地封建文明代表的他,即使不能理解、接纳新的文明,也愿意对其包容、不排斥,体现了深厚的黄土文化巨大的包容性。

电影《黄土地》在向人们展示一种高原人民人性中质朴,浑厚的性格魅力时,影片中电影音乐的创作也淋漓尽致的展现黄土地上的一种苍凉与大气。在为《黄土地》谱曲时,赵季平以陕北民歌的灵魂深化主题,写出了对人性热烈赞美的《女儿歌》《十五岁守寡到如今》等一系列插曲。他创作的音乐象黄土地一样质朴而敦厚,热情而奔放。音乐中陕北信天游自由舒展的节奏,活泼跳跃的音程,浑厚热烈的和声,充分展现了一种黄土气息,传达出了在这黄土地中间人的生存和对未来的憧憬。

(三)《女儿歌》的具体分析

《女儿歌》是由引子和带再现乐段的三段式结构的歌曲,乐段间“起承转合”,前呼后应。以商调式为主,中间有羽调式的交替。

引子(谱例1),如黄土高原上的一声叹息:面对着这贫瘠的土地,爱恨交织欲罢不能;也好像是一个疑问:有着深厚文化的黄土地为何苍凉的这般朴实无华。歌曲第一句就以诉说的口吻缓缓道出了这叹息背后的故事。

谱例1

第一乐段是一个4+4的8小节乐句(谱例2),以商调式商音开始。乐句前四小节为“起”,叙事型的旋律线缓缓向下,像是一个陕北姑娘在自言着心语。后四小节为“承”,接着前四小节的口吻继续着这种自述,结束在主音上,构成第一个完整的乐句。

谱例2

谱例3

第二乐段从17小节开始(谱例4),是“转”的部分,这一乐句以四度音程为主,商羽交替出现,调式主音的地位由商音慢慢的在向羽音“挣扎”着。色彩较第一乐句稍明亮,使得第一乐句哀伤的情绪变得些许坚定,像是在回忆,为自己的向往再次地努力。23小节是歌曲转调的开始,视F音为宫,出现了完整的宫商角,因此,音乐从原来的商调式转到了羽调式上,第二个乐句结束。

谱例4

后面是引子和第一乐句的完整在现(谱例5),形成了首尾呼应,第二乐句微弱的希望和挣扎又一次的灰飞烟灭,把主人公的心情再一次拉回到了干涩的黄土高坡上。

谱例5

文化根基的不同造就了不同内涵的艺术形式。当《女儿歌》把高亢、奔放同深沉、婉转溶于一体时,便创造出与其他歌种大异其趣的跌宕之美。此曲道出她们的向往、梦想、追求、渴望,折射出朴实无华、苍凉、悲壮的黄土文化。

结论

赵季平音乐作品的成功,并不仅仅在于他能够娴熟的运用民族乐器,民族素材,更重要的是他的音乐能表现出一个民族的精神和气质。在中西方音乐文化不能平等对话的今天,我们要有着对生活着的土地的了解、眷恋,有着对自己灿烂历史文化的挚爱,才能献上尽善尽美的中华民族的乐章。

[1]黎琦.凡人赵季平[J].音乐天地,1995,6

[2]赵季平.电影音乐的感受——随笔之一、二、三[J].音乐天地,1995,6

[3]李亦中.中外影视精品赏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78-290

[4]马波.赵季平电影音乐创作论(上)[J].交响,2005,Vol.24No.1:49-5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