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北大破格录取罗家伦”的背后

时间:2024-05-04

于强

近年来提及罗家伦的著述中,有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1917年北京大学入学招生考试,考生罗家伦虽然数学零分,但因作文满分,被校长蔡元培和阅卷教师胡适破格录取。这则故事常被用来说明民国教育的某种精神气质:高校有相对自由的人才选拔权,能够因材选用,不会埋没偏才,从而将民国时期的大学破格录取演绎为一种“神话”。

那么这则故事是否真实呢?翻检三位当事人的文集,我们会惊讶地发现,不论是《罗家伦先生文存》以及补编、补遗,还是《蔡元培全集》和《胡适全集》都没有提及这件事。据罗家伦女儿罗久芳回忆,父亲是1917年夏在上海参加的北大入学考试。查《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胡适同年从美国学成归国,于7月10日到達上海,停留十二天,他到上海主要是为了与陈独秀商议北大任教的事宜。此时胡适还未就聘北大,不可能参与北大的阅卷工作。两人会面后,陈独秀于8月9日致信远在北京的蔡元培,称:“适之英、汉文并佳,文科招生势必认真选择,适之到京即可令彼督理此事。”〔1〕当年上海地区的北大招考工作由陈独秀负责,虽然陈独秀希望胡适能早日到京“督理此事”,但留美数年的胡适归乡心切,他离开上海后回乡与母亲团聚,在绩溪盘桓月余,9月10日才到达北京;12日蔡元培宴请胡适,由钱玄同、沈尹默、陶孟和等人作陪,这是胡适与北大同仁的首次正式见面;21日北大即开学。胡适不仅未能参与当时的北大录取工作,而且到京后,他才与蔡元培见面。所以,不会出现他和蔡元培一起力主破格录取罗家伦的场景。

既然这则故事不足为信,那么它又源于何处?为何在最近十年出版的书刊中作为“破格录取”典型屡屡出现?细究这一谣传的演化史,我们会发现一些很有意思的文化现象。

罗家伦被北大破格录取的谣言来源,从已知材料看,至少可以追溯到1996年出版的《民国野史大观》。书中有一则《罗家伦破格录取》的小故事,全文如下:

有一次,胡适在北大招生委员会说:“我看了一篇作文,给了满分,希望能录取这名有文学天才的考生。”

在座委员均无异议,主持会议的校长蔡元培也同意了。可是翻阅这名考生的成绩,却发现数学是零分,其他各科都平平,但蔡、胡二位对所作的决定并无悔意。

这名“破格录取”的考生就是罗家伦。〔2〕

作者未注明资料来源,从何处获取的信息,不得而知。不过如书名所言,这是一则“野史”,本身经不起推敲。该书出版后,并没有引起人们注意,关于罗家伦的研究著作也没有引用这则材料。直到2005年出版的《近代学人轶事》,作者叶新谈及罗家伦的轶事时,除个别字变动外,几乎原文摘录了《民国野史大观》中的说法〔3〕,从“野史”到“轶事”,这则材料愈加呈现出“真实”的面貌。

2006年,罗久芳接受记者李菁的专访,做了题为《我的父亲罗家伦》的口述史,专门提及此事。她辟谣,称:

1917年夏天,二十岁的父亲投考北京大学,主修外文。我后来曾看到过一篇文章,说当时给父亲阅卷的人是胡适,他看到父亲的文章大为赞赏,于是给了他满分。其实当年父亲是在上海报考的,而胡适先生那年刚留美回国,不可能给父亲阅卷,我想这可能把胡适与父亲的关系,和父亲与钱钟书的关系弄反了。当年任清华大学校长的父亲看到钱钟书的作文大为赞赏,虽然他的数学只得了十五分,但还是决定破格录取。〔4〕

文章刊出后,媒体纷纷转载。但不知为何,多家转载的媒体都删除了此段文字,如《文史博览》2007年第一期、《北方人》2007年第八期、《教师博览》2007年第十二期等。如此,澄清事实的文字被删除,“破格”谣言不但未被破除,反而愈演愈烈。

