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王夫之的乱世知音蒙正发

时间:2024-05-04

甘建华

几年前读《船山师友记》,知道蒙正发的名字。此书系清末山东提学、湘潭罗正钧编纂,凡十八卷,搜集船山先生亲长师友及并世知闻人士共一百五十七人的事迹,加以编次考订,是研究王夫之生平及思想的重要资料。

引起我对蒙正发特别关注,以至于念念不忘的原因有三:一是作为明末清初著名抗清英雄、文臣儒将,他在衡州大地上战斗经年,所著《三湘从事录》有近二十处提到衡州;二是他本来姓甘,与后学在下同姓,而甘姓是百家姓中的小姓,历代人才比较鲜见;三是其退居江湖后,匿迹吾乡衡南县茅市镇的深山老林之中。

蒙正发出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三月初八,字圣功,號樵云。殁后七年(1686),其生平至交、衡阳大儒王夫之应其子敦请,为撰《明文林郎户科右给事兼掌兵科都给事蒙公墓志铭》,称其“少颖悟而益以勤敏,文思博赡。早岁补文学,食饩于庠,为江汉人士所推诩。而多读古人书,究治乱原委,抱匡世之志,倜傥怀大略,喜游侠驰射,结豪隽,意自得也”;成年后“气宇开朗,神志果毅,而胸无宿冤,言无机巧,故所至人皆矜服”;在永历朝“力持纲纪,清冒滥,劾功罪,裁凌躐”。

王夫之历叙其家世渊源:“君本姓甘,世居江西宜春。元末,以商迁武昌之崇阳者为昺一。昺一生国忠,国忠生受宗,始为儒,补崇阳文学,皆甘其姓。受宗生文彬,以乡贡官阆中知县,有治声,擢保宁通判。避戎籍,以受宗少孤,为同居继父蒙清泗所鞠,遂改姓蒙。越五年,世生应第,补邑文学,试于乡,不第弃去,著书数十卷,是为君之祖考。应第生上种,补文学,授生徒,有文誉,是为君显考。以君贵,赠文林郎,如君官,妣汪氏赠太孺人。君既世承蒙姓,屡思复姓甘,尝与予深叹,未果而卒。”

蒙正发一个湖北外乡人,为什么会来到偏僻的衡阳南乡茅洞桥斗岭(今衡南县茅市镇斗山白木江村茶叶组)呢?据王夫之说,永历四年(1650)年底,桂林城陷后,留守瞿式耜殉国,蒙正发“与司马刘远生、枢郎朱昌时、中舍管嗣裘,投身猺獞间,采芑以食。已而循山径依故人于斗岭,授童子课以得粟,樵汲行吟,分与草木同朽。而所依者有仇家,挟君不降为名,将构大难,乃复走邕管避之。邕帅全节闻君谊,矜重而优全之。数年乃归,杜门绝交游,读书以自适”。

明崇祯末年(1644),蒙正发纠集乡勇,与张献忠义军对垒,逐走其伪设的崇阳知县。事为湖广巡抚何腾蛟所知,许其“以功准贡”。清顺治二年(1645),清兵占领武昌,他与叔父上和等人,拥护邑令李方曾起义,兵败后上和牺牲,他的元配方氏也死了。于是,奔赴长沙依何腾蛟,获委推官衔,奉命随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章旷驻守湘阴,监纪十三营,经划兵食,参赞军机。

期间有两件事可纪:一是督促南将覃裕春等大战于潼溪,以八千人破数万铁骑,斩敌无数,这是南渡以来明朝残军打的第一个胜仗;二是当时湖南承制开科取士,蒙正发以家世素业,也穿着诸生服参加考试,中丙戌(1646)乡举后,仍奉檄到衡阳调拨军队粮饷。

关于这个时期他的具体行状,可详参其《三湘从事录》。此书是蒙正发在明亡后参加抗清复明经历的实录,凡三万四千余言,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书成后曾“沉湮垂二百余载,将就散失”,后经清末金永森访求,“乃圣功后裔甘云峰所藏者”,于是“慨然捐赀刊行,表彰节义,即以磨砺顽愚,不仅寻常文字因缘已也”(《三湘从事录·例言》)。

