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文 曹红燕
身为老师,总会有家长咨询,为什么孩子总达不到自己的期望值,越教育越焦虑。家长对孩子的焦虑一般源自高期望,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又喜欢与身边优秀孩子作比较,或希望孩子复刻父母成功的经验,或希望孩子吸取父母成长的教训,并通过自身的努力超越父母。期望值并非越高越好,它会打乱人的生命节律,让孩子无所适从。
根据皮亚杰儿童认知阶段论,家长要相信儿童有自主生长的内驱力,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制定适切的目标,并将目标转化为孩子的主观意愿和自觉行动,教育才能真正发生。
制定适切的目标有什么好处呢?一是让孩子意识到实现某一既定目标而奋斗的价值;二是教会孩子承担责任、学会坚持和时间管理;三是每达成一个目标,孩子会有成就感,更加自信。
如何调适期望值,为孩子制定适切的成长目标呢?
目标保持清晰。父母和孩子一起参与,确定一个可实现但需要付出一定努力的目标。目标越清楚,越具体,孩子就越容易执行。如,假期可以让孩子承担一定的家务,洗碗、刷锅、洗衣、拿快递等。当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一件件小事,自会产生一种满足感、成就感,而家长的鼓励和认可会持续推进孩子做事的乐趣和热情。心灵与手巧是紧密联系的,孩子在做事中培养出条理性、责任心、协调力,也会将这份热情和胜任力迁移到生活的其他方面。
目标便于达成。制定目标时,需要考虑孩子的能力和潜力,以及时间和精力的局限性,找到孩子的天赋和兴趣点,家长不可一厢情愿。比如提升学业成绩,第一步就是让目标变得更小、更容易达成,可以先让孩子每天坚持写完作业。同时,父母的有效陪伴可以让目标更易于实现。
全身心投入目标。目标不是口头说说而已,是要付诸行动的。家长要有方法、策略助力孩子成长,不妨从做好每一件事入手,向时间要成果。如,实现目标可以分三个阶段,每一周安排一个目标打卡内容,达成后及时予以评价。孩子发现有序做事会让自己变得轻松、有收获,就会有效摆脱拖延的习惯。这样的全身心投入、持续的努力,会慢慢养出一个好习惯。
反馈目标的执行。制定适切的目标并帮助孩子分解成小目标之后,要帮助孩子设置关卡以检查达标的进度,如将目标分解写在家里的白板或纸条上,显示其目前在达标过程中的位置;还可以用表格、笔记本来记录目标进展,了解孩子的表现并及时调整行动方案。
发现达标的规律。通过目标反馈,帮助孩子找寻实现目标的规律,并灵活调整目标和计划。孩子从小事开始,慢慢学会掌控大事情的能力。不管孩子是否完成目标,父母都要带孩子反思进展顺利和不顺利的地方,从而进行调整。这样一点一点积累,长期坚持,把当下的事坚持到底,就能有效缓解焦虑,从容不迫地感受成长带来的小确幸。
人们常说,功到自然成。父母不要只盯着孩子“成”了没有,心思多用在练习上,多问“功”到位没有、坚持没有,瓜熟蒂自落。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