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创新社会管理 服务改善民生——沈阳市和平区“出门就上班民生110”工作综述

时间:2024-04-23

文/王海燕

多年来,沈阳市和平区树立“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目标,坚持以基层党建工作引领社会管理创新,努力实现基层党建和社会管理的良性互动、融合并进。特别是去年以来,和平区委、区政府依托协同指挥平台成立了“出门就上班民生110”便民呼叫服务中心,并在指挥中心成立了党组织,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使“出门就上班民生110”工作成为创新社会管理、服务改善民生的务实举措。

建立便民中心,搭建创新社会管理新平台

一是搭建民生服务平台。和平区委、区政府积极部署“出门就上班民生110”的工作,制定了“出门就上班民生110”工作方案,成立“出门就上班民生110”便民呼叫服务中心,设立了呼叫派遣、督察督办、纪检监察、代整治等8个工作组,8名区管副处级领导任各组组长,各小组之间责任相互连带,实行组长“首接负责制”,一办到底、一督到底。全区各部门、各街道、基层所、社区分别成立了协同指挥分中心,建立了“四级联动”工作机制,形成了分级负责、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是延伸社会管理职能。利用已有的协同运转平台,在全省率先推出“出门就上班民生110”—“96127有事别客气”免费呼叫服务热线,平台建立以来,做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难事不出和平,让百姓不出家门便可得到“零距离”服务。目前,96127已将原来“出门就上班”受理的12大类、178小类内容,扩展至涉及环境保护、消防安全、消费争议、医疗服务等35大类337小类,涵盖近千项内容,明确责任主体,处置标准时限,进一步细化民生服务内容,实现了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全覆盖。

三是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在全区社区广泛开展“出门就上班民生110”社区巡演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出门就上班民生110”工作。定期举办“出门就上班民生110”开放日,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外人士、市民代表等走进中心,了解监督中心工作,进一步提高“出门就上班民生110”工作的社会认知度。

创新机制体制,破解城市社会管理难题

一是建立“四所进街”机制。按照“属地管理,重心下移,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原则,将管理权限充分下放给各街道,城管局的环卫所、行政执法分局的勤务中队、房产局的房产维修所、公安分局的公安派出所都交由街道管理,并将相关经费划拨给各街道,将“四所”所长的任免建议权交给各街道,实现“责权利”相统一,有效解决城市管理体制不顺问题。

二是深入推进“代整治”工作机制。按照“先处理、后协调、再规范”以及“重心下移,属地管理”工作原则,和平区出台《街道“代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将5000元以下的“代整治”案件审批权限下放到街道办事处,明确组织领导、工作运行、管理办法、考核奖惩等各项内容,提高审批速度,简化工作程序。权限下放后,实现小额“代整治”案件即时申报、审批、解决、结算的工作目标,社区、街道及专业施工队伍的工作积极性有了明显提升,“代整治”案件上报数量及处置效率均成倍提高。

三是建立健全权威问责机制。出台了考核考评细则与打分制度,将考核细化到数字城管案件办理的各个环节,对办结标准、完成时限、保障措施等内容作出明确规定,首次将纪检部门纳入到硬环境建设与民生工作当中,成立了纪检监察组,对多次督办仍未办结的案件追究责任,形成了干部和工作人员动态管理、常态监督、不在状态问责的考评问责体系。

强化队伍建设,提升便民服务水平

一是推行准军事化管理模式。制定了《2012年和平区数字化城管监督员“形象年”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监督员管理工作的具体目标、完成时限与责任分工。按照准军事化的管理要求,制定三大条令,即《内务条令》、《工作条令》、《纪律条令》,从监督员服装配备到日常工作的运行方式、军事体能训练等方面都作出明确规定,每半月开展一次军训活动,使数字城管队伍建设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二是制定科学考评管理标准。根据案件上报、派遣、督办、考核等各岗位的工作量,科学设定工作饱和法,实行错时工作法,将重点地区、重点街路的上班时间提前到6:30,晚间延后到21:00,做到365天不间断巡查,确保重点区域巡查质量。同时,完善考核标准,定期实行竞争上岗、优胜劣汰制度,做到“能者提、庸者辞、功者奖、错者罚”,切实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为监督员提供了“靠本事吃饭”的公平竞争环境。

三是开通“出门就上班民生110”便民服务快车。在全区重点公共场所进行全天候巡查,做到招手即停、即停即办,随时受理环境、民生问题。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