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一凡
【按】从孔子到孔学再到儒家,这是先贤孔子和他的众弟子集体智慧的结晶,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重点介绍了“孔门十哲”,这一期我从孔门七十二贤中选取几位,组成这一篇“群贤谱”。其实,孔子的学生中有建树的人还有很多,虽曰“群贤”,但本篇只能挂一漏万简述笔者认为比较重要的几位人物。
残阳如血,北风猎猎,暮鸦归巢,树木萧瑟。
公元前480 年的这个春天,来得格外迟。虽说已经到了农历三月初三,可是,帝丘(今河南濮阳)的城内城外却没有一丝春意,此时的城内一片混乱,百姓纷纷涌出城门,向野外逃散。
“速关城门!速关城门……”
“且慢!我来也!”一声高吼如晴天霹雳,众人还没反应过来,只见一骑已闪电般地冲进了城内。
“那不是仲由(子路)仲大夫吗?”不知谁说了一句,“现在进城不是去送死吗?”
只见仲由两眼通红,牙关紧咬,通身是汗,手中的马鞭不停地抽打着马屁股,大街上本来还在拼命外逃的百姓,迅速闪开一条道……
突然,人群中窜出一位小个子,倏地挡在路中间,伸手死死地拽住马的缰绳,连滚带爬被拖出好几丈远。
“先生!不能去呀,不能去呀!”
子路定睛一看,原来是子羔拦住了去路。
“孔大夫有恩于我,今日他有难,我岂能坐视不管!”
“现在,卫公已经逃命去了,王宫内全是前太子蒯聩的人,他本就是来夺王位的,先生一个人去,不是白白送死吗?”
“我意已决,你且先走!”
“要不我陪你一起去吧!”
“少废话,我自有办法御敌。你且先走,再晚一步你连城门都出不去了!”说罢,子路照着马屁股狠狠一鞭,只见着战马高声嘶叫,奋起四蹄,把子羔掀出老远,然后,风驰电掣般向王宫飞去。
1
“抓住他!抓住他……”
一队正在四处搜寻的士兵突然发现了子羔,高声叫喊着向子羔冲过来。
子羔见势不妙,撒腿就跑。他个子矮小,所以钻进人群后很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快关城门!快关城门!别让那个小个子跑了!”
当子羔跑到城门口的时候,千斤闸已经重重地落下,城门被牢牢地关闭了。这下可好,谁也出不去了!
正当子羔心急如焚不知所措的时候,突然,背后有一个人拍了拍他的肩膀,“先生,请随我来!”
子羔吓了一跳,回头一看,原来是一位跛脚的人站在自己面前。子羔觉得好像有点面熟,但又不敢肯定在哪里见过。
“请先生借一步说话!”来人深鞠一躬,把子羔引到一个偏僻的角落。
“现在城门已关闭,全城都在捉拿您!”
子羔拱手表示感谢。
“我是守卫城门的小负责人,您在我这里暂时是安全的!”城门官压低声音说,“城门西北角有一处豁口,平时没有人注意,您可以从那跳下去逃生!”
“君子不跳墙!”子羔坚定地说。
“尊重先生的意见!要不这样,我领你到下水道口,您也可以从下水道出去!”
“说好听是下水道,其实是狗洞吧!君子怎么能够从狗洞子里爬出呢?”子羔又坚定地摇了摇头。
“实在不行您先躲到我们仓库里吧,然后再等待时机!”城门官又拱了拱手说。
“好吧!感谢您的救命之恩!”
就这样,子羔被带进仓库里藏了起来,躲过了士兵的追杀。
(卫有蒯聩之乱,季羔逃之,走郭门。刖者守门焉,谓季羔曰:“彼有缺。”季羔曰:“君子不逾。”又曰:“彼有窦。”季羔曰:“君子不隧。”又曰:“于此有室。”季羔乃入焉,既而追者罢。——《孔子家语·致思第八》)
子羔躲在幽暗的仓库里,听着屋外慌乱的脚步声和士兵的叫骂声,陷入了沉思:这个人到底是谁?他为什么要救我?子路师兄现在什么情况?他能抵得住叛军的袭击吗?
