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文 刘兢兢
谈到“家风”,不由联想到《礼记·大学》中古贤人追求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理想,心中惶恐,颇感惭愧。
我出生于20 世纪60 年代,父母有较高的固定收入。那时独生子女并不多见,母亲对我没有丝毫溺爱,责任意识的培养和自律勤俭的要求,始终体现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所有物品要物尽其用,父母的衣裤总是补了再补,看到我在休息日修补衣物,老父亲总是十分欣喜,而我每月亲自为父亲理发则是父亲最心满意足的时候。
父母的勤俭是习惯也是责任,每月寄回老家的是父母大部分工资,家里有长辈需要维持生计,兄弟姊妹需要上学读书,我们的小家庭只是用父母工资的零头来维持。父母节衣缩食,而接济农村亲友的物品都由我和母亲手提肩扛送到乡下。
从那样艰难的年代走过来,我尤其感恩和珍惜,希望自己能做到珍惜资源、物尽其用、救济贫困,这也是我对孩子的要求。
年少时父亲远在海南岛工作,我总是跟随着母亲,于每周仅有的一天休息日,轮流探望爷爷奶奶和外婆外公。我们带上最好的水果和糕点,拎着沉重的大包小包,兴高采烈地前往。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把最好的东西带给长辈是理所当然的事,也是我和母亲最开心的事。直到自己为人之母,我才懂得母亲于我的教育是身教而非言教,渗透于心灵而成为一种必然的品质。
结婚之后,婆母已80 岁高龄。婆母听力差,无锡口音重,沟通起来有困难,所幸婆母虽文化程度不高,但也能用书写表达心意,于是每晚与婆母用笔纸交流,婆媳俩常常会心而笑。婆母总是把我们写给她的文字视如珍宝,带回老家仔细收藏、向邻里展示。婆母开心的笑容也是盛开在我心中的花。如今,生活节奏加快,晚辈忙于事务,会忽略老人的感受,往往以为满足物质的要求就是孝顺,其实老人更需要家庭和谐、身心健康、心态祥和。
每当与长辈谈及家中往事,那些平凡而又非凡的故事总让我唏嘘不已。几个晚辈发起印制《刘家故事》,由长辈撰写回忆文章,晚辈编辑图片、录入文字。刘家起起落落、岁月沧海桑田,抗战之时疲于奔命、终日惶恐,家庭的幸福瞬息即逝;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国哪有家,在国家存亡的危急关头,一个三十多口的大家庭分崩离析,分四组赴全国各地,为抗日救亡竭尽努力。
1953 年,作为新中国第一批大学毕业生,父亲赴海南岛热带作物研究所援助建设,一去二十多年,回宁时已白发苍苍。作为现代历史的经历者、参与者,父亲这一代人的答案是“从中国的历史来看,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现在富强的中国,就没有我们平安幸福的生活”。我没有理由不相信自己的父亲,一位见证历史的老人所做的总结。
我和先生工作勤奋努力、不辞辛苦,但与我们的长辈相比还差甚远,我们希望自己能尽职尽责、勤勉自律,不辜负组织的期望、长辈的嘱托,为下一代树立好的榜样,为事业之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