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陶短房
导语:法国人真的宁愿使用哑语也不愿说英语么?他们对外国移民到底是宽容还是仇视?他们是不是真的像传说中那样浪漫而“懒惰”?他们到底是“左”还是“右”?还有,对所谓“法兰西斯坦”的调侃他们究竟是怎么想的?
中国人曾经以为,法国是整个西方世界和中国最接近、最亲密、相互了解最多的国家,但近年来随着中国人越来越频繁地往返中国-法国之间,法兰西的各种大事小情在中文圈俯拾皆是,人们猛然发现,中国对法国、中国人对法国人之不熟悉、不了解,正如后者对中国同样如此一般,尽管他们双方都曾认为,彼此间早已非常熟悉。
事实上,很多人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点——法国其实在许多层面都有两张面孔。
左与右
很多人都无法理解法国的左派与右派,他们无法理解的是,为什么法国的左派往往和其它国家、尤其远东国家的左派格格不入,而右派却好相处得多?
事实上自从1968年“五月风暴”以来,在法国,传统的左与右概念已发生了颠覆性变化,如今的传统左派与右派,在很多问题上已逐渐趋同,演变成西方社会常见的党派之争,在诸如欧盟一体化、社会福利变革等习惯上左右翼针锋相对的话题上,左派的社会党(PS)和右派的共和党(LR)在大方向上并无原则不同,只是在程度上和细节上有分歧。
在当今的法国,左翼政党的基本支持群体往往是劳工阶层、大众阶层,而右翼政党则为精英阶层、工商金融届人士所支持,这两派政客所表现出的对国际事务的不同态度,实际上反应了其基本支持群体的不同利益诉求,了解了这一点就该明白,亲华或反华、亲美或反美、亲俄或反俄,其背后的奥妙,是这些基本支持群体利益和意愿的变化,一味从价值观或政治家、政党立场去分析、去下功夫,便很难透过表象,看到问题的实质,更难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
由于“五月风暴”的一代人已渐渐走上社会主流,而且这种对主流的渗透是不分政党、不分派别的。事实上,今天法国的传统左派和右派都是“中派”。
当然,法国如今也有“极左”、“极右”,但所谓极左,通常指那些激进环保、女权和同性恋平等主义团体,所谓极右,则是那些激进反移民、反多元化团体,和传统的左右之争大相径庭。明白了这一点,也就该明白,从传统的、本国的“左右”分野去判断、去评价法国左、右政党、政客的“脸色”,实际上犯了刻舟求剑的错误。
宽容与不宽容
许多人、包括法国人自己,把巴黎称为“宽容之都”,把法兰西称作宽容的民族,任何观点、任何派别,都可以在这里得到接纳,任何民族、任何宗教都能在这里找到一席之地。
然而法国人是既宽容、也不宽容的:他们可以容忍、接纳任何异己,但在他们心目中,异己仍然是异己,如果说美国是多民族的熔炉,加拿大是多元文化的调色板,法国就不啻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回收站:来者不拒,但于我何干。在法国,在巴黎,某个遥远非洲小国对立的两派很可能双双失势逃来这里,他们会被接纳,被妥善安置,他们可以继续互相抨击、争吵,但这是他们自己的事,和法国主流社会无关。他们的宽容是法兰西的宽容,容忍也是法兰西的容忍,他们高呼支持你,并非因为真的要支持你,甚至根本未必懂得你,他们的反对也是一样,说到底,他们只是在自说自话,宣泄法兰西的激情,明白了这一点,作为外人就应该冷静面对法兰西的热脸和冷脸,用不着以物喜、以己悲地自作多情了。
法国人的宽容、包容也是务实的、世故的、利己的,今天因“暴恐综合症”高呼“北非人滚出去”的许多法国人,也许正是上世纪60年代高呼“‘黑脚(法国裔阿尔及利亚人)是我们的兄弟”的一群;60年代末高举越南南方共和上街示威,支持其反美斗争的法国人倘生活在1954年,也许便是热血澎湃志愿背上伞包、登上运输机,去奠边府空降、用生命竭力挽救法国在越南殖民统治命运的上万名普通法国“愤青”中的一员。道理很简单,当宽容和容忍意味着付出时,法兰西人会一下子变得实际起来,当“黑脚”在阿尔及利亚为自己看守粮仓时,他们是兄弟,当他们在巴黎抢夺自己饭碗、甚至可能在法国某个地方引爆炸弹时就不是;当越南成为“可恶美国人”的侵略对象时,他们被奴役的命运便值得伟大的法兰西人去同情,而侵略者正是法国人自身时,一切又都不同了。