想着想着,不知不觉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半梦半醒之间,子羔感觉好像回到了童年。
2
一条大河波浪汹涌,河边,两个六七岁的小孩正在玩耍,忽然,其中一个小孩不小心掉进了河里。
“不要慌,憋住气!我来救你!”另一个孩子一边叮嘱落水者,一边扭头跑进河边的一所小房子,抱出来一个大大的葫芦,扑通一声跳进水里。
……
子羔激灵一下子醒了,原来是一场梦,而这个梦也正是他自己儿时的真实经历。抱着葫芦下水救人的,就是子羔自己。
后来,在众人的帮助下把落水者救上来了,但子羔每次回想起来还是非常后怕,因为,他自己也不会游泳。
“这孩子太可惜了,一心想着救人,被水激着了!”乡人每当提起来这事,无不为子羔感到惋惜,因为,子羔一直到了成年,身高还没超过一米五,乡人认为是突然间被冷水刺激,所以才没长开。
(子羔长不盈五尺,受业孔子,孔子以为愚。《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另,故事源自山东曲阜编辑《七十二贤小故事》)
高柴( 公元前521- 前393),字子羔(高),又称子皋、子高、季高、季皋、季子皋,齐国人,为齐文公世孙(一说卫国人),春秋时期思想家,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据传,高柴六岁时,同小朋友在村中枣树下玩。小鸟啄掉一颗枣,两孩相争,高柴评判:“大让小,大孩子可用棍打枣吃。”于是年龄小的孩子吃了枣子。
高柴还是一个出名的孝子。据《孔子家语》载:他的母亲在生了他之后就体弱多病,为了让母亲的病好得快些,他经常上山为母亲采摘一些木耳和香菇,亲自为母亲熬汤。《礼记·檀公上》还记载: 高柴的母亲去世,高柴守丧三年,三年中不曾露出牙齿笑过,每天都是泪流满面。当时的人认为,像高柴这样恪守孝道者,即便是君子,也很少能完全做到的。(高子羔之执亲之丧也,泣血三年,未尝见齿。君子以为难。)
母亲去世的时候,高柴年龄还小,为了埋葬母亲,他借了很多的债,再加上自己个小力微,所以守孝三年期满后,家里已经是四壁空空、债台高筑了,凭他个人的力量很难在短时间内把欠债还清,所以,他就卖自身,来到了季氏府上充当奴隶。
恰巧子路也在季氏府上当差,就这样,高柴和子路有了交集。由于二人都是底层出身,所以一见如故。
过了没多久,“三桓”之一的季平子去世,高柴被选中作为“殉葬者”。殉葬的制度由来已久,殷商时期甚为普遍,到了周代逐渐式微,孔子就非常反对殉葬,他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大致意思是说:用“俑”来殉葬都是残忍的,因为“俑”像人,俑像人尚且不用,何况是真的人呢?
子路也是反对殉葬的。在子路的周旋下,为季平子殉葬的人纷纷逃走,这其中就包括高柴。从这个意义上说,子路也是高柴的救命恩人,因此,高柴逃出后一直都紧随子路左右,亦父亦子,亦师亦友!
3
此刻的高柴,内心是极其愧疚的,因为他眼看着子路向死而去,自己却没有跟随,此刻也不知道子路是生是死,而自己却躲在城门下的仓库里苟且偷生,真是无地自容啊!
就这样想着,子羔泪如泉涌,伤心欲绝,迷迷糊糊中似乎看到了老师孔子正在和子路争吵。
“不行!我不同意!”孔子很生气地说,“高柴还是个孩子,心地纯净,单纯得就像一张白纸!平时没看见他傻傻的吗?学习还不够,你把它弄到那个位置上,不是害了他吗?”
“我觉得行!”子路分辩,“我当初介绍他来给您当学生,您不是还嫌弃人家的吗?事实证明不还是您错啦!你哪里有我了解他?”
“你……”孔子气得说不出话来。
“那个地方有百姓、有社稷,祭祀和政事这些都可以学,何必只有读书才算是学呀?我怕时间长了,在您这里会变成书呆子!”
“我讨厌你这种无理辩三分的人!”孔子生气地转过头。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论语·先进》)
孔子为什么会反对子羔去当官呢?
第一,孔子认为子羔过于老实,认真得有点过头,甚至有些“愚”,不知道变通,这样的人到官场上一定会吃亏的。(子曰: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论语·先进》)
第二,孔子认为子羔年龄太小。其实,当时子羔已经二十露头了,只是由于个子矮小,所以总给人一种长不大的错觉。这样一个又矮又小的子羔去主政一方,恐怕难以服众。
第三,费邑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对孔子来说,必须有一个重量级的人物主政,才能够保证万无一失。
孔子为什么对费邑这么重视呢?