王夫之评《三湘从事录》“文笔畅达,善尽事理”。其宏大叙事始自隆武元年(即顺治二年,唐王聿键立于福州,号称隆武)十月十六日,至南明皇帝朱由榔永历三年(1649)正月底,督师何腾蛟牺牲于湘中。“正发从何、章二公共事三湘,其中事势,历历身履而熟谙之者也”。尤其是衡州作为正面主战场,兵匪连结为祸,乱世之人不如狗,各种败象和惨状的描述,读后令人唏嘘不已。

至于其个人事功若何,桂王驻跸武冈时,章旷荐其为翰林院庶吉士疏云:“正发以诸生起兵崇阳,臣服其勇;弃家不顾,仗策南来,臣服其义;甫解橐鞬,遂登贤书,臣服其学;帷中运筹,盾头草檄,臣服其才;督催饷务,衣敝肘见,臣服其廉;与臣共事两载,不肯离臣一步,不屑求臣一官,臣服其静而正。”(《船山师友录》)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宰辅之选,却被权奸刘承胤给否决了,只以兵部司务改授翰林院待诏,就是一个起草诏令、编修书籍的文学士,甚至与其在前线担任的实际职务也不般配。章旷英年早逝,何腾蛟接着疏荐,蒙正发得以进入武冈朝廷掌户科事(按:对应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设六科给事中,辅助皇帝处理所部收集的奏章,并稽查该部所属的违误事件)。不久,与左都御史袁彭年、礼部侍郎刘湘客、吏科给事中丁时魁、工科左给事中金堡,被忌者称为“五虎”,视为楚党人物,必欲除之而后快。

风雨飘摇、朝不保夕的南明小王朝,政权内部矛盾重重,各派政治势力互相攻讦,每个臣工都在自寻死路,农民军也倍受排挤打击,不能团结对敌,末世雾霾妖氛深重压抑,无形中给了清军以极好的机会。何腾蛟、瞿式耜等永历重臣相继被俘牺牲,清军重新占领湖南、广西,其他刚刚收复的失地也相继丢掉了。看到国破家亡如此不堪收拾,政治与人心拉开了无法愈合的距离,自己无能为力挽狂澜于既倒,蒙正发只有“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蒙正发不仅具有军事指挥才干,而且能诗善文,可谓文武全才。除了《三湘从事录》,另有《漆园放言》、《芦草龙璧吟》、《欸乃声》,“诗雄浑不事雕琢,得钱、刘风旨”,王夫之“雅推重之”。可惜我没有找到这三部诗集,其佚诗只在王夫之、金永森的文字中见到。

王夫之《南窗漫记》载:“蒙圣功给事正发《欸乃声》九十首,曾授余订之。其警句则有:‘片帆影挂前川月,透枕霜清五夜钟。‘药市藏名嫌有价,鸥群不乱信忘机。‘荆台不乐呼先辈,高阁从来束腐儒。‘千里孤身分两地,一天雪意酿同云。‘潭经积雪波增力,树过重阳叶尽凋。‘更拟卜居迁赤甲,遥怜知己在丹霞。讵可不谓句意双到?”endprint

金永森《三湘从事录·例言》中说:“圣功原不藉诗传,而诗又非近时急务,故置而未刊,兹择句之佳者,五言如:‘山将落日去,风送晚凉来。‘木客林端啸,孤鸿海上来。‘寒涧蒸轻雾,高岑驻晚晴。‘檐浅高收照,林空易送声。七言如:‘旧句复吟如梦里,湘山重见似亲人。‘荒城笳吹山遮断,野寺疏钟月送来。‘秋成衲子忙如俗,雨后山光净若澄。‘天地茫茫真大瓠,行藏泛泛一浮萍。‘拨枕滩声喧断梦,系舟老树托芳邻。‘粤水南来深染碧,春山雨过尽堆蓝。‘茶烟入水如云泛,颿影骞风觉岸忙。皆妙。圣功生明季,其诗不为王、李,亦不为钟、谭,自出机杼,不屑依傍门户,此其所以为豪杰之士也。”

