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丁旭东
2017年年底上映的《北平以北》是为庆祝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为纪念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80周年、建军80周年、“一二•九”北平学生爱国运动82周年而拍摄的献礼影片。作为反映平北地区抗战历史的纪录影片,这部作品时间横亘抗日战争14年,区域范围包括北平(今北京)以北的延庆、昌平、怀柔、密云以及张家口的部分区县,大致2.5万平方公里。影片在历史书写上采用了编年体方式,以时间为轴,贯穿了八十多个具有重要节点意义的“历史事件”,涉及五十多位重要历史人物,描述了解放前平北地区艰难、曲折、悲壮的抗战历程。这是一部中小成本的红色主旋律电影,美质于内、价值凸显,也存在进一步雕琢完善的艺术空间。
影片在两个方面凸显了历史价值。第一,将散落民间的抗战历史记忆重新拾起,凭借大众文化的影像二度走进时代的记忆。在日寇侵华史上,有些事是民族的文化之殇,是不应该被忘记的,却因为缺少发掘而不见于民族的集体记忆。比如,人们不会忘记“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却未必知晓“延庆西羊坊惨案”“密云孟思郎峪惨案”“密云六寡妇村惨案”“龙烟铁矿‘万人坑’‘肉丘坟’”“平北千里无人区”和平北惨“人圈”;人们会记得“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平型关大捷”“狼牙山五壮士”,却未必知晓“血洒古北口,烈焰南天门的‘长城抗战’”“全歼日军精锐120怀柔抗战第一枪‘沙峪战斗’”“消灭日军官兵等五百余人的‘冀东大爆动’”“击毙日军九十余人的密云冯家峪南湾子伏击战”“歼灭伪满洲军二百多人及日本指导官田代等八十多人的太子沟战役”“一日三战,三战三捷的八路军第十团的昌平抗战”“被日军认为平北最惨重一次失败的南梁战斗”以及“创造了人类防守战争史罕见战例的帽儿山七勇士”“打光子弹纵身跳崖的长嵯37壮士”;在抗日英雄谱中,人们看到喋血南苑的佟麟阁将军、抗日将领吉鸿昌将军和率部奋战在太行山上的刘伯承、邓小平、聂荣臻、王震,在东北率部抗战的“红枪白马女政委”赵一曼等,却未必熟悉被萧克将军称为“八路军中独一无二的、以知识分子和工农相结合组成的部队”——“抗日先锋总队”“冀热察军区步兵第十团”“八路军挺进军”的群体将领、曾为北平“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骨干的“小白龙”白乙化(团长)、“智多星”才山(参谋长)、“军中高尔基”王波、王亢(营长)、吴涛(政治部主任)、鲁智华(连长);以及晋察冀根据地第一分区延怀游击支队政委刘国樑,北山黑马队头领、晋察冀根据地第一分区延怀游击支队司令孙元洪,晋察冀根据地第一分区延怀游击支队政治部主任蔡平任,八路军四十团团长、察蒙骑兵支队队长赖富……星转斗移、时过境迁,英雄的故事散落民间,被岁月尘封,被青草鲜花掩饰。即使存有纪念碑(塔、馆),也因散布各处、交通不便、宣传不足等原因失去了往日的人气,只是静穆地矗立在村落绵山之中。《北平以北》最大的历史意义就在于此,就像电影《集结号》中的九连连长谷子地找寻真相一样,找回失踪的英雄,让英雄的故事重新回归社会的集体记忆。这不但体现了文化担当的自觉,更是社会责任的承担。
第二,给主流的历史记忆赋予新的支流,局部重塑历史的已然架构,部分史料为中国近代红色文化的内涵建构提供的珍贵素材。客观地说,平北抗日根据地只是全国21个抗日根据地之一,其抗战历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战争历史版图上的一个局部。相对于“陕甘宁”“冀鲁豫”“苏浙皖”“华南”“华中”等抗日根据地而言规模较小。如果将之放到全民族统一抗战的宏大历史潮流中,相对于华北抗日前线、华中抗日前线、淞沪抗战前线、台儿庄抗战前线、武汉抗战前线等动辄数十万兵力的投入,而主体处于“三伪政府”(伪满洲国、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伪华北自治政府)统治下的沦陷区抗战,基本主力军(挺进军和晋察冀第十团)也就相当于团级规模。