鲁定公十年(公元前500 年),孔子做了鲁国的大司寇。彼时的鲁国,大权早就被三桓架空,而三桓由于长期待在京城,他们的封邑就交给了自己的邑宰管理。三桓不把鲁国国君放在眼里,同样的道理,上行下效,久而久之,他们自己的邑宰们也不听他们的话了,三桓为此也如鲠在喉。
孔子一直看不惯三桓的所作所为,等到出任大司寇便想削弱这三家的势力。孔子使了一个计策,假装是为三桓着想,打着削弱三家邑宰的旗号去拆除那几个城池的高大城墙,三桓们居然同意了,孔子就让勇猛的子路主管实施此事。
三桓之中,季孙氏的权势最大,季氏的封邑就在费邑,只要解决好了费邑,其他那二桓也就好解决了。子路没费吹灰之力,就把占据费邑的邑宰打跑了,然后又顺利地拆除了费邑“违建”的城墙。这时候的费邑由于缺少长官,非常混乱,子路便想到了师弟子羔,于是,就向孔子建议把子羔派到费邑去做邑宰。
其实,这是孔子下的一盘大棋,所以,在用人方面就得格外慎重,万一用人不当,孔子的“局”就会被三桓识破,接下来的工作就不好做了,所以,孔子反对由子羔来做费邑宰。
子路认为,孔子一直强调“学而时习之”,也就是要“理论结合实践”,人要在实践中不断磨炼才能进步,眼前这个机会对子羔来说不是很好吗?
子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所以,孔子很生气。
事实证明,子羔处理政事还是有几把刷子的,到达费邑之后,三下五除二,就把费邑治理得井井有条,获得了孔子的默许。
但是,孔子的做法最终还是被三桓看穿了,于是,和三桓之间的矛盾公开化,孔子不得不选择下野。公元前498 年,孔子开启了周游列国之旅。
……
“是我对不起夫子啊!呜呜呜!”子羔在自责中哭醒。
晨曦透过窄窄的门缝,挤进一丝淡淡的光,只听吱呀一声,门开了。
子羔赶忙坐起来。
4
开门进来的正是城门官,只见他一步一瘸地走近子羔,深施一礼,“报告先生,仲由大夫昨天被乱刀砍杀,已经升天了!”
子羔一听,顿时昏了过去。
到子羔再次醒来的时候,只见城门官已经准备好了餐点,“先生不必难过,先吃点东西,恢复一下体力,到天黑之后,城门即将关闭之前,我伺机放您出去!”
子羔千恩万谢,突然想起来,眼前这位城门官不是当年被自己砍了脚的那名罪犯吗?
子羔赶紧施礼,“恩人在上,请受我一拜!”
“不敢当,不敢当!”城门官赶紧还礼。
子羔说:“过去我执法不知变通,因此经常被夫子批评,是我当年亲自下令砍断了你的脚,实在是心有愧疚。现在我处在危难之际,这正是你报复怨恨的时候,而你却要冒死救我,这是为什么呢?”
城门官说:“被砍掉脚是我罪有应得,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以前您依据法律审理我的案子,下令先审理别人的再审理我的,这是想延长时间了解案情,希望我能免于罪罚,这是我知道的;案子审理完了,刑罚确定了,到了行刑的时候,您显得非常忧戚,面带同情之色,看到您脸色的那一刻,我又明白了,您哪里是对我存在偏心呢?那些天生的君子,为人之道本来就是这样。这是我之所以欣赏您的原因。今天能够近距离接近您,也是天赐机缘,让我能够为您多做点什么,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季羔将去,谓刖者曰:“吾不能亏主之法而亲刖子之足矣。今吾在难,此正子之报怨之时,而逃我者三,何故哉?”
刖者曰:“断足,固我之罪,无可奈何。曩者君治臣以法,令先人后臣,欲臣之免也,臣知;狱决罪定,临当论刑,君愀然不乐,见君颜色,臣又知之。君岂私臣哉?天生君子,其道固然。此臣之所以悦君也。”——《孔子家语·致思第八》)
后来,孔子也知道了这件事,说:“季羔真是善于做官啊,在审理案情的时候坚持使用同样的法度。常思仁义宽恕之心就会树立恩德,而用刑严酷暴虐就会树立怨仇。能够公正无私地执行法度的,也就是子羔吧!”