《三湘從事录》书成后,蒙正发请王夫之为序。从序中“余与圣功屡不死,而今日犹然言之”句推知,这是其隐居斗岭期间所作。王序提到了当时几个杰出人物,称:“当湖上半壁时,黎平(何腾蛟)、义兴(堵允锡)、华亭(章旷)三公为鼎三足,而华亭公为雉膏,黎平、义兴当金玉铉之任。金玉皆宝也,相触则相伤,玉碎而金亦挠,交之以为铉,安得不覆餗乎?圣功以亭亭岳岳之男子,与雉膏同恻,又安能起泗水之沉没,以御罔两哉?华亭公有示余及巴陵李天玉句云:‘割绝耳根犹有恨,破除心事倍多情。可知华亭之为膏雉,而圣功且为山粱之共,故终以姑苏之降,抚抑圣功,而尽弃三湘,华亭公之恨,九泉不舍也。”序文开篇、结句皆浩叹不已:“余何忍复读三湘遗事哉?”从中可知,王夫之对当时名臣之殇、家国之丧,哀恸得何其深刻孤绝。

蒙正发第一次知道王夫之,当在永历元年(1647)暮春仲夏,何腾蛟“驻东安数月,湖南节义之士莫不闻声景从。衡州举人王介之、夫之、邹统鲁、夏汝弼、李跨鳌、管嗣裘、吴汝润、周士仪,虽匿影南山僻谷,或密报情形,请商方略;或悲歌唱和,缄寄诗篇;风雨邮筒,间道不绝”(《三湘从事录》)。书中只此一处提到王夫之,而王夫之《永历实录》也没有为蒙圣功立传,可见二人明亡之初仅有这一回交集,各自印象都不深刻。

永历四年初,吴贞毓、万翱、程源、张孝起等疏攻“五虎”,诏书下来,只置袁彭年不问,逮捕蒙圣功等四人下锦衣卫狱,拷治三个月之久。吏部侍郎瞿式耜、兵部侍郎张同敞(名相张居正曾孙)先后谏劝,桂王置若无闻。刚与继室襄阳郑氏成婚的王夫之,匆匆来到梧州勤王,担任行人司行人之职。听说这件事情后,与衡阳同乡举人管嗣裘拜谒大学士严起恒,请其出面解救“五虎”。严起恒跪在舟中泣谏,可桂王依然不听。锦衣卫搜掠金堡等人的舟中财物,其家人吓得战战兢兢,王夫之听说后,马上赶去正色阻止。不久,严起恒也被奸党参劾,王夫之再一次挺身而出上疏,终于激怒了党魁王化澄,准备对他下手,结果被降帅高必正(李自成小舅子)力争不可,侥幸躲过一劫。高必正十分欣赏王夫之的才华,在嗣后王夫之被构陷而去职不能时,又为他出面请假,得以逃归故里。

王夫之八世从孙王之春,光绪十九年(1893)在鄂藩使署任上编撰《王夫之年谱》(原名《船山公年谱》),里面几处提到王夫之的梧州义举,重点提及金堡,其次刘湘客,蒙正发的名字只在“五虎”列名时出现。直到南明小王朝彻底覆灭,蒙正发隐居衡阳南乡,二人才有了密切往来,结为患难知音。“先生生平密图恢复之友,以圣功为最”(康和声:《王船山先生南岳诗文事略》,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王夫之有多首冠“蒙圣功”之名的诗词,在其殁后又两次赋诗以悼。

王夫之与蒙正发再度相逢,诗歌记载康熙十三年(1674)秋天,他与衡阳弟子唐端笏渡洞庭,阻风青草湖,有《送蒙圣功暂还故山》诗:“秋风淫淫吹我衣,送君言归君欲归。不知天地消偪侧,已觉江山忘是非。疎星照水方昨夜,涼日当襟返翠微。青山料理勿取次,留之待我慰调饥。”此处“暂还故山”,当是指蒙正发回湖北崇阳老家省亲。但王夫之此行到底何为,其年谱并无记载,只有“冬,归”二字。

