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短讯

时间:2024-05-04

早在一九三二年,莫里森(Hed-daMorrison)就在她的德国故乡,向一家报纸许下诺言,说她要在中国的北平建立自己的摄影工作室,并且真的这样做了,直到一九四六年离开中国。其间,她把摄影机对准了中国这座古城和这里的人民。去年年底,作为历史文献出版的《旧京摄影》(APhotographerinOldPeking)的黑白图片影集,就是她这段生活的记录。书中有站在书亭前身着绣袍的绅士,有叫卖字画的艺人,有正在挥毫的书法大师。还有乞丐、烟鬼。除人物以外,还有故宫、天坛的各种景色及古建筑的细部照片。同时影集中还有一部分图片为九城之外的交通建筑物及工业,手工业的景况。从整体看,这部影集为人们提供了旧京城生活的写照,无论就历史资料的积累还是对摄影艺术的鉴赏都有较高的价值。

哈伯斯塔姆(DavidHalberstam)的著作《对美国尊严的挑战》(TheReckoning: TheChalengetoAmeri-casGreatness)在目前有关日美经济贸易关系的书中占有比较醒目的位置。哈氏在书中指出,日本的经济复兴直接威胁美国,主要原因是由于美国的自满和目光短浅。美国的这种弱点最初表现为美国企业领导人的骄傲情绪,看不起日本,在汽车城底特律更是如此。当战后美国人盲目乐观之时,日本人奋起直追,并影响了亚洲的其它国家,而美国人对亚洲人的经济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或视而不见,或认为是自己的功劳,造成了对自己的经济相对下降趋势的认识不足。作者还在全书中贯穿了两个真实的故事,一是七十年代中福特汽车公司内部的争斗,包括李·艾科卡事件。另一件就是从五十年代起日本汽车工业的起步,特别是尼桑汽车公司的发迹。这本书每一章都使美国人有所思索。

海登·卡拉斯(HaydenCarruth)是诗人,小说家和批评家,他热衷于爵士乐、布鲁斯等音乐的欣赏。在《入座:有关爵士乐、布鲁斯及同类音乐的作品选》(Sittingin:SelectedWritingsonJazz,Blues,andRelatedTopies)一书中,他记录了自己对黑人音乐与美国文学的关系,非洲-美洲文化的交流与变革和这些文化中表现出的丰富想象力的看法。他主要谈及了几位西方著名的爵士乐演员,伊尔·海因、贝西·史密斯、乔·唐纳、本·韦伯斯特,及两种文化对音乐的影响。由于后者,不少爵士乐爱好者认为它太专业化了。但是,即使是这些人也不能不承认,作者把皮·维·罗素的演奏,与威廉·叶芝和亚历山大·波普的诗做比较是那么别出心裁,构思巧妙,所以,这本书的读者还是相当广泛。

卡罗·伯内特(CarolBurnett)曾涉足好莱坞,现在已经年过半百了,回首往事,她写下了回忆录《再来一次》(OneMoreTime)。这位名演员的童年时代是在贫穷与表演的忙碌中度过的,那时她与外祖婆合住在一间房子里,她的父母都酗酒成性,早就离了婚。没有得到幸福的童年并没有使她减少对父母的爱和同情,她深深地记住了母亲如何在临产前独自走到医院,生下了不该出生的克里茜。她们后来成了好朋友。这部“灰姑娘”式的回忆录,描写出她自己比一家人,或者说是比一个家庭都坚强、都有运气。她走着自己的路,并没有依靠朋友。对曾帮助过她的仅有的几个人,她在书中也没有忘记他们。这本书所描述的生活道路实实在在是这位女演员个性的再现。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