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赫哲族口弦琴现状的探讨

时间:2024-05-04

刘圣涵 (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广西桂林 541004)

赫哲族口弦琴现状的探讨

刘圣涵 (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广西桂林 541004)

赫哲族是分布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同时也是中国北方唯一以捕鱼为生的民族。所使用的赫哲语,属于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没有创制文字。因历史上长期与汉族交错杂居,现已经通用汉语。

在音乐上,一提起赫哲族,首先让人想起的便是著名的《乌苏里船歌》,也就是那优美舒展的“赫尼哪”调。而赫哲族还有一种重要的乐器并不为多数人所知,这就是口弦琴。本文将以赫哲族口弦琴的历史和现状作为切入点来重点进行探讨。

赫哲族;乐器;口弦琴

一、赫哲族与口弦琴简介

在我国境内主要聚居在黑龙江省同江市街津口和八岔两个赫哲族乡,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抚远县抓吉赫哲族村,佳木斯市郊区敖其赫哲族村。其他人散居在北京、哈尔滨、佳木斯、同江、饶河、富锦、勤得利、抚远等各大中小城市以及全国各地。

口弦琴被赫哲人称作“空康机”(据赫哲语发音音译),属于拨奏类口弦,构造分琴鞘与簧片两部分。琴鞘(琴架)为铁丝弯曲并加以适当打磨而成,簧片(琴弦)则为钢簧片制成,整琴长度仅10厘米左右,是中国最小的民族乐器。这种乐器是利用手指拨动簧片,再加上口形的开合动作,并借用口风的作用配合来发出乐音。演奏时用小舌呵气,舌头控制音高,上下唇颤动制定节拍。用左手拇指、食指、中指持琴柄,并把琴身虚含在口中,然后用右手食指或拇指拨动小柄,用小柄牵动簧片条振动而发音。

口弦琴琴声优美动听,但是音量极为弱小。赫哲族口弦琴能够发出的音色有空、哐、哽、嗡等多种。都是根据实际发出的声音来命名的。琴体也有大、中、小之分,型号越大、声音越低、越浑厚,越小则反之。

据当地口弦琴传人所讲,口弦琴作为一种自娱自乐的工具,多在闲暇时或狩猎的间隙弹奏取乐。这种琴能模仿出大自然中各种声音,能吹出欢快的曲调,也能吹出悲哀的调子,是演奏者内心情感的表达,从前姑娘和小伙子也常常用口弦琴来传递心声。

二、关于赫哲族口弦琴历史的追溯

由于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赫哲人只有自己的语言,并没有文字,一切历史的传承只能依靠其他兄弟民族的记载和本民族的世代口口相传。由于人口稀少、其他民族对于赫哲族文化的记载少之又少等原因。所以关于赫哲族口弦琴的历史和来源,所能够找到的文献几乎只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人们传说,很久以前,一个赫哲村子染了瘟疫,只剩下个吃奶的孩子,一位过路老人收留了她,便跟老人过起渔猎生活。她把悲惨遭遇唱给大家,后来嗓子唱哑了,老人便给她作了个口弦琴,孩子便用琴声继续弹奏述说。从此,这琴便流传了下来。因此有人也称它“悲琴”。

但是传说仅仅是赫哲人民世代相传的美好故事,其实口弦琴并非是赫哲族的专利,在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满族、回族、蒙古族、羌族以及云南、四川部分少数民族中都有类似的乐器。由于历史上长期被划归为“女真人”,赫哲族至今与满、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等东北地区民族在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等诸多方面仍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此笔者认为,赫哲族口弦琴的起源自然也极可能是受到兄弟民族的同类乐器影响、演变甚至舶来而成。但具体何时、何人、何地将口弦琴引入赫哲族,由于文字记载稀缺,至今难以考证。

三、关于赫哲族口弦琴现状的思考

笔者实地考察了赫哲族聚居地之一的同江,拜访了赫哲族口弦琴目前的传承人之一的吴奇。通过与其进行的深入了解,对于赫哲族口弦琴现状的问题,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