(孔子闻之曰:“善哉为吏,其用法一也。思仁恕则树德,加严暴则树怨。公以行之,其子羔乎?”)
子羔是孔门弟子,他谨记夫子教诲,心怀仁义,判别人刖足之刑时动了恻隐之心。这份恻隐之心,在他判案时完全是自然而然的真情流露。但对那个刖足之人而言,这是他在遭受人生重大苦难之际的一份难得的心灵慰藉。他没有对子羔心怀怨恨,反而充满感激。所以,他才愿意在子羔出逃之际出手相救。一念善心,有时不仅可以帮助别人,关键时刻甚至能救自己的命。这大概是子羔出逃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吧。
5
高柴逃出卫国都城帝丘后,一路狂奔,一直逃到陈国的阳夏(今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高贤乡)才安顿下来。
孔子听说高柴逃离卫国,深感欣慰;对子路被杀惋惜不已。一年多以后,孔子与世长辞。
高柴以尊老孝亲著称,拜孔子为师后,从未违反过礼节,这也深深地影响了他治理之地的民众。
在任卫国狱吏期间,他不徇私舞弊,按法规办事,为官清廉,执法公平,有仁爱之心,受到了孔子的称赞、民众的颂扬。
在阳夏,子羔创办了“高柴书院”,广收弟子,弟子们毕业后又去各地开办了很多“高柴书院”的分校,高柴学派代代相传,影响深远。
高贤乡原名“高柴集”,就是为了纪念子羔而取的地名。过去,由于历史资料比较少,我们对高柴的学术思想研究不多。
1994 年战国楚简的发现,让我们大开眼界,其中有《子羔》(共14 支竹简)一篇,内容是子羔与孔子关于夏商周三代始祖感生传说和尧舜禅让问题的讨论,被认为作者应为高柴。
另外被学界认为与《子羔》原属同一卷的《孔子诗论》(内容为孔子与弟子讨论《诗经》,共29 支竹简)和《鲁邦大旱》(内容为记录鲁国旱灾后孔子与鲁哀公及弟子们的讨论,共6 支竹简),也有不少学者认为是由子羔整理并传述的。
公元前393 年九月初九重阳节那天,高柴去世,享年128岁,被奉为孔门中最长寿的贤孝之才。
有若(生于公元前508 年或公元前518 年,卒年不详),有氏,名若,字子有(一说字子若),世称“有子”,孔子弟子,孔门七十二贤之一,被尊为儒学圣贤。
有若的存在就像他的名字,似有似无,若无又有,不可捉摸。
说他“有”,是因为孔子弟子中被尊称为“子”的,仅仅曾子和有子两个,但曾子后来被尊为“圣”,而有子连前十名(孔门十哲)都没被选入,好像又是“无”。
说他“无”,可在孔子死后,众师兄师弟共同拥护他,并拜他为师,像尊重孔子一样尊重他;《论语》第一条是子曰,第二条就是有子曰,可见有子在《论语》编撰者心中的分量(大家不要以为这个排序是随便排的)。从这里看,有子好像又是“有”。
可偏偏这么“重要”的一个人物,连生卒之年都搞不清楚,《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有子比孔子小四十三岁,这样推算他的生卒年应为公元前508 年;而《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则说他小孔子三十三岁,按照这个推算则为公元前518 年。卒年同样也没搞清楚,惟《礼记·檀弓》有记载:“有若之丧,悼公吊焉,子游摈,由左”,可见有若卒于鲁悼公在位时期。鲁悼公为鲁哀公之子,公元前466—公元前429 年在位。由此可推测,有若逝世约在公元前5 世纪中期。
对于有若的记载,为什么会存在这么多的矛盾呢?
1
秋天的孔林柏树参天,洙水河在林间缓缓流过,就在孔子的大墓旁,一众弟子摆开香案,把有若扶到正位,准备集体参拜。
子游主持仪式,只见他满眼含泪,向众人打了个圈躬:“夫子在世,我等沐浴光泽,是天赐的福分!今夫子已离我们而去,思念之情与日俱增!有若师兄貌如夫子,每睹尊容,犹见夫子再世,今我等欲尊有若先生为师,事之如事夫子!赞同者请上拜!”
