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罗旭
“寂寞!”我心里想:“好像这个世界上还有地方不寂寞呢!”
著名学者、散文家陈之藩曾在代表作《寂寞的画廊》这样说。作为文理兼通的大家,他看得通透,世上本就无处不寂寞,无人不孤单,所有消遣的法子都是倏忽,就像转瞬的烟花即逝。然而陈之藩没有耽于此,他叩寂寞以求音,直面人性中最深的寒冷,在异乡写出《旅美小简》、《在春风里》、《剑河倒影》、《一星如月》等著作,享誉文坛。
早在出国前,陈之藩就以胡适为精神导师,寻求救国图存的可能;去国怀乡,他左手做工程,右手写妙文,在科学主义日益膨胀之中觉察到人文精神式微的困境;后与妻子童元方旅居香港,二人继续科学与诗的对话,探索心灵境界的高度。
寻求群聚的都是羊群,仰天独啸的才是孤狼。老派文人身上洋溢着腔调,细究其质,这腔调源自脉脉温情的生命底色,相信真挚,相信思考的力量。乱世浮生,读到这样清清洁洁却又浓浓烈烈的文字,打动人的不仅是学识和素养,更是一颗真心。
一
现代以来,学科分类日益精细,致力研究的“科学家”与专注文艺的“文学知識分子”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两者缺乏同识,互不闻问,这是解决人类文明困境的重大障碍。而陈之藩理工出身,从事电机工程学研究,同时又深具艺术素养,像古典大师们的伟大灵魂一样,兼顾逻辑思维与人文精神。
陈之藩广为人知的轶事,便是在北洋大学电机系读到一半时,对国家前途感到悲观,想改读哲学救国,考入清华大学哲学系,为此还特意跟金岳霖见面。他将这段经历记在《蔚蓝的天》之《哲学与困惑》一文中,袒露了意图移风易俗的救亡抱负。父亲友朋从世俗角度劝阻,皆无法动摇,直到金岳霖直言:“今之哲人,似无一移风易俗者!”仿佛当头棒喝,这才引他回途。
是啊,哲学救不了国,文学也救不了国,难道科学就能救国吗?灼心的质问从未停止,家国的关怀始终不熄,直到十年后留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其时在《旅美小简》中继续他的思索。陈之藩写出《科学家的苦闷》,以爱因斯坦为例,细数原子弹的科学进步与国家安全之间的矛盾;他又写《哲学家皇帝》,感叹美国独立勇敢的教育中,缺少了一些人文培养;通过《祖宗的遗产》,他提出中国的数学才是真正遗产,而非玄学与文学;接着在《泥土的芬芳》,他刻画对纯粹理论研究的信仰,对神秘的经验——某种程度上,是产生真正艺术与真正科学的基本情感,陈之藩将之命名为“宇宙宗教情操”。
来来回回游走于科学和艺术之间,他苦闷着,思考着,豁然了,笃实了。笔者最喜欢的一章是《钓胜于鱼》,通篇灵光闪闪,仿佛在印证庄子“无用之用”的任物逍遥境界:
每天早晨我在湖边整理小艇,常有银发的老教授蹒跚地走来。
“早安”,他老远的打招呼。
“今天还出去划船吗?”我问。
“当然,天气真好啊,我太喜欢钓鱼,可惜这湖中的鱼不大。”
“反正你是为钓,并非为鱼。”
“对极了,对极了,我是为钓,不是为鱼。”
能够欣赏钓之乐,而不计较鱼之果,此等境界,是去功利性和名利观的前提。陈之藩提到著名科学家的例子,爱因斯坦刚到普林斯顿,主事人问他多少薪俸,他答:五千差不多了。当时,一年五千美元是物理系毕业学生的水准。主事人说:“给你年俸五千,别人就不要给了,请你为我们着想一下,勉强订年俸一万五千元吧。”其实,爱因斯坦常忘了兑取支票,正如钓鱼者钓上鱼来又抛入水中,他们从未考虑这些琐事。而发明原子冲击器的劳伦斯,有人说他如果申专利,比瓦特发的财大,但他只笑言有申请专利的工夫,还不如多冲击几种原子呢。
康德说“纯粹无关心地满足”,即不指向实用,却可超越庸常使用的桎梏,得到精神状态的自由与满足。而无论科学或艺术,由技进道,到最后皆为相通——也只有上升到宗教性的“大道”,才有所得,正如陈之藩断言:“不是为鱼的钓者,却常常钓上大的鱼来。”
