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点榛成“金”——记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王福全

时间:2024-04-23

◎文//李亚洲本刊记者 厉飞

点榛成“金”
——记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王福全

◎文//李亚洲本刊记者厉飞

10多年前,一提到桓仁满族自治县(以下简称“桓仁县”)五里甸镇老黑山村,人们立刻会联想到两个词:一是偏远——距离县城70公里,来回一趟得花一天工夫;二是贫穷——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有的村民甚至在腊月二十九要靠赊账过年。谁能想到,如今的老黑山村已是交通便利,头顶“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的光环,2015年人均年收入高达2万元。说起这天翻地覆的变化,就不能不提及该村党支部书记王福全的一门本事——

王福全有头脑,早早就组建了建筑队,到处给人盖房子。盖着盖着,先富起来的王福全发现全镇的房子就数老黑山村的最破旧,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决心回到这片生养自己的故土,带领大家一起过好日子,但满腔热情曾多次被现实浇过冷水。

当选村主任后,王福全发现,找致富路子不像盖房子,该怎么干心里明镜似的。王福全决定自己掏钱外出考察。在山东发现生姜有一定收益,便包地种植。不承想,当年市场行情不佳,加上生姜难以储存,赔了个底朝天。出师不利,却并未影响王福全的信心:谁也不能保证干什么都赚钱,但不干就一点机会也没有。后来,王福全到吉林省集安市考察,对葡萄前景看好,又承包了几百亩地种植,一番辛苦后,收效却仍不理想,不由有些迷茫。还好,一道“亮光”及时照亮了他的思路。

2003年,桓仁县林业局曾在村里动员试种榛子,多数村民不认,逮机会就把榛子苗拔了,但有个叫柳伟的村民坚持试一下。2006年,到了收果期,柳伟把榛子一卖,收益是种玉米的好几倍。这事在村里传开后,许多村民悔不当初。王福全敏锐地意识到,这可能正是自己苦苦找寻的致富项目。他立即找来专家做测评,欣喜地得知本地气候特别适合种植榛子。当年,正好县林业局想找个村大规模发展榛子种植,王福全觉得机不可失,每天早上6点多往县里赶,晚上七八点才回到家,连续跑了近十天。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找时任林业局长宋月春“磨”下这个项目。

“几年前,我们在你村试种榛子,前脚刚走,村民就把榛子苗拔了。这项目怎么能给你?”一开始,宋月春真是一百个不愿意。但后来,他被眼瞅着跑得黑瘦下来的王福全的诚意打动了,便问:“你能拿出多少亩地发展这个项目?”“1000亩。”王福全当即回答。实际上,当时他心里也没底,但怕说少了这个项目就没了,就硬着头皮报了个大数字。“那这样,如果一周内能集中1000亩地种榛子,这个项目就给你。”“好,我一定想法办到。”王福全乐颠颠地回答。当晚回村已经8点多了,但王福全还是立即召集村干部、村小组长和村民代表开会,要求大家从速作动员:不仅在一周内集中1000亩地,还要把近十万个榛子坑挖好。这是个连王福全自己都没把握的目标,而他决定搏一把,是因为有自己的盘算:坑都挖好了,宋局长还能好意思驳我的面子?

让王福全今日谈来仍颇觉自豪的是,被激发出致富愿望的村民,仅用6天时间就圆满完成任务,让宋月春颇受震撼,顺利地把榛子项目留在了老黑山村。

在摘下第一批榛子后,王福全立刻带人跑市场。很多次,他们凌晨2点多就从村里出发,在5点钟丹东某市场开市前赶到,以零利润央求一些摊主帮他们推销。酒香不怕巷子深。慢慢地,老黑山村的榛子就以颗粒饱满、口感香脆赢得了青睐。先是省内的经销商,后来发展到吉林省的延吉、白山、通化等地的经销商都上门求购。动辄几十万斤的收购量,把丰收的榛子变成了“金子”,让老黑山村民的家底厚实了起来。

在3600亩榛子“金色光芒”的照耀下,超过40%的村民家庭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村民花几十万元盖新房早已不是新闻;许多村民买了私家车,谁家结婚只要打打电话,组织个几十台车的车队毫不费力。

这样的突出业绩,让王福全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他不仅几次全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还获得了“本溪市劳动模范”“本溪市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但他并未因此停下前行的脚步:“如果种植规模再大些,能生产榛子饮料的话,收益就能更高。”祝愿王福全点榛成“金”的本事早入新境界,祝愿老黑山村明天会更好!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