话音一落,众人议论纷纷,有赞同的,有质疑的,也有反对的……
(孔子既没,弟子思慕,有若状似孔子,弟子相与共立为师,师之如夫子时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曾子是最大的反对者,他说:“我坚决反对!夫子的光芒无人能比!有若有什么资格和夫子相提并论”(详见《三省吾身》篇)
孔子去世前,把自己唯一的孙子孔伋托付给曾子抚养,由此,曾子的地位可想而知。
那么,子游为什么还要力推有若呢?
对于有若的才华,子游是了解得比较清楚的。
有一次,有若问曾子:“夫子临终前是如何交代后事的?”
曾子回答:“夫子说,他希望丧后散尽家财,死后赶快腐烂。”
有若说:“不对吧?这肯定不是夫子的本义!”
曾子说:“千真万确,不信你问子游!是我和子游亲耳听到的!”
有若说:“即使是你亲耳听到的,那也是夫子针对某件具体的事而说的,那是话中有话,肯定不是本义!”
(有子问于曾子曰:“问丧于夫子乎?”曰:“闻之矣:丧欲速贫,死欲速朽。”有子曰:“是非君子之言也。”曾子曰:“参也闻诸夫子也。”有子又曰:“是非君子之言也。”曾子曰:“参也与子游闻之。”有子曰:“然。然则夫子有为言之也?”——《礼记·檀弓上》)
看来两人谈得很僵,互相不服,曾参把有若的话告诉了子游。
子游听后大发感慨:“太了不起了!有若的话简直就跟先生一样。”有一年夫子住在宋国,看到司马桓魋给自己建陵墓、做石椁,足足造了三年还没完成,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夫子就说:“像这样铺张浪费,还不如死了赶快腐烂掉,越快越好!”
那时厚葬之风盛行,很多人用尽毕生精力来修陵墓,所以,孔子才说:人死了之后赶快腐烂。
“死欲速朽”其实是针对司马桓魋说的,也是针对当时的社会风气说的。
南宫敬叔是鲁国大夫,也是孔子的学生。他经常出使外国,每次从国外回来,一定会带着许多稀世珍宝朝见国王。夫子说:“像这样靠着官位之便的贿赂行为,就是失德。这样的失德者,就不应该享有财富,这样他才能体会到老百姓的苦!”
“丧欲速贫”是针对南宫敬叔说的。
曾子听后,心有不爽。
曾子虽然被孔子委以托孤重任,但那是孔子对曾子人品的认可,并不代表曾子就能全盘接过孔子的接力棒(详见《三省吾身》篇),孔子也说过“参也鲁”,可见,在学术方面孔子对曾参也未必认可。因此,面对有子学术方面带来的压力,曾子肯定是心有不爽的。
2
其实,在孔子弟子中,反对有若居于师位的人不止曾参一个。一段时间之后,有人就开始向有若发难。
一个学生进来问有若,说:“夫子在世的时候,有一天要出行,就叫同学们带好雨具,同学们困惑不解,明明大好的晴天,为什么要带雨具呢?”
没等有若搭话,这个学生接着又说:“不久果真下起雨来。同学们请教说:‘夫子怎么知道要下雨呢?’夫子回答说:‘《诗经》里不是说了吗?月亮依附于毕星的位子上,接着就会下大雨。昨天夜里月亮不是宿在毕星的位子上吗?’”
有若说:“夫子真是料事如神啊!”
“可是,昨天晚上月亮又宿在毕星的位子上,今天为什么没有下雨呢?”学生把眼光投向有若问。
有若干瞪眼,无言以对。
学生接着又说:“夫子要派商瞿到齐国去,他的母亲请求不要派他。夫子问原因,商瞿的母亲说:‘商瞿年纪大了还没有儿子,如果再出使外国,那不是更生不出儿子来了吗?’夫子说:‘不要担忧,商瞿四十岁以后会有五个男孩子。’过后,果真是这样的。请问,夫子当年怎么能够预测得这样准呢?”
有若还是干瞪眼,无言以对。
学生们突然站起来,气愤地说:“有先生,问你啥你都不知道,这个位子是您能坐的吗?”