在平等问题上也同样如此。法国也许是平等做到最彻底的地方,不但在就业、福利等方面“一平二调”,甚至连大学也彻底实行学区制,生源就近入学,师资定期交流;但另一方面,法国政坛论资排辈,就业市场新人迟迟不能上位,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低下竟成为社会性问题,制度上的平等,和现实中的不平等,同样构成了鲜明的两面。
反传统与传统
在许多人印象里法国人是新潮的,反传统的,许多新鲜时尚的东西,如照相机、电影都是法国人的发明,从埃菲尔铁塔到蓬皮杜艺术中心,从TGV高速铁路到卢浮宫玻璃金字塔,法国人带给世界许多新潮的震撼,似乎在法国,一切都是新的。
但这个印象恐怕是错得最离谱的:在法国,传统的色彩,要远比反传统浓厚得多。
法国是“文化遗产日”的创始国,第一次文化遗产日始于1984年,而早在1959年,戴高乐总统就下令文化部,必须保证更多国民得以参观人类、尤其法国文化遗产,受此启发,当时的文化部长、大作家马尔罗(André Malraux)签署政令,开始了历时10多年的、规模空前的文化遗产清点工作,各种200年以上古建筑、自然与人文景观、历史遗迹、能反应法兰西民族生存和发展史的技能等都一览无遗,共有200多万张文化遗产图片入册,大批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正规档案,法国政府每年花在文化遗产保护上的经费多达4亿欧元,民间投入的资金不计其数。2007年的文化遗产日主题为“关注你身边的文化遗产”,据不完全统计,为期两天的活动,吸引了1200万人次参加,相当于每5个法国人就有1人参与。
在繁华的大都市巴黎,类似埃菲尔铁塔、蓬皮杜艺术中心之类的新潮建筑,在市中心如凤毛麟角,自19世纪奥斯曼男爵(Georges-Eugène Haussmann)的城改计划遭到猛烈抨击后,巴黎市政府用法律形式限制了大规模城市改造和拆迁,市中心的历史建筑只能修葺不能重建,只能“整旧如旧”不能整旧如新。如安德鲁(Paul Andreu)这样的新派建筑设计师,可以在中国或其它国家的市中心设计、建造新潮怪诞、匪夷所思的奇异建筑,但在法国,他的超现实主义设计只能在远郊、河谷等边缘地带得到发挥。
给人以时尚感的法兰西人,在骨子里却是仰慕传统的,因此推翻了波旁王朝的拿破仑,却建立了比波旁王朝更“复古”的贵族体系和分封制;因此共和制的法国却至今保留着颇具中世纪色彩的荣誉勋位制度;因此直到今天,在法国中部、南部的许多乡镇,还有些住在破旧城堡里的家族以贵族自居,甚至,那些在外人看来一钱不值的旧贵族爵位,直到今天还有人在饶有兴趣地倒卖。
不了解法兰西传统与反传统的两张面孔,就很难真正把握法国人的真实心理。
散漫与集权
在许多人心目中,法兰西给人以散漫、慵懒、无效率的感觉:时间观念不强、工作效率不高,一周只工作35小时(还有人嫌长),遇事推诿扯皮,70年代的老电影《解放军占领巴黎》对此作了辛辣的嘲讽,“法国人的散漫”也成为许多外国人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除拿破仑时代以外法军在战场上的平庸表现,以及二战时法国领土的被占,似乎都成为这些外国人心目中,散漫法国的最好佐证。不久前结束的法国欧洲杯期间,许多“窗口行业”的罢工、抗议并不消停,更加深了这种感觉。
在许多人心目中,法兰西人也是最具革命性的民族,从大革命到7月革命,从巴黎公社到第五共和,法国人似乎具有发散不尽的“街垒情结”。
然而在这方面,法兰西的“两张面孔”表现的更是淋漓尽致。