1.民族分布地点单一、人口基数稀少

由于历史的原因,赫哲族世代居住在三江流域(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聚居分布相对较集中。并没有像达斡尔、鄂温克、锡伯等族因戍边(清乾隆年间前往当时的伊犁将军府)的原因而发生大规模的民族迁移。这就使得赫哲族的民族文化基因没有得到完整的“复制”或“备份”,一旦原始居住地的文化没有得到妥善保护,那么整个民族文化就有消亡的可能。

赫哲族人口数量基数太少,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赫哲族人口数为4675人,其中占民族总数67%的人口(约3100多人)散居在北京、哈尔滨、佳木斯、同江、饶河、富锦、勤得利、抚远等各大中小城市以及全国各地。这些生活在普通文化环境中的赫哲人已经没有或基本没有了本民族的文化特质。保护赫哲族民族文化的重任就落在了聚居在黑龙江街津口等地的少数赫哲族居民手中。在这其中民间艺人所占比重就更很少,口弦琴又仅仅是赫哲族民间艺术的一个相对次要的分支,所以能够熟练的掌握口弦琴技艺的人真的可以用凤毛麟角来形容。虽然当地对口弦琴的传承人们给予了诸多重视,但是赫哲族口弦琴却始终难以摆脱濒临消失的境地!在物种进化过程中,具有相对的数量优势,就是生存、发展和延续的优势。同理在民族文化的传承方面也同样适用。而数量优势恰恰是赫哲族所不具备的。

这就是赫哲族口弦琴所面临的最主要的客观问题。

2.制作工艺几近失传、演奏技艺退化

由于没有文字,口弦琴的制作及其原料采集等工艺,只能口口相传。虽然口弦琴的构造相对简单,但是作为一种乐器,在材料配比、硬度等方面稍有偏差,其最终的演奏效果便会差之千里。

据传承人吴奇所讲,他仅有的一把口弦琴已经有八十多年的历史。虽然已经陈旧不堪,但他们父子两代人用了二三十年都未能再制造出一把能与之媲美的口弦琴。可见工艺消失、退化的速度令人心痛。

赫哲族口弦琴作为一种自娱自乐的乐器,没有记谱法传世。其传统曲目也只能以口口相传的原始形态流传至今。而口口相传的最大弊病就在于传承过程中的散失和遗忘所导致的曲目、精深技艺的流失。据传承人所讲,他本人已经无法用单个的口弦琴来演奏出带有旋律性的乐曲、模仿大自然的声音,想要完成音乐作品则需要伴奏的衬托。对于这种自娱自乐的乐器不得不说是一种无奈,一种痛。

3.难以迎合当代人们多元化的审美需求和商业化环境

同许多濒临消亡的少数民族器乐一样,赫哲族口弦琴最不容乐观的现状,就是几乎没有市场、没有受众。除去客观因素,单单对现今口弦琴本身进行探讨就不难发现,其自娱自乐的本质存在,正与当代人们日渐商业化、流行化、偶像化、低俗化的音乐审美渐行渐远。难以在环境不利的情况下做出改变,它们就会渐渐被人们忘记。

如何在当代人们审美需求多元化和社会环境商业化的条件下保护这些濒临消亡的乐器,成为了摆在民族音乐工作者身上的一大课题。同时口弦琴自身能否进行令人耳目一新的改革,也将是这件乐器能否延续生命力的关键。

一种乐器,其存在的唯一意义就是有更多的人能够演奏它,而不是成为博物馆里的陈设!一件简单的小乐器,也许消亡了也永远都不会有人知道。但是,谁又能保证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宝库,不会在这个时代渐渐地被人遗忘并最终消失呢?

[1]尤金良.赫哲族音乐概况[J].《黑龙江民族丛刊》1986,(01).

[2]赫哲族社会历史调查[M].牡丹江: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1987.

[3]张嘉宾.黑龙江赫哲族[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3.

[4]中国赫哲族网.www.hezhezu.com.

刘圣涵(1985-),黑龙江佳木斯人,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09级学科教学研究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