正因于此,在以往的宏观历史书写中,平北抗战史显得面目模糊、脉络不清、细节不明。这部反映区域抗战历史的影片则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微观抗战史的不足、填补了许多红色历史中的空白,对于构建完整的中国抗战影像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更勿论其对于书写完整的区域红色文化史所起的决定性意义了。
人文历史的整体精神面貌往往通过具有包孕性的典型细节素材呈现出来。这部影片虽以书写平北抗战历史为总旨,却呈现了许多具有文化包孕性的历史细节,为中国红色文化内涵建构提供了鲜活生动、真实可靠且富有感染力的珍贵历史资源。比如,通过展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唯一的一支在“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骨干成员具体领导下的知识分子与工农结合的抗战队伍的历史,颠覆了人们对文弱书生的刻板印象;发掘出龙烟铁矿“万人坑”“人丘坟”等历史事实,为控诉日本法西斯罪行添加了新的铁证;整理出被***总书记盛赞为“抗日英雄的母亲”“当代佘太君”邓玉芬的事迹,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新素材等。此外,该片创作中还偶得了一些珍稀史料,如少年董存瑞急中生智救区委书记王平、红军长征大渡河十八勇士之一熊尚林的人生结局等。
纪录电影的核心美学追求在于“真实”。“真实”是纪录电影最具有人文价值的内核。丧失了基本真实,任何虚构的逼真影像、精巧的镜头技巧和精心的剪辑技术,甚至赏心悦目的影像语言都会因其存在这一重大缺陷而黯淡无光。真实内涵可以包容许多,如纪录真实、社会真实、情感真实、心理真实、哲理真实等。这部影片凸显了两种真实。其一,社会真实,亦可以称之为客观真实。这主要体现在剧本创作中的史料基础与历史书写视角两方面。通览该片的剧本,其中出现人物多达五十余位,而且绝大多数是人物与时间、地点、事件相对应,“四律统一”,如果没有下足了史料发掘、搜集与整理的工夫,是难以做到的。与许多纪录影片采取微观视角即专注于纪录对象的本体不同,这部影片同时加入了宏观视角,嵌入了全民抗战历史演进的历程,从而在比较的视野中让人们更客观地认识平北抗战。其二,情感真实,这是审美价值与艺术价值的评价依据之一。优秀的影片,无论是纪录风格的还是虚构现实的,都会因其体现浓厚的情感真实而受到观影者好评。所谓艺术是情感的形式的美学判断也是因为揭示了艺术的情感属性而成为艺术创作的规律。情感真实最核心的当然是影片中演员的表演符合创设情景(人物处境)与人物性格。但是《北平以北》所表现的情感真实则是创作者主流价值观立场下的情感真实,主要表现为对侵略者的憎恶性情感化言说,如影片中平北军分区和昌延联合县政府在莲花滩召开公审大会处决赵海臣,解说词中就用了“作恶多端、恶贯满盈、被百姓恨之入骨”等情感化语言。
纪录影片创作与20世纪80年代引入到我国的“直接电影”创作有直接渊源关系。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直接电影成熟期已经形成了“不介入,不控制”“如苍蝇作壁上观的创作美学。这一思想在改革开放时期被引入到中国之后,深深的影响了中国纪录电影的创作,但中国影人没有刻板地遵守怀斯曼等人确立的无主持和无解说的叙事方式。而是进行了“中国式”改造:反对主持,但不排斥适当的采访;反对解说,但不排斥适当的声效合成。同时,中国影人也有所继承和坚持:反对所谓的后现代主义的“真实再现”的虚构手法,克制票房和收视率的诱惑,以自然生成的素材来结构影片。这种观念下创作的典型代表是纪录影片《二十二》。但《北平以北》的影片创作却似乎有意对这一原则进行了突破:影片的主要影像素材来自老电影,画外音的解说贯穿始终以及情景再现手法的运用等。