(他日,弟子进问曰:“昔夫子当行,使弟子持雨具,已而果雨。”弟子问曰:“夫子何以知之?”夫子曰:“《诗》不云乎:‘月离于毕,俾滂沱矣。’昨暮月不宿毕乎?”他日,月宿毕,竟不雨。商瞿年长无子,其母为取室。孔子使之齐,瞿母请之。孔子曰:“无忧,瞿年四十后当有五丈夫子。”已而果然。敢问夫子何以知此?’有若默然无以应。弟子起曰:‘有子避之,此非子之座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就这样,有若从“师位”上退了下来。向有若发难的那个人是谁?这是不是一次有组织的策反?或者说有没有曾参的幕后支持与操作?这些司马迁都没说。
其实,有若被尊为师也好,被迫下台也好,可能都不是他的本义,自始至终有若都是无辜的,他居于师位是被动的,退避师位也是被动的,所以,充其量有若只能算一个孔子去世之后弟子之间派系斗争的道具人而已。
《韩非子·显学》里就讲,孔子死后,儒分为八派,每个派别都以为自己得到了真传,彼此之间互不相让,斗争得非常激烈。
然而,这并不能撼动有若在孔子弟子中的地位,他去世的时候,鲁悼公亲自前来吊唁,追悼会由最推崇他的同学子游主持,有若也被尊称为“有子”。
能被称为“子”,就是对有若极大的认可。
这是为什么呢?
3
先秦时代,“子”是一种尊称。
婴儿为父母所生,所以,“子”又具备了“儿女”之意,如《礼记》:“子也者,亲之后也。”
意为婴儿的“子”怎么会成为“尊称”呢?
第一,殷商时期的婴儿统称为“子”,没有性别之分,没有宗族远近之分,所以,儿子、女儿、侄子通通都称为“子”;相应的是“父”也不区分伯父、亲父、叔父,而只按排行划分为“大父”“中父”“父”;这表示商代中期时直系与旁系的区别还不严格,诸子有相对平等的继承权。
当然,这时候的“子”还比较泛,要想获得法律上的合法继承权,还需要经过一种类似于今天的法律程序,即“子子”的法律程序,相当于今天的身份证,从此以后他就可以被称为“子”。孔子说的“父父子子”就类似于走这个程序。
人一旦被称为“某某子”,则代表着享有了继承权,具有了法律地位。
第二,殷商贵族属于“子”姓,这个姓来源于“玄鸟生商”的典故,但是,周代并没有把“子姓”列入“上古八大姓”之列。
在古代,只有贵族才有姓氏,奴隶和普通百姓是没有姓氏的,殷商属于战败者,所以,不配有姓,因此也就不把“子姓”列入了大姓之列了。但在殷商遗民内部,破落贵族还是以“子姓”为荣。
商代的“子某”也可以称“某子”,所以周代的卿大夫也多称“某子”,比如赵简子、智襄子;春秋战国诸子也多称“某子”,比如老子、孔子。这都来源于“子”这一尊贵的含义,不过“子”也因“儿子”的本义又产生贬义,比如《春秋经》对楚、吴、越称楚子、吴子、越子,后世骂人称“小子”,都是这个含义。
为了把尊贵含义的“子”和产生贬义的“子”区别开,甲骨文也曾造过另一个“子”“”和“”来加以区分,但不知什么原因,最后都没有普及开来。
第三,还有比甲骨文更早的“子”字,那就是据传大禹留下的“子”“”字,从外形看像太阳底下朝气蓬勃的小花或者刚刚孕育出来的幼果或种子,植物的种子也叫“子”,它代表的是果实、未来和希望。由此推断,人类的幼崽也叫作“子”,他代表人类种族的果实、未来和希望,这就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所以,“子”字既表示了谦虚又表示了强大。
到此我们就应该明白了,“诸子百家”的“子”,是引申义,是对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的尊称。
隋唐时的大学者颜师古曾说:“子者,人之嘉称,故凡成德,谓之君子。”
三国时期学者王肃曾说:“子者,有德有爵之通称。”
有若作为一介平民出身,能够获称“有子”,而且在《论语》中排第二名出场,是《论语》编撰者对其的极大肯定。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礼的本义,据《释文》解释是“祭神以致福”,后来成为社会行为的法则、规范、仪式的总称。作为社会行为法则和规范的“礼”,并不仅仅是“仪式”的本身,而是具有深刻内涵的,它的最高境界就是“和”,贵在与事体相称,致以和谐而不乱。
有子无意于“争”,所以在孔子众多弟子中并没有刻意去刷存在感,但后世并没有因为他的不争而忘记了他,这正如老子所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在整部《论语》中,最活跃的是子路和子贡,其次就可以数到子夏和子张了吧!
