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王学斌
犹记2014年夏日的一个晌午,时在贵州出差的笔者打开电邮,收到来自《大众日报》社马清伟兄的一份邮件。马兄信中告知,报社正策划“民国治学与教育”的选题,想约请一人为此专栏执笔供文,对民国时期学人之治学精神及教育体制之嬗变更迭作一绍介。恰其刚读完拙作《民国底气》,认定笔者堪胜此任,于是邀我撰写相关文章。
说来惭愧,《民国底气》一书实写于笔者攻读硕士阶段。虽笔者那时精力极其充沛,下笔动辄千言,然阅历尚浅,学养不足,更无丝毫见识可言,故所写民国人物的系列文章,大多拾人牙慧,追随时髦潮流亦步亦趋而已。一言以蔽之,彼时之笔者,可谓典型的民国铁粉一枚。
梁任公曾言“不惜今日之是以否定昨日之非,不惜以今日之新我否定昨日之旧我”,笔者深以为是。倘仍以七、八年前的手法与理念写此专栏,势必将神话愈描愈玄,距史实渐行渐远。正秉此念头,我另起炉灶,从爬梳一手资料着眼,尽量“去熟悉化”,避免观念先行,抛开那些大师传奇与学林掌故,力求揭示民国学界、政界与社会的真实一面。自2014年7月首篇刊发,至第二年年底尾篇登载,承《大众日报》社错爱与大度,一年半内,容许我由着个人想法与文风于宝贵的版面上畅意漫谈。不知不觉间,冬去春即来,谁也未曾想到这个专栏居然连载六十六期,累计十五多万字;黄卷青灯下,春走冬又至,我对“民国”的理解亦因之大不如往。
吾之粗浅的新理解,大致有二:第一,眼下所谓的“民国热”,恐怕多有人为建构的意味。提到近三十年来的“民国热”,确为思想文化界以及通俗写作界的一重要现象。究其缘由,首先远因可追溯到上世纪八十代末九十年代初,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昔日在思想文化领域活跃一时的许多写家们再度遁回书斋,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探寻国家复兴之道,民国学术渐进入其视野当中,于是,王国维、陈寅恪、梁漱溟等民国著名学人被“发现”,并日益得到圈内人推崇,因此“民国热”可谓先在学界升温。其次,自本世纪初开始,随着大众史学的出现,一股读史热潮逐渐兴起,代表性的便是“X朝那些事儿”系列,慢慢的从先秦聊到清朝,自然而然的便涉及民国这段历史。加之,有一批颇受台湾《传记文学》杂志风格熏染的大陆民间作家的辛勤“发掘”与努力传播,民国历史特别是那一批学界名流的知名度已越出高校围墙,飞入市井巷间。再次,常人读史,往往怀知古鉴今的情结,较之当下,民国学术、教育的确有值得让人怀念、敬仰的地方,于是,这种情绪不断被反复放大。同时,出版社、传媒界的不断建构、造势,民国热度从而不断攀升,这种读者与媒体间的“共谋”,亦可从经济与文化的互动角度来解释。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大众文化的消费需求日趋攀升,况且“读史热”本就是我们传统世俗文化的一部分,比如自古就有说书者、唱词人。當下社会通俗历史以各种艺术形式呈现,这背后恰恰是文化消费的一种折射,“民国热”乃其中一支。当然,大众消费的焦点绝非真实,而是话题。于是乎,徐志摩被渲染成“男神”,林徽因被打造为“女神”,章太炎、辜鸿铭、黄侃等学界宿儒只留下一堆怪癖与八卦;数不尽的名人轶事最终成为现代人茶余饭后的谈资,殊不知这些其实是他们自己的“发明”而已。复次,这也是学术研究的一种现实回应。众所周知,民国史甚近,斯人未远,恩怨犹在,很多话题、很多人物在一段时间内是不方便涉及或者重提的,换言之,这些事件、人物还没有完全“进入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近些年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很多民国事件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如原存于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档案馆的《蒋介石日记》的公开与揭秘,便引来国人的持续关注。于是,学界“发觉”学术成果其实可以转化为公众话题甚或文化产品,故纷纷尝试以通俗化的形式向读者推介民国史,让人们耳目一新,关注度自然高涨。