法兰西是欧洲中央集权发展最完整的国家,从黎世留的集权化改革,到路易十四的“朕即国家”,法国也许是欧洲唯一的、存在一个总体上歌颂君王政治主流知识阶层群体的国家;法国人的确是革命最多的欧洲民族,但革命后的残余和反复却也往往是最多的:被称为“最彻底革命”的大革命,自由派贵族代表拉法耶特却如不倒翁般一直高居国民议会前列要位;19世纪革命频繁,政权如走马灯般更迭,但几乎每个被赶下台的派别,都依旧拥有不可忽视的基本支持群体和活动能量,并随时可能重新登上政治舞台,波旁系、奥尔良系和波拿巴系的长期缠斗正是明显的范例;1968年的“五月风暴”,表面上以“体制内”的胜利而结束,但事实上却是相反的:由于请求警方进驻校园,楠泰尔大学校长、大哲学家利科(Paul Ricoeur)在“红五月”中被迫辞职,受到法国知识界强力排斥,不得不远走海外,而公开指责学生们“什么也不能改变”的阿隆(Raymond Aron)则被法国高师拒之门外长达10余年,相反,萨特(Jean-Paul Sartre)、德里达(Jacques Derrida)等“体制外”知识分子却“输掉了革命,赢得了声名”,成为思想界的标志性人物,尽管他们原本的主张和思想许多被扬弃,但“宁跟萨特错,不跟阿隆对”的流行口号足以证明,这些“失败者”才是在圈内笑到最后的人。
“两张面孔”不仅仅属于人:法国是西欧最早提出系统化分权制概念的国家之一,但时至今日,它仍是西欧最大的单一制国家;法国是西欧最早推行自由经济的国家之一,却也是欧盟国家中国营产业比例最高的国家;始建于1357年的巴黎市政厅是欧洲现存最古老的市政厅之一,巴黎也是欧洲较早实行“大都市化”管理模式的城市,但巴黎却长期“有市政厅无市长”,正式建市651年的巴黎市,却直到1977年才正式规定了市长的编制,如今的市长伊达尔戈(Anne Hidalgo)仅仅是这座一千三百多年历史古城有史以来第6位名正言顺的市长。
“革新中怀旧,怀旧中革新”,巴黎公社后一心恢复帝制的梯也尔殚精竭虑苦心经营,最终却导致了共和制度的稳固;“五月风暴”一心推翻“父辈的统治”,最终却导致传统左翼的沉沦,和右翼影响力的显著提高。过多关注法兰西民族的散漫性、街垒情结,而忽视其传统中集权、大一统的另一面,就无法理解何以在“正统的德国”被视作“政治不正确”的《查理周刊》式讽刺,何以在“革命的法国”却大行其道,更无法理解法国国民阵线(FN)这个“极右的鼻祖”会在法国这个“左倾国家”进入总统决选,无法理解“博爱的法国”何以能公然出炉驱逐非法移民的法令,及毫不留情地出台“面纱禁令”,而不会引发如德国那样的轩然大波。
都市和农村
在许多人印象中,法国是个高度都市化的国家:8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1/6左右的人口集中在大巴黎,法兰西就是都市的、高雅的代名词,“乡巴佬”、“土气”等术语和法国毫不沾边。
这当然是事实,但这仅是法兰西的一面,而法兰西的另一面,则是充满“乡巴佬”气息的。
韩国农村经济院研究员金泰坤近来对29个OECD成员国的粮食自给率进行了比较,结果法国居然是所有国家中粮食自给率最高的,达到329%,法国22个本土大区都能生产谷物,平均每个居民拥有0.5公顷耕地;法国是欧盟国家中最大的粮食出口国,也是坚持政府粮食补贴最顽强的国家,大部分谷物都由政府统购,并实行高储备政策和集约化经营。
虽然大多数法国人都变成了“城里人”,但65%的法国人拥有在农村的住房,2/3的法国人每年至少1个月住在乡村;法国是欧盟国家中农民抗议活动最频繁、最激烈的国家,为抗议政府减少粮食或经济作物补贴,农民曾几次三番把拖拉机开上高速公路。
尽管都市化进程还在延伸,许多昔日的农田正不断变为住宅区和旅游区,但“都市的法兰西”背后,那充满乡土色彩的另一张面孔,却是不应被外人所忽视的,否则,您便无法窥法兰西面目之全豹。
两张面孔看似反差很大,却同时生长在一个叫法兰西的躯体上,相辅相成,共存共生。认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须从其躯体、本质入手,如果仅看“面相”,便极易为两张面孔的幻变所误导、所蒙蔽。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