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文葡萄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的结构很容易让人想起《深夜食堂》一类的故事,不同的人来来往往,讲述着各自的烦恼,倾听者以高度的同理心,陪伴他们渡过困境,最终收获一份内心的成长。
不同的是,心理咨询师无法为来访者提供即食的美味,他们必须先经历一段难捱的日子,才能慢慢学会对自己诚实。而那位被寄予厚望的专业人士,其实很少甚至可以说几乎不会提供任何具体的建议,只会逼迫人们去探寻,这意味着什么,这背后的原因,一些我们根本不会去想或不愿承认的东西是什么。
于是,一开始只是因为“焦虑”走进诊室的年轻姑娘,慢慢暴露了酒精成瘾的问题,而一切的源头却是年幼时父亲行踪不定,母亲深陷抑郁,家庭从未能给予她足够的安全感。
由于失眠和压力大求助心理咨询的美剧编剧约翰,总是在抱怨妻子为日常琐事小题大做,同事都是“蠢货”,直到最后才说出在曾经交通事故中不幸丧子的隐痛。作为家中的顶梁柱,他选择收起悲伤,用工作狂式的生活节奏逃避面对残酷的真相。
更重要的是,本书作者洛莉·戈特利布没有把心理咨询师放在神坛上,他们始终是活生生、有血有肉的凡人,也会有自己的烦恼、情绪、伤痛,也同样需要自己的心理咨询师陪伴和指引。所以,一开始只是不停哭诉丢了婚约的作者本人,后来也在心理咨询中恍然发现,真正让自己难过的并非错失一个伴侣,而是身体状况悬而未决之下对生命无常的恐惧。
最让人感动之处在于,随着故事的进展,每一个来访者包括作者在内,都走出了属于主角的人物弧光。
为人刻薄、时刻回避内心脆弱之处的约翰,渐渐把和心理咨询师的对手戏写进剧本,跟观众分享了一个正在努力改变自我,渐渐散发出人性光辉的可爱角色。在现实生活中,他也终于能够正视自己的悲伤,终于敢在妻子面前落泪、敢在女儿面前欢笑。
因为在年轻时没能保护儿女远离家暴,一直活在自责和绝望中的孤独老人,最终放弃自我了断的解决方式,不仅重拾画笔,与邻居一家愉快相处,也把对过去错误的坦诚交付给毫不知情的黄昏恋追求者和已成年的儿女。她不再纠结于能不能被原谅,值不值得被爱,人到暮年,时间更要用在自己真正在意的人和事上。
而这些,从来不是轻飘飘的所谓“自我和解”。因为,人的改变总是藏在“与他人的相处中”。
此外,作者的经历似乎也在告诉读者,追寻人生的意义,任何时候都不晚。洛莉·戈特利布曾经是好莱坞编剧,却在医疗剧的拍摄中被急诊室的工作现场深深吸引,半路出家成为医学生,终于在心理治疗领域找到最舒适的与世界相处的方式。她在序言中说:“如果你在阅读时觉得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那既是巧合,也不是巧合。”因为,这些故事尽管经过改编,但它们都在保持真实性的基础上,“揭示了我们共通的人性,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自己”。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