2007年,《人物》杂志第一期刊出张昌华的《大学校长罗家伦》一文,该文在开篇介绍罗氏生平时,沿用了《近代学人轶事》中的表述。这一文章被同年第七期《读者》全文转载。由于《读者》发行量巨大,这一故事得到了广泛传播,还选入山东省出版的《高中语文自读课本》 〔5〕,使其具备了某种知识合法性。很少有人注意到此前罗久芳的辟谣,普通读者更关注的是“故事”,而非“事实”。

如果说普通读者不在意文本的真实,那么专业研究者的失察则助长了谣言的进一步传播,使“破格”一说愈加“正史化”。近十年来多部研究论著均引用了罗家伦被破格录取的事例,除保留《民国野史大观》所设定的故事框架外,添加了更多的历史信息。比如原文中所用的“有一次”,改动为发生在1917年的上海,显得更为具体真实,同时将民国时期其他典型的破格录取事例并置,比如:1930年青岛大学中文系主任闻一多录取国文九十八分、数学零分的臧克家;1934年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胡适破格录取国文满分、数学零分的张充和(化名张旋);特别是1929年,担任清华大学校长的罗家伦亲自录取了中、英文成绩特优、数学仅十五分的钱钟书,这些真实的事件与罗家伦被破格录取的谣言一起出现时,真假就变得难以确认。尤其引人注意的是,2015年陈华东先生在《书屋》第二期发表《我所知道的早年罗家伦先生》一文,因其父亲陈秉诚与罗家伦交好,他将“在父亲和兄姐间”听到的关于罗家伦的早年轶闻逸事加以还原记录。他在文中写到:

父亲回忆说,罗先生的国文功底甚为深厚,自幼即有造诣,入学考试时,他的国文试卷被审卷老师胡适先生打了满分,但数学却得了零分,尽管如此,仍被北大破格录取,一时在校园内传为佳话。

这段话听着近乎于信史,可正如陈先生所言,自己的回忆并不系统,他也没有细加考证,只是“重温案头一些广为人知的资料加以筛选而形成一篇花絮式的短文”。这就说明,上文的表述应该是陈华东或其父陈秉诚读了此前出版的故事,又通过演绎加工后形成的,他的说法助推了本已流传久远的谣言向“史实”的演变。

“破格”之说二十多年的传播、演变过程,很像顾颉刚1923年在《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中所描述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从最早的“野史”到“轶闻”再到严肃的学术论著,这一故事不断被添加历史细节,“渐渐演进”,“由简单变得复杂,由陋野变为雅驯”,“由神话变为史实,由寓言变为事实”〔6〕。这样的谣传在近代历史中并不少见,如吴晗“数学考零分、破格进清华”的谣言,其实他参加的是从中国公学转入北大、清华的二年级插班入学考试,并没有考数学。尽管2010年刘惠莉已经写了详尽的考辩论文〔7〕,可依然谣传广布。普通读者或因不满现有高考制度,热衷于此类近乎“传奇”的历史故事,尚可理解。但专业研究者人云亦云,不加辨析地“助力”传播此类故事,则会导致史料的失真和论证的失效,是不得不让人警惕的。

注释:

〔1〕陈独秀:《致蔡元培》,《档案与历史》1986年第二期。

〔2〕李泽平、伍恒山、袁华编著:《民国野史大观》,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353-354页。

〔3〕叶新:《近代学人轶事》,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371页。

〔4〕罗久芳口述、李菁整理:《我的父亲罗家伦》,《三联生活周刊》2006年第四十三期。

〔5〕杨振贤主编:《高中语文·自读课本》(第二册),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88-193页。

〔6〕胡适:《古史讨论的读后感》,《读书杂志》1924年第十八期。

〔7〕刘惠莉:《“吴晗‘数学考零分、破格进清华说辨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四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