必须肯定,创作者在素材组织上耗费了大量精力,如影片真实呈现了“密云古北口烈士阵亡墓”“张北苏蒙联军纪念塔”“延庆平辈抗战纪念馆”和“密云白乙化纪念馆”“宣化龙烟铁矿肉丘坟”“延庆平辈军分区司令部纪念碑亭”“张家口长嵯突围纪念碑”“元家沟伙会遗址”“沙塘沟抗战纪念馆”“古北口阵亡烈士纪念碑”“景儿沟会议旧址”“柳沟古城人圈旧址”等近20处鲜为人知的革命历史文化遗址与纪念碑(塔、馆);再现了大量珍贵原始档案图片资料和影像资料。但在旧电影资料的运用上要有分寸。如果说,这种旧电影资料用来交代宏观抗战历史的背景是恰当的,那么过多采用“剪辑的影像”来附应具有补白价值的“平北抗战”历史,就不太恰当了,因为它明显地影响了电影纪录本身的真实感。至于影片中的“解说”使用也是能够理解,因为它能够很好地体现红色主旋律电影的思想与价值引导作用,但贯穿始终就显然失度了。另外,有些情景再现的片段因为演员表演等诸多方面的原因,让人难以感受到历史的真实氛围与英烈的精神气质,所以艺术表达效果并不突出。
的确,要讲好中国故事,拍出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红色主旋律纪录电影是十分不易的,但是,创作者如果能够更深更广泛地发掘出历史的见证人口述言证、历史实物的物证,并贯穿于影片始终,想必其艺术表现效果会有所改善。
如前所述,该片用微观和宏观两种视角兼顾的方式进行历史叙事,凸显影片的客观真实是值得肯定的。但具体叙事有两种结构上的失衡。
其一,总体叙事的布局与比重失衡。影片前段从宏观上的“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签署丧权辱国的《塘沽停战协定》《秦土协定》《何梅胁定》、“一二•九运动”“红军万里长征到陕北”“西安事变”“南京大屠杀”“改编‘八路军’”“改编‘新四军’”等重大抗战历史事件与中观和微观下的“白乙化组建平东洋抗日义勇军”“平北沦为伪满洲国”“白乙化与‘学运’六七十名干部主办《抗日先锋》报,组建‘中华民族抗日先锋队’”等事件进行了交错叙事。到了中后段,在影片讲述完“创建冀热察抗日根据地”之后,叙事对象突转,基本集中在了“平北抗战”的主题中,直到影片的最后才出现“日本裕仁天皇向全世界广播停战诏书,宣布日军无条件投降”等重大宏观事件。从总体上来说,该片的策略选择是恰当的。略显不足的是开始的宏观叙事比值过重,使电影叙述中心产生游离,让人产生影片非“平北抗战”主题的错觉。影片中后段中宏观叙事的消隐,也容易误导观者忽略“平北抗战”在全国抗日战争中本已发挥的对侵华势力的牵制作用。如果,前段的宏观叙事再精练一些,中后段中体现“平北抗战”作用的史料在深入发掘的基础上再嵌入一些,相信这部片子会取得更好的叙事效果。
其二,“平北抗战”微观叙事的失衡。影片整体采用了编年体的历史叙事,即以时间轴线贯穿事件。这一叙事策略的选择也是恰当的,可是在影片前段强调重大历史事件,叙事跨度以年计,到了中后段的“平北抗战”,叙事突然变得细密,时间跨度以月甚至以日计,所陈述的事件本身也大小不一。这其中有些非典型性事件的细致描摹,实际上不但没有起到很好的艺术表达效果,反而拖拉了影片的叙事节奏,分散了观众对“平北抗战”的主题注意。如果创作者在“平北抗战”的历史叙事上,对史料素材再进一步拣选,舍去一些过于细微的非典型性事件,割舍掉一些非直接相关的旁枝侧叶,该片会取得更优的表达效果。
虽然,该片在艺术表现和叙事排布上还存在瑕疵与诸多可提升的空间,但瑕不掩瑜,并不能否定其艺术价值。总体来说,《北平以北》是一部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主旋律纪录影片,完整书写了在中华民族抗日战争时期,革命先烈艰难曲折、悲壮可歌的平北区域抗战历史。尤其是对八路军中独有的以知识分子和工农相结合组成的部队的抗战史料的系统发掘,更具有历史补白意义,弥合中华民族抗战历史的诸多空隙,进一步添补完善抗日战争历史的文化版图。该片的主题曲《硝烟花季》和重新演绎的《挺进军军歌》等旋律高亢激扬、节奏坚定铿锵、情绪饱满澎湃、词曲熨帖统一,具有独立审美和传播价值,也是该影片的艺术成就和亮点之一。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