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邵水游
学者写小说,著名的如钱锺书《围城》。近现代小说之兴盛,实多学者所为,因为学者能驾驭语言,文白夹杂,词语经济,把语言张力和审美性推向极致,即言词意义的片刻孕育着丰富性,能恰如其分,又能出乎意料。或者說,金庸、梁羽生、古龙的武打小说,抑或老辈学者的自传,亦可如是观。而历史小说应为学者的当行,典型如唐浩明的曾国藩三部曲,这一路数的小说很注重史实的尊严,在史料的爬梳与整理中寻找故事的繁复性和历史细节的真实性,事有所本,情有所归,其间的演绎又赋予文学的色彩,让枯燥的史料生动起来,让每一句话、每一历史事件都化为故事元素,并将情节的推进在历史、文学和哲学的高度融合中,体现出学者文史哲通达的功力。
郁龙余先生长篇历史小说《黄道婆》、电影剧本《谭云山》等应属此类。众所周知,郁先生是研究印度文化和中印文化交流史的大家,在学界颇有声望,他创作《谭云山》,应是分内事。因为现代中印文化交流史中,湘人谭云山父子、徐梵澄以及研究古代交通史的向达,是无法绕过去的人物,甚至说缺少他们,这部交流史无从下笔。而其耗费五十年的功力,专门为故乡历史人物黄道婆立碑作传,却难以想象。滕文生先生评价这部长篇小说写道:“郁龙余教授积五十年之功力,旁搜博征,妙笔成趣,写就了一部反映黄道婆生平与业绩的长篇历史小说,使这位创业于宋末元初的巾帼巨子显于当今民族复兴的新时代,其心志与才情诚可钦矣!”而作为湖湘子弟,我更愿意《谭云山》能引起重视,再现一代人物的文化风流。
同是对文化前辈的崇敬,张建智先生著有《绝版诗话三集》和《一门风雅——王世襄家族的艺术世界》。前者是张先生父女对现代文学史被忽略诗人的拾遗,一、二集应如是,让我们重新对现代诗的整体有个更清晰的认知、更完备的评述,并对这些遗漏的诗人的人生和才情能抱同情之理解,他们诗的重新阐读和故事的探究,能圆满现代诗史,作更大的包容。后者是为乡贤王世襄先生作传,能得到传主的充分肯定,这是学者作传的福气,也因为同乡,予以特别授权,更是难得。把传主置于整个家族史当中,渊源有自,脉络分明,沿袭而下,各有精彩,然艺术气息始终盘踞在家族人物之中,人文精神与家族成员的成就息息相关。
收到万里先生所赠《唐宋时期湘赣禅宗网络研究》上、下二册,我是门外汉,真的不敢置喙。仅限于他是《书屋》的审稿专家,每次看到他指出将刊文章中的硬伤,引经据典地更正,多种史籍信手拈来,感佩不已;也仅限于他书中的若干篇什,在杂志上首发,说实话,读了则了,钦慕他的考证功夫和巨细不遗下蛮力的做派,这是典型的旧式训诂学风,当下很少见了。而我,面对这二册厚厚的著作,只看了序言、后记及参考书目,不知要等到哪一天才能读完,辜负先生的盛情了。读书讲缘分,更讲相对应的知识和水准,除此,别无他法。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