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清澈的目光

时间:2024-05-04

陈曙光

认识张银龙是在2007年,距今已经八个年头。当时编撰《宿州书画》一书已近尾声,有画界朋友说:不写写张银龙,太遗憾,他是梅纯一先生的高徒,画品不低。于是就接触了一下他。

也许是职业本能驱使,我与人初识,最先在意对方的眼神,或者说是目光:闪烁不定的、游离散漫的、明亮机灵的、羞怯含蓄的、敦厚沉静的……凡此种种,大致可以推断一个人的秉性。

银龙兄的目光,是清澈的。他不急不躁,言谈举止间,温文尔雅,笑意盈盈。他直视你的眼神,干净清澈,那种清澈的目光,透露出的是坦诚、爽朗、温暖,这种眼神使人难以拒绝他的人格魅力,那是一种沉静的智慧,是自信。

画如其人。拥有这种眼神的人,握笔作画,他的画品应该不低。“我的学生,画不好不要紧,先要做好人,人做不好,再画也画不上去。”这是梅纯一先生谆谆教导学生的话语,虽是直白的,但却一语中的。我想,银龙兄也许将老师的这些叮咛化在了心里,更多的是体现在了他的画作上。

银龙兄是中学高级教师,是安徽省美协会员,宿州市美协副秘书长,埇桥区黄淮海美协副主席,梅雪峰梅纯一书画研究会高级研究员,宿州市五柳画院副院长,宿州市政协委员……我不在意他的这些名头,而是在意这些名头后面的东西,他的艺术修养、他的花鸟、山水画作。

银龙兄是科班出身,毕业后从事美术教学工作,他的老师梅纯一生前也在宿州师专美术系任教授,这种求学、执教、从师的经历,注定了银龙兄的画风倾向于学院派:规范、注重传承、讲究笔墨、注重章法布局。他的花鸟画,如《香魂》《冬梅》《谐趣图》《梅花八哥》《冰心玉骨》《铁骨铮铮》等,有梅纯一先生的影子,但更多的是他自己的创作与“变化”:构图奇峻,视觉冲击力强,老辣中又不乏活泼。画墨梅,枝干“如铁铸”;画腊梅,温暖色彩与枝条的冷色对比又十分浓烈。

近年来,银龙兄用功于山水画创作,《溪山秋韵》《神州千古秀》《墨染千秋皇藏峪》《我家门前有水声》等,都留下了浓厚的学院派痕迹,可圈可点,这些作品,空间处理灵活,既遵循“三远”(高远、深远、平远)及“散点透视”的处理方法,注重观者的仰视、俯视、平视感受,又糅合了西方绘画“光”的技法;水墨山水追求笔法、墨法,追求笔情墨趣之美,体现水墨皴染的单纯性、象征性和自然性;他的山水画则“随类赋彩”,既顾及客观景象的原生态,又不受客观约束,注入了自己的主观意识,赤橙黄绿青蓝紫抒写了大自然春的温暖、夏的热烈、秋的辉煌、冬的含蓄,把他眼中、心中的大自然美景,艺术化地涂抹了出来。

银龙兄花鸟、山水画兼攻,实属不易。花鸟是画家眼中的缩影,山水是画家目光中的“长镜头”,这种视觉艺术的微距、长焦变换,也是对画家驾驭题材宽窄的考验。除了天赋、用功,银龙兄的成功之道还是师承——苦读前辈的佳作,仔细研磨,吸取营养,寻找适合自己的路子。在这方面,现代著名国画大师陆俨少、黄宾虹对他影响颇深,特别是陆俨少的“留白”“线条”技法,黄宾虹的点、线、皴、墨的反复堆积,画面的厚重,都为张银龙所追崇。

我曾在《中国科学教育探究》杂志上读过银龙兄的一篇论文《国画欣赏教学》,他条理清晰地谈及对绘画欣赏的几个要点:看章法、观形神、见笔墨、求气韵。这类文章,不是对国画艺术深入研究者,绝难写出,这虽是他的教学心得,其实也是他绘画艺术的追求;我虽不是画界中人,平时也喜和银龙兄海阔天空地闲聊书画,他的一番朴素的表白,也印证了我对他“目光清澈”的定位,他说:好的国画作品,无论是白描、写意,还是工笔重彩,除了要表现中国画的形神兼备、气韵生动,最重要的是要表现真、善、美,使人奋发向上,让观者愉悦。我想,这是他的绘画艺术追求,也是他常给学生们灌输的美术真经。

银龙兄的目光是清澈的,有了这份真诚的清澈,就有了艺术之树成长、壮大、开花结果、长青葱郁的基础——因为,真正的艺术,就是展示人间的“真善美”,这清澈,就是善、就是真,就是大美。这双清澈的画家眼睛,会把他眼中自然物象之美,通过他的双手,展现在方寸天地间,展露在观者眼前,那就是绘画。

〔责任编辑君 早〕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