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秦麟征
长期以来,善于捕捉变化信息的未来学家们,把科学技术对人和社会的影响,始终看作是未来学应用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不断变化的生活方式是体现新价值和文化价值的指标》一书集中反映了近年来国外有关生活方式问题的最新未来研究成果,描绘了不断变化的生活方式的各个侧面。
传统的关于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分类法,基本上都是两分法,即把它们分为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而加拿大的规划专家德诺伊在一篇论述不同类型的生活方式研究流派的论文中,介绍了一种引人注目的三分法。他把这种流派称为归纳主义的研究。归纳主义把文化和生活方式区分为三个不同的领域:“硬”领域(面向物质的领域);过渡领域(“硬”领域和“软”领域的混合);“软”领域(精神领域)。按照这种分类法,生活方式就被区分为“硬”生活方式(包括工业、技术,交通,工程,工作,科学与发展,住房和住处等六个方面);交叉生活方式(包括商业,企业,医药卫生,住家、家庭、人口,闲暇等五个方面);“软”生活方式(包括公共事务、政治,教育或信息,文化艺术,心理学、人的价值、行为,宗教、形而上学、先验论等五个方面)。
归纳主义的三分法,是一种整体主义的分类法,与之相对的是局部主义的分类方法。后者把生活方式看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个部门(包括消费百分比,消费模式,工作场所、住处、分居,自由时间、健康、娱乐等四个方面)。
另外两种分类方法,已经在未来研究实践中得到应用。我们不妨把其中一种叫做人的基本活动和基本功能分类法。它把生活方式分为五个方面:工作、义务、教育、闲暇、睡眠。另一种则可以被称为生活状况选择法,它把工作、收入、住房、家用商品、交通、闲暇活动、时间的利用、对人的发展的估计等选择为生活方式的主要方面。
上述情况表明,对生活方式的分类仍然处在试验性阶段。各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尚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由于对生活方式的研究本身是个崭新的领域,分类方法的不成熟也便在所难免。但系统地介绍生活方式问题研究的新动向(其中包括新采用的分类方法),却是文集的一个鲜明的特色。
文集的另一个特色是方法论上的创新。这种创新,具体地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许多论文的作者强调从未来学的角度研究生活方式的重要意义,同时进一步强调,生活方式离不开个人和社会团体的选择,行动和想象。人们只有充分意识到现有的决定,才有可能作出与决定相反或一致的选择;才有可能自觉地、明确地采取行动;才有可能形成反映新的价值观念的、有创造性的未来形象,来指导战略行动。
第二,则是采用或引进新的科学方法论,例如量子理论,来研究生活方式问题。世界未来研究联合会秘书长戴特在他的论文中指出,按照否定(由不相干的部分编织在一起的)系统的量子理论的观点,生活方式的发展趋势(无论从大的方面还是从小的具体方面来看)将和量子理论一致,将更自由化,而不是秩序化;将从肯定型、结构型、静态型变为新奇型、可能型、过程型和动态型。
创新性第三个方面的表现,是设计生活方式的研究模型。这是一种公式化的模型:生活方式=生活类型+生活水平(WOL=SL+LS)。其中,生活类型指时间方面的计划、闲暇时间的爱好、婚姻习惯、工作条件、社会行为等等;生活水平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同的收入水准、住房等消费数字。
未来学著作往往涉及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各个领域的最新情况,和对这些领域的种种预测。大致上说,对科学技术领域的分析和预测,可信度较大,但经济社会方面的未来研究,情况则比较复杂。我以为,我们应当借鉴的,主要是他们行之有效的未来研究方法。
(Changing Lifes Style as Indi-cators of New and Cultural Values,JDI,Zuirich,198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