有一次,子贡问孔子:“夫子,颛孙师(子张)和卜商(子夏)这两个人,哪个修炼得更好?”
孔子说:“子张吧,有点过了;子夏呢,有点欠缺!”
子贡说:“那就是子张稍好一些喽!”
孔子说:“事情做得过了头,就像没有达到一样(都是不合适的)。”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论语·先进》)
子张很活跃,做事也很积极,满满的热情,孔子为什么还说他“过犹不及”呢?
1
子张,复姓颛孙名师,字子张,春秋时期陈国阳城(今河南省淮阳)人,是孔子周游到陈国(今河南周口一带)时收的一个年轻学生,小孔子四十八岁。
子张个性张扬,说话直接,从不掖着瞒着。
初次拜师,孔子问:“你为什么要拜我为师呢?”
子张说:“我想当官啊!”
“噢!那你要先修己德,学会倾听,做到少说多听,这样就可以避免问题遗留,少犯错误;然后还要学会多观察,给别人留出展示空间,不要乱插手,但也要做到审时度势,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样就可避免倦怠,时时保持新鲜感,避免多做无用功而减少吃‘后悔药’。”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论语·为政》)
子张有志于做官,一心向往着富贵尊荣,甚至扬名立万彪炳史册。大概他沉稳不足而激进有余,言行有时不免草率,常常失言悔行,所以孔子才告诫他谨言慎行。
有一次,一位盲人乐师来拜访孔子。孔子大礼相迎,并牵着乐师的手,边走边告诉他“这里有台阶,往上走多少级就到了我们的接待厅!”
落座之后,孔子又接着介绍说,您左手边、右手边第几位是谁,然后再一个一个地介绍。
送走客人,子张问孔子:“与视力残疾者说话都要这样吗?”
孔子说:“对啊!”
子张说:“有没有标准模板,或者说一二三四条的注意事项?我要一一记下来!”
孔子说:“不用!你只要把握一个原则就好啦!”
“什么原则?”
“同理心!”
孔子所说的同理心,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完全不需要刻意去对谁好或者不好,这才是儒家真诚的表现。而子张想列出个条目一一照做,这就是孔子批评子张“过犹不及”的地方。
2
鲁哀公即位后喜听圣言,终日在朝堂表示要向圣人学习如何治理国家,经常向别人说自己是多么的渴望人才,多么的喜欢有知识才干的人为自己所用。久而久之,鲁哀公“爱才求贤”的名声自然传播开来,得到了很多人赞许。
子张听说了,决定去鲁国效力。他从陈国出发,一路风尘仆仆地来到鲁国,请求拜见鲁哀公,以便一展抱负。
帖子递上去了,宫里差人回话,说让子张在客栈略等几天。就这样,子张在鲁国客栈一直住了七天,左等右等,最终也没等到鲁哀公的影子。
原来,鲁哀公说自己喜欢有知识有能力的人,无非是想赶赶时髦,因为当时的整个社会需要转型,各国都在摩拳擦掌励精图治,想尽办法吸引人才进行改革,所以才有了百家争鸣的时代,各派学说空前盛世。
但是,“改革”说说可以,真要是轮到头上,是要付出代价的,因为只要改革就会触动贵族集团的利益,没有像秦孝公那样的魄力,想改革是万万行不通的,所以,有些改革也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
鲁哀公就属于这一类,所以对前来求见的子张根本没当一回事,忙着自己享乐,早把这茬给忘到脑后去了。
子张很是失望,也十分生气,“爷走了!不带你玩了!”
子张收拾行李准备回陈国,宫差赶忙拦住,说:“我这已经汇报完了,您这一走,我可怎么交代啊?”