第二,审视目前的“民国热”,总体而言有一些成果问世,但仍存在不小的虚热。比如媒体、出版界翻来覆去炒作一些学术界都已澄清、或者本来就是子虚乌有的野史、掌故或秘闻。我们距离真实的民国看似很近,实则甚远。民国虚热已久,故犹如患病之人,精气耗损、劳伤过度、脏腑失调,从而虚弱而生内热、内热进而化虚火,终诸症丛生。下愚不才,粗略加以概括,症状或有六种。其一,阴虚火旺导致五心烦热,冲上脑际,于是渐生妄想。不妨以“大师”为例。国人多以“钱学森之问”来批评当下高等教育培养不出一流人才,然民国亦非孕育大师之沃土,毕竟在近代学术机制递嬗的大背景中,大学强调“分”而排斥“通”,专家成群结队,大师自难以容身。其二,气虚火旺引发身倦无力,积劳成疾,便落下一身职业病。譬如民国名师高徒之典型代表梁启超与张荫麟,梁通宵赶稿,透支身体,终油尽灯枯;张较之更甚,玩命加班,中年即早逝。此情形在当下学界何其相似,且并无改观,反倒呈愈加流行之势,许多学者多于月光里开工,在太阳下酣睡,其身体状况自令人堪忧。其三,热病不知人,虚热也。恰因由来已久,且日用不觉,故易生流行病。留学生、新青年、毕业论文、学术期刊、学会团体、图书馆等,这些现代学术身份与机构之产生,都拜近代文化转型所赐。然作为今人,早已对此习以为常,故借此刻之经验看彼时之情形,难免方枘圆凿,误读频出,若任其流行,民国将愈发被幻相所笼罩。其四,精神外弛,阳无所附,加之现状不尽如人意,遂愈发寄情于数十年前之民国,浮想联翩,相思日重。民国男神之庐山真面目到底如何?先生与名师之风范究竟怎样?学者生前事与身后名反差会有多大?若不基于史实,原原本本地加以还原,那么世人对民国之了解,恐怕只会越关切而越走味,相思成灾,人们反复消费林徽因、神化陈寅恪等人便是显例。其五,火大燥热,不免潜移默化间影响人之性情,变得张狂自大,与他人常生磨擦,结下恩怨。民国不少学者熏染文人相轻之习气,本来相惜相敬,然随着彼此地位之改换,开始互撕相争,终致恩怨难解。傅斯年与顾颉刚之始亲后疏,黄侃与钱玄同手足龃龉,刘文典与沈从文同事不睦,个中滋味,颇值当下学人反思与自省:古今学坛,多少罪恶不是假学术之名行私欲之实?其六,今人爱谈民国,多与那时文人怪癖有关。不过诸怪癖是真是假,众品行孰优孰劣,倘不加辨别甄择,便会郢书燕说,流于病态。民国有些学者的确怪异,但怪亦有道,非任意妄为。无论是饮酒、饕餮、吐槽,还是写诗、用典、行文,他们独出心裁、别具一格之背后,往往有其隐衷,暗有所指。今人贪恋于轶事趣闻,徒慕其表,不究其根源,故捕风捉影,道听途说。《文子·道德》篇曾曰:“故上学以神听,中学以心听,下学以耳听。以耳听者学在皮肤,以心听者学在肌肉,以神听者学在骨髓。故听之不深,即知之不明。”如今众多民国铁粉时常乐在“耳学”之中,不问虚实,所传所信实际上南辕北辙而已。
质言之,当下的“民国热”须一分为二看待。回归常识,尊重历史的实热,自当力倡;若是类似前面所道之虚热,则应祛其虚火,排其误解,矫其偏见,以史实补之,以常识调之,以诚心养之。对于民国,既不当仰视,易将其意义放大;亦不应俯视,势必遮蔽或低估其价值;故抬头望与低首看,皆会让民国走样,失其本来面目。不妨平视民国,正视其得与失,美与恶,是与非,利与弊。
“一入江湖岁月催”,笔者混迹民国写作圈多年,依然是个庸医,故斗胆妄替“民国”号脉诊断,必多有错谬。不当之处,望诸方家赐教指正。
民国是种“病”,得治;此病之源头,在心。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