翌年八月,王夫之与蒙正发相约同赴江西萍乡,有《萍乡中秋同圣功看月》诗:“白头还做他乡客,不负青天只月明。自笑渔樵非泛宅,聊听鸿雁有新声。晶瓶浸魄一双影,玉镜当心无限情。莫为银蟾增怅恨,孤清直上即瑶京。百年看月又今宵,昨夜疏云洗泬寥。渌水章江分影碧,牙旌戍火接星遥。寒枝难拣惊乌树,落叶谁填乌鹊桥。一枕冰魂随故剑,飞光犹涌子胥潮。”九月份从江西归,又有《留别圣功》诗:“远送始知君送客,归人还念未归人。兴亡多事天难定,去住皆愁梦未真。宝剑孤鸣惊背珥,画图遥惜老麒麟。铙吹落日喧丹嶂,西望湘烟泪眼新。”

之后,王夫之游历湘潭、湘乡,回到石船山下观生居,在人家旧址上筑湘西草堂,闭门撰著,终成一代天地大儒。

康熙十五年(1676)夏天,年已五十八岁的王夫之,“渡湘,至斗岭”(《王夫之年谱》)。从此句和衡阳、湘江地形图推知,先生没有从衡州府城走衡(阳)祁(阳)古道,因为那样需要翻越一百多里山路,而是泛舟湘江,逆流而上,在双江口(今衡南县近尾洲镇与祁东县粮市镇之间)登岸,一路跋山涉水,冒雨北行二十余里。先生此行,有《雨中过蒙圣功斗岭》五古六首为证。其一:“君从吴西归,吴西接楚东。云何成迢递,令我思无穷。”其二:“博望屯烧未,舟中指在无。君言非不早,夹水一军孤。”其三:“自有真豪杰,临危授玉骢。将军诚下士,乌幕不知空。”其四:“鸟道行已屡,龙渊老自灵。乾坤日洒血,君莫羡渔灯。”其五:“二百里无山,到来青插天。东行渡湘水,碧涌万重莲。”其六:“夕雨万条碧,晴云一线天。与君昨夜语,山鬼泣窗前。”民国南岳大儒康和声分析指出:“‘君从吴西归,盖自萍乡归斗岭也。王夫之上年与其分别时,即望其归,故有‘云何成迢递,令我思无穷之句。第二、三首,乃问圣功在赣密图军事情形。庚申重挽圣功诗,有‘诏狱名犹在,烧屯事益疑之句可证。第四句‘龙渊老自灵及‘君莫羡渔灯云云,乃勉圣功及时有为。第五首言自萍乡至衡州途中无高山,东行渡湘,乃见南岳插天,莲峰青翠。第六首末云:‘与君昨夜语,山鬼泣窗前。则此次相晤,或于恢复大计,另有密议也。”endprint

才过两个来月,便是中秋佳节。王、蒙又在衡州府城听月楼相聚,座中有刘近鲁(庶先)、唐端笏(须竹)及明王孙朱翠涛,“诸公将送予下湘(长沙)”:“今宵犹对家山月,江阁同倾送远杯。牧笛西清怨良夕,金戈北望接黄埃。宗天一碧涵江合,极浦微波倒影回。果有琼楼归去路,羽衣何遽不仙才。”

是年十一月,吴三桂占据衡州。一年半后,即康熙十七年(1678)闰三月,吴三桂僭号“大周”,派人让王夫之上劝进表,遭到婉言拒绝:“某本亡国遗臣,所欠一死耳,今亦安用此不祥之人哉?”随即逃入深山,作《祓禊赋》,这是清廷后来优待他的主要原因。远在斗岭的蒙正发也遇到了类似情况,同样没有被延揽。到了秋八月,才做了五个多月“皇帝”的吴三桂驾崩,清军克复衡州。