子张说,这样吧!我给你讲个故事,鲁公问起来你就把这个故事转述给他就行了。
楚国有个名叫沈诸梁的人,由于治水有功,被封到“叶”这个地方,人们称他为“叶公”。叶公非常喜龙,家里的装饰品、梁柱、门窗、碗盘、衣服,上面都画上了龙的图案,就连他家里的墙壁上也画着一条巨大的龙,如果不知道的人,来到叶公家里还以为进了龙宫呢。
叶公也经常到处宣扬他对龙的尊重和喜爱,久而久之,被天上的真龙知道了,很受感动,于是腾云驾雾来到叶公家里拜访。它把头伸进窗户里大喊道:“叶公在家吗?”叶公抬头一看,只见是一条真龙盘在自家梁柱上,顿时吓得面如土色,落荒而逃了。
故事讲完,子张哈哈大笑,走出了大门。
又过了好多天,鲁哀公终于记起子张求见的事,便命人去把他叫来。可差人回报,子张早就离开了,不过临走时留下了一个故事让小的转述,说您听完就明白了。
鲁哀公说:“好吧!那你就转述一遍吧!”
差人按照子张讲的内容复述了一遍。鲁哀公听后,脸上一阵红一阵白,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子张为什么要编这么一个故事呢?这里面是有缘由的。
3
故事的主人公“叶公”确有其人。
叶公,本名沈诸梁,芈姓,字子高,春秋末期楚国军事家、政治家,因为他在叶城任职期间极有政绩,因此被尊称为“叶公”。
叶公的主要政绩是“治水”,他发明了一套“以陂(bēi)治水”的方法,就是在村庄周围修建半圆形的深沟和堤坝。雨季来临时,村庄的降水被引到深沟中,外来的水被堤坝挡住,这样,村庄就不会被淹。雨季过后,深沟中储存的水可以供村庄持续使用。
从此,“叶”这个地方变成了一方沃土。叶公筑“陂”治水,是中国最早的小流域治理水利工程范例,至今遗迹尚存,是河南叶县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
叶公还在水道管渠的出水口雕刻了龙头形象,起名就叫“水龙头”,这个词就是这么来的。这些水道管渠像龙一样纵横交错,就像龙一样盘桓在“叶”地,这才有了“叶公好龙”的传闻。
这么看来,叶公可是一位了不起的功臣,可是,子张明明是吐槽鲁哀公的,为什么还要捎带着来黑叶公呢?叶公哪里得罪了子张呢?
翻开《论语》你会发现,叶公和孔子有过许多争论,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父子攘羊”之争了。
“叶”地属于楚国北部的边境重镇,孔子来往于陈蔡之间,顺路去拜访叶公。叶公遂向孔子问政。孔子回答:“近者说,远者来。”叶公默然不应,显然是对孔子的回答不满意,于是,叶公就给孔子挖了一个“坑”,故意问孔子:“我们这里有个人偷羊去卖,被儿子告发了,众人都夸他的儿子正直,您怎么看?”
孔子说:“再正直也要合乎人情,告发自己的父亲实不可取。”
从这里看,叶公信奉的是法家,“话不投机半句多”,所以对孔子这番言论颇为反感,于是态度逐渐冷淡起来。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论语·子路》)
叶公很能干,后来平定楚国内乱,重振国风,被楚惠王封为令尹与司马。
有人推测,楚王当年想给孔子划七百里封地,最后又反悔了,收回成命,这里说不定也与叶公对楚王的建议有关。
在子张的眼里,谁给孔子小鞋穿都不行。在鲁国,鲁哀公放着孔子这样的圣人不用,还枉谈什么求贤若渴,子张鄙视他,在楚国,叶公看不起孔子,同样也逃不脱子张的鄙视,所以,子张借此机会一杆子打,让鲁哀公和叶公在历史上留下了大大的污点。
子张的这种做派,也正合孔子对他的评价“师也辟”,就是说子张性格偏激,不宜做大事。
最后,给子张画个像:道德楷模,讲理的人,有涵养的人;对强者不阿谀,不亲近,不讨好;对弱者不虐待,不骄傲、蛮横,举止有礼貌。朋友远离他时,他能不计得失,犯而不校,不怨恨,不责怪。
孔子之后,子张之儒影响较大,一直位列“儒家八派”之首,到了汉代,儒家却变成了独尊曾子一派,这可能也与子张的性格有关吧!
孔子思想之所以伟大,是孔子和他的众多弟子集体智慧的结晶,本篇虽名曰“群贤谱”,可篇幅有限,只能挑选几个重点人物加以分析,还远远不够。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靠的是一代又一代华夏民族的传承,所谓“传承”,重点在于“化”,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即用前人的经验,并结合当下的实际情况做出正确判断,以此来增长个人的智慧。这也是笔者写这一系列文章的初衷。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