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求木之长,必固其根。
党的事业根基在基层、血脉在基层、活力在基层。
省委始终把基层党建作为强根固本的力量之源,从战略高度布局谋篇,勇于创新,积极开拓。
2010年7月,省委下发了《关于建立健全县(市、区)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县(市、区) 委书记抓基层党建的工作职责和具体举措。此举受到中央领导的好评,并向全国推广。
2011年6月,在县(市、区)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座谈会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珉强调:“要把加强党的建设同推进科学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围绕中心任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
今年5月,省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就基层党建工作,一一听取各市市委书记的述职,并进行民主测评。
省委的高度重视,加上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使我省的基层党建工作驶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党的十七大以来,全省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共发展党员47万名,平均每年发展党员9.4万名;新建“两新”组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19717个;有3000多个社区配备了党组织专职副书记;年均培训基层党组织书记21.2万人次、培训党员326.8万人次。
书记是基层党组织的“领头雁”,抓党建首先要调动带头人的积极性。
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我省以省委文件形式,明确了书记抓基层党建职责,制订了落实职责的具体措施和严格的考核评价标准。
截至目前,全省14个市、100个县(市、区)都建立了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机制,推行基层党建工作实行目标化管理,并向乡镇(街道) 党(工) 委和村(社区) 党组织延伸,形成“三级联述联评联考”制度,切实做到述职述党建、评议评党建、考核考党建、任用干部看党建,形成了书记抓、抓书记的长效机制。
责任一经明确,各县(市、区)又着手建立健全了基层党组织保障机制,确保基层党建工作有人手、干事有保障、办公有经费、活动有阵地。
一些地方组织涣散,力量薄弱,怎么办?
各地通过建立党建工作联系点,让各级领导班子成员担任党建指导员,开展驻点指导,使许多涣散的党组织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
2011年,从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机关和事业单位选派了1113名有农村基层工作经验的党员干部到后进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普遍建立“派出单位+第一书记+后进村”捆绑式整改机制。目前,已为后进村引进发展项目1319个,化解村集体负债6927万元,完成农田水利设施项目855个,修建村路2130.8公里,改扩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520个,为困难党员、困难群众送钱物1603万元。
去年年底以来,全省各级党政机关和干部广泛开展了“三学三送三促进”活动,35名省级党员领导干部、1116名省管党员干部和20余万各级机关干部一道,身入一线,心入基层,实名对接联系基层党组织,向基层学习、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送政策、送服务、送温暖,促进机关作风转变、促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促进基层发展稳定。
建立党建工作联系点,只是我省在创新党建工作方面的一个缩影。为鼓励创新实践,我省特别设立了“辽宁省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奖”,每两年评选一次。仅近两年,各地就取得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成果近700项。
“过去种菜只够自己吃,如今从种到卖靠组织!”在产业党支部的帮助下,法库县农民高民依靠种菜走上了富裕路。
党的十七大以来,全省各级党委根据经济体制变革和社会结构变化的实际,通过实施“共产党员先锋工程”和基层党建创新工程,全面推进各领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在农村,大力实施“领头雁”工程,着力建设富民强村带头人队伍,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强全省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全省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出台了《关于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 促进村级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将村党组织书记报酬待遇、村级组织活动经费等纳入财政预算,全省共投入资金4.84亿元,建设活动场所5683个,实现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全覆盖。深入开展“三级联创”、“设岗定责”等活动,推行“四议一审两公开”制度,使乡村管理迈上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在街道社区,着力推进“三有一化”建设,通过公开招聘、公推直选、两推一选等形式,选优配强以党组织书记为重点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做到了“有人管事”;通过将社区党建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使社区党组织有了为群众办事的财力,做到了“有钱办事”;全省各级党组织累计投入党费近6000万元,创建了2000多个标准化社区党员活动室,做到了“有场所办事”;通过在街道实行“大工委制”,在社区实行“大党委制”,由辖区内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担任“兼职委员”等措施,整合了区域内党建资源,构建了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
在国企,通过加强企业生产经营一线党组织建设,实现了生产经营开展到哪里,党的组织就建在哪里,党的工作就延伸到哪里的目标;通过把一线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双向培养”活动,提高了企业党员的素质;通过开展“四强四优”创建活动和实施“共产党员先锋工程”,广大党员通过开发新产品、开拓市场、技术改造,为企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在机关事业单位,通过开展“三个一流”活动,提高了党员干部服务中心工作的意识和能力;通过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形成了中心组学习带动机关干部学习的良好局面;通过在全省中小学校开展“党的知识进校园”活动和“七个一”活动,使中小学生在思想上认同党、感情上亲近党、行动上靠拢党。
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省市县三级设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工委,“两新”组织党组织组建率由19.3%提高到48.2%。先后选派4.2万名党建工作指导员到非公企业,开展以帮助企业建一个活动场所、建一个党建宣传专栏、建一套党建工作制度,送一块党组织牌匾、送一面党旗、送一套党建图书为主要内容的“三建三送”活动,有力推动了“两新”组织党的组织建设和工作覆盖。
党的十七大以来,为提升党员素质,各级党委建立健全了党员集中轮训制度,实施了基层党组织书记素质提升工程、新党员培训工程、大学生“村官”党员培训工程、党员创业就业技能培训工程和“百千万”农民党员致富骨干培训计划。为使广大党员充分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和关怀,进一步建立健全了省、市、县三级党员管理服务网络,完善了困难党员帮扶机制,各地普遍建立了党费扶贫制度,有20多个县(市、区)建立了党内救助资金,全省各级党费下拨走访慰问资金14248.2万元,累计走访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49.5万人次。
“刘强利用自己的专长,带动咱村20多户养鸡,这样的党员让人佩服,在村里有威望。”清原满族自治县枸乃甸乡村民吕和平说。自打刘强带动他养鸡,从建棚到买设备,从拌料到用药,吕和平都算不清刘强到底为他出了多少力了。如今,吕和平一年增收七八万元。他还骄傲地说:“我也交入党申请书了。”
为使党建工作与全省振兴发展实现同频共振,引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我省把联系和服务群众作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任务和基层干部的基本职责,积极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工作实践中争先进、当先锋,使基层党组织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
“群众动嘴,干部跑腿”。我省建立了县(市、区)行政审批中心为民服务窗口、乡镇为民服务全程代理中心、村级为民服务全程代办点三级服务网络,做到为民服务全程代理,让农民“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难事不出县”。目前,全省涉农县(市、区)、乡镇、村为村民办理服务600多万件。
履职尽责创先进,立足岗位争优秀。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广大党员坚持以雷锋精神为引领,通过参加“弘扬雷锋精神、争当振兴先锋”、“办实事解民忧惠民生”等实践活动,比学习、比业绩、比服务、比奉献,扑下身子、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赞许,基层党组织的吸引力得到显著增强。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