转过一年,己未(1679)七月二十四日,蒙正发在斗岭谢世,享年六十二岁。王夫之听说后,饱含热泪作《闻圣功讣遽赋》:“闲愁生死外,回首故人无。南望墟烟迥,西飞片鸟孤。藤花开独坐,萝月照霜须。泉下英雄泪,艰难付钓徒。”

翌年庚申,又作《重挽圣功》,痛切之情更胜前诗:“聚散心不属,人生岂转蓬。倾心与君吐,不畏多言穷。脱死诏狱日,妻子累清空。泉台闻此语,畴昔有苦衷。百战相出入,九庙幽怨恫。愿君舍悲恋,奋气为丹虹。楚王有荒台,马殷有幽宫。志士千秋怀,灭散随春风。我狂君不忌,非但爱雕虫。投我漆园吟,点窜恣愚蒙。每与知者言,浊世谁昭聋。唯余船山叟,烟草吟荒蛩。赢疾无参芩,奄息恐不充。岂期亚父恨,遽发彭城痈。太阿一销蚀,孰者知王融。萧条斗岭山,遗孤未成童。雏燕飞竛竮,暝烟沈蒙笼。谁能为荀息,只自悲翟公。迢递徒望哭,远岫迷霜枫。”

其后,王夫之让蒙之鸿留籍衡山,学问深造,富有著述,可谓能为荀息,不负故人之托。蒙之鸿一直在衡阳教授乡塾,與王夫之次子王敔唱酬甚多。

2016年12月28日,阳光明媚,蓝天白云,清风送爽,好一个湖南晴好冬日!

与友人全玉平开车走衡枣高速,穿硫市坑,经茅洞桥,到斗山蒋氏岭,见到一伙打牌休闲的乡村男女。上前打探白木江怎么走,一自称蒋阳林的老者说他知道,当即撂下手中的扑克,愿意为我们带路。

车行六七公里,到了白木江,见一店家夫妇,刚一发问蒙正发墓葬何处,旁边一个骑摩托的中年汉子过来说,凌晨其祖父托梦于他,说是今天有贤者来访蒙公山,让他午时在此等候。我们相顾骇然。问其姓名,乃当地乡村医生全龙平,其祖父与蒙正发葬在一处,每年清明节祭祖时,都不忘给蒙公坟头也插上纸花香烛。

王夫之所撰墓志铭说,蒙公“葬地为衡阳政平上四都之滩头江茶园山,首丁趾癸”。我在现场丈量了一下,其碑高一点八米,宽五十厘米,厚十厘米。碑文右侧署“康熙十八年岁次己未仲秋月立”,中间署“清故显考明授兵科都给事蒙公讳正发字圣功府君之墓”。左下侧因年深月久,砂石碑上的字已漫漶,只能依稀辨认出“孝妻王氏萧氏侧室×氏”率儿女子孙辈立字样。而《墓志铭》则言:“元配方以义烈赠孺人,予祭一坛,无出。摄室王氏,侧室周氏、萧氏、周氏、韦氏、方氏。生子六,长肇旻,从子学,次肇暠,次肇暹,次肇晟,次肇昱,次肇昇。女二,长适朱宏煜,次许字蒋如星。”感觉碑文与此不一致,因礼敬先贤,不敢胡猜乱写。

白木江隐藏在湘南大山之中,群峰环抱,池塘星罗,俨然一个藏珠蕴玉的小盆地。蒙公山上的香樟、松木苍劲葳蕤,山下有自龙潭水库流淌而来的小溪,汇入十几里外从斗山桥水库奔涌而下的茅水河,再流入几十里外的大河湘江。举目四望,八九户全姓人家的菜园,或有柚子或有橘子挂满枝头,青菜长势良好,葱绿滴翠,门前四季桂的花香弥漫空中。冬天的田土遍植油菜,野白菜则已竞放出醉眼迷离的黄花。这个时节,北国正是雪花飞舞天寒地冻,湘南的春天却已人勤春来早。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