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伯夷叔齐的食物

时间:2024-05-04

文韩开春

提到“周薇”这两个字,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一个人的名字?一位女子的名字?但我今天要说的周薇却跟人名无关,更与女子无关,它跟一个朝代有关,跟两个男人有关,跟一种植物有关。

这个“周”是周朝,民间传说中姜子牙帮助周武王讨伐商纣王建立的朝代,中华民族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夏商周”的“周”。

这里的薇是一种植物,一种可以作为救荒食物的野菜。

跟它有关的两个人,一个叫伯夷,一个叫叔齐,是商朝末年孤竹国国君的两个儿子。按照古人兄弟之间按出生先后“伯仲叔季”的排行,他们分别是大哥和三弟。

年老的孤竹君经过权衡,选中三儿子叔齐作为王位继承人,但叔齐认为长幼有序,王位应该由大哥伯夷继承。谁知,伯夷也不同意,认为如果自己继承了王位就是不遵父命,逃出了孤竹国。叔齐仍然坚持由大哥继承王位,于是,他也离开了孤竹国。

巧的是,兄弟两人在路上相遇了。他们听说西岐的领导人姬昌很是贤明,能善待老人,决定前往。快到西岐时,他们听到了一个坏消息:西伯已经去世,他的儿子姬发正准备带兵攻打商朝首都朝歌。兄弟两人拦住了姬发,用责问的语气劝阻道:“父亲去世了不好好安葬,反而大动干戈,这是为人子应有的孝道吗?以下犯上攻打国君,这是作为臣子的仁义吗?”姬发的手下想对他们动武,但被姜子牙制止了,说这两个人是义人,不能伤害他们,放他们离开。

武王伐纣得胜后建立周朝,兄弟二人不愿与弑君夺位的不仁不义之人共事,连他们土地上长出来的粮食也不愿吃。他们逃到首阳山隐居起来,靠吃一种叫作“薇”的野菜为生。

后来,有人对他们说:薇也生长在周的土地上,是周朝的薇,你们吃了还不是一样丧失了骨气吗?兄弟俩觉得有道理,于是,双双绝食,饿死在了首阳山。

因了这个典故,伯夷、叔齐成了讲仁义、有骨气的代名词,受到后代的尊崇。他们的事迹被司马迁写进了《史记》,并且放在列传的第一篇。他们的精神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文学家朱自清,不仅写出了《荷塘月色》《背影》这样的散文名篇,还留下了宁愿饿死都不领美国救济粮的传世佳话,不可否认,他的这一举动是受到伯夷叔齐的影响。

而薇这种被伯夷叔齐“带红”的野菜其实在很久以前就很有名了,《诗经》中就有一篇名叫《采薇》。

这种曾经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野菜如今是否存在呢?当然存在!不但存在,而且不少,并且继续有名,继续受到人们的青睐。不过,随着历史车轮的滚滚前行,它也有了些许的变化,其中之一表现在对它的称呼上,它现在依然还叫薇,不过又多出了几个名字,比如我们大家更熟悉的“野豌豆”“巢菜”等。

野豌豆其实是有两种的,这在它们的另外一个名字“巢菜”上表现得很明显,一种叫大巢菜,一种叫小巢菜。

顾名思义,大巢菜的个头比小巢菜大,两个常常相伴而生,长在一起时很好分辨。它们相似的地方很多,除了可以作为时令的野菜饱人口腹之外,也是牲畜非常好的饲草,还可以作绿肥。我小时候,生产队常常种植用来作为绿肥的“苕子”就是小巢菜,除了嫩头可以吃之外,豆荚还可以做成哨子吹,虽然“苕子”这个名字与“哨子”其实并没有多大关系,但那个时候,我还是一厢情愿地认为,苕子就是因为它的豆荚可以做成哨子吹得来的。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