寄情散文,陈之藩对科学与社会做出反思,洞察二十世纪科技发展、人文精神缺失的空虚,成为构架在感性和理性思维之间的一座桥梁。意味深长的是,他在大学时代就发表文章,毕业任工程师期间也编译丛书、创办杂志和翻译诗歌,最终以稿酬赚得留学费用。文学在此,居然起到了实际上的用途。
二
也许这个时代是病了,热闹又孤独,在热闹中孤独,一句“复杂得可怕而又空虚得可怜”的警言,至今日愈演愈烈。
留学多年,陈之藩辗转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普林斯顿、麻省理工、波士顿、休斯顿、英国剑桥大学等高校,求学或任教,一去就是数十载。漂泊仿佛是种宿命,正如刘再复曾说:“好诗人好作家是天生的精神流浪汉。”同是天涯异乡人,当笔者读到旅居客乡的苦闷,那种被孤立、冷眼观察和难以融入,字字戳心,感同身受。
而陈之藩不耽于此,他舔舐寂寞,安于此,并享受寂寞带来的馈赠:“我常常感觉到寂寞,也许是一个作者呕心沥血时所必有的环境、所必付的代价。”
寂寞与孤独不同,前者是心满,后者是心空;前者本身就是伴侣,后者却是时代的通病。极端寂寞的求索之中,陈之藩领悟了什么呢?或许正是,这世界为何如此喧嚣又如此空虚。
高科技的进步,现代通信的普及,全面改变了世界格局和生活方式。然而作为电机工程学家的陈之藩却不仅仅享受这一成果,更深切担忧人类心灵的处境。在《童子操刀》、《觅回自己》等文中,他痛心陈述:“报纸上每天登载的是原子弹的放射毒物,扩展面积达新泽西州那么大;以后就是常听到附近中学小学在作原子空袭的防空演习;走到朋友家里,十岁以下的小孩全戴着眼镜,为什么,看电视看来的。”“原子能,人造卫星,彩色电视,超音速飞机,……事物一日一变,为什么悲哀的声音却越涌越高呢?现在抗议的人已到了一种不能自制的程度,我曾听到一个老教授颤栗地说:‘我们宁冒盲信的危险,踏回中世纪的门槛,也不能在这个大真空管中待著。”
泪眼望见,随着技术发达,人反而迷失了自我——没有自由、没有信仰、没有对美和善的追寻,简言之,一个“无诗”的时代,一个“找不到心”的时代,一个“赢得了天下而输掉了自己”的时代。陈之藩就像往来的科学家一样苦闷,于是执笔直言,不满足做学问读万卷的“经师”,还要做立命安心的“人师”。
经了半生跌宕,纵观中西,陈之藩对科学的观点逐渐整合,及至香港随笔的集结本《一星如月》,整理对学生的演讲,在《时代的困惑》一篇指出科学局限性:“科学固然提供了可靠的知识与有效的方法;但是,我们把科学所描述的世界与我们所感到的真实世界相比较,就知道科学成就之可怜了。与人最接近的是他的心灵,科学似乎并无所知……美与丑的分野,善与恶的分际,科学是避而不谈的,不谈还好,如果勉强去谈,答案是近乎可笑的。”
科学是有局限的,但只专攻任何一项门类或许都有限制,其实科技进步并不是时代病的根因罢,人文精神的缺失才是,因为那会导致心灵枯竭、信仰真空。陈之藩剖心求索,将心比心,直呼“觅回自己”,指出救世之法——从物质的疯狂追求到精神的清明觉醒;既不压抑热情,也不放弃理智。
他终于做到了年轻时的志愿,要移风易俗,要救国救世,力图为海上行舟的人生找一落脚点,为落叶西风的世代找一归宿。而这一切都通过拯救心灵、回归自我而达成——不再困于外物,心灵自由,便游于天地无所待。
三
读书一事也讲缘分,有些会后悔读完,但读陈之藩的作品必定不会。细细品鉴,如冬日阳光熨烫,入心入肺,会让你感叹有幸进入经典,产生灵魂上的共鸣。
是要走过很多路,看过很多书,才明白充实心灵比之外物的重要,才明白静就是动、慢就是快、少就是多、无就是有,才明白举凡有形之物尽皆不可造极。其实我们路过的每一栖居处都是存在之境,也都不是,所以陈之藩说:“人们似乎赢得了一切,又似乎又一无所有。草丛间的幼虫不断地涌到,废墟上的花朵不断的浮现,楼上孩子的哭声一个跟着一个的到来,然而征不服这永世的寂寞。”
到了最后,那份宁寂驻在心里,却正是圆满。当祥云静止于天体透明的琥珀,你愿意和另一个自己多待些时间。
当一个人拥有了整个世界,又怎会害怕寂寞?他乡无所住,无立足境,方是干净。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