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倏忽之间,中国煤矿文化宣传基金会成立至今,已经走过了四十个年头。蓦然回首,基金会成立之因、之初、之路、之果,历历在目……
高瞻远瞩,开创先河
上世纪80年代初,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十年动乱对国民经济的伤害亟待恢复,工业的发展需要能源的支撑,煤炭成为工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粮食”。大者,电厂发电、钢厂炼钢、火车运行等这些国民经济中的重工业离不开煤炭;小者,每个家庭的日常生活,每一度电、每一滴水也离不开煤炭,尤其是在环境保护、清洁能源还未得到充分重视和开发的当年,煤炭工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与煤炭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相比,奋战在八百米地层深处的煤矿工人的社会形象却得不到认可,社会普遍将他们称为“煤黑子”。从煤矿走出来的著名作家陈建功在他的成名作《丹凤眼》里有这样一段描写:一名煤矿工人在找对象时对女孩儿说自己在“黑色冶金粉末研究所”工作,而不敢堂堂正正地说出自己“煤矿工人”的身份,以回避女孩儿对煤矿工人的蔑视。这篇小说带给时任煤炭工业部部长高扬文强烈的触动,他语重心长地说:“煤矿工人是共和国的脊梁,怎么可以遭受这样的不理解和歧视呢!”为此,高部长下定决心在煤炭部设立统筹全国煤炭行业文化工作的组织,所采取的形式是向全国各大煤炭企业筹集资金存入银行,利用存款利息开展文化活动。他的提议得到了煤炭部党组成员的一致赞同和基层煤炭企事业单位的积极响应,很短时间内数百万元资金就筹集到位。在煤矿文联的档案里,至今还珍藏着高部长关于成立煤矿文化宣传基金会的亲笔信。高部长还多次强调:“(基金会)要根据当代矿工特别是青年矿工的特点,组织和指导基层开展文化活动,在文化和矿工之间、在煤矿和社会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把矿工吸引到文明、健康的业余文化生活中,使社会更多地了解煤矿,宣传矿工。”
1982年10月23日,中国煤矿文化宣传基金会在北京新侨饭店隆重成立,贺敬之、启功、侯宝林等文艺界知名人士及煤炭企业领导三百多人到会祝贺,原煤炭部副部长张超任第一届基金会会长。煤矿文化宣传基金会在全国工业战线文化宣传机构中是成立最早的一家,在全国产行业中是一大创举,在全国基金会中与“宋庆龄基金会”“青少年基金会”等被列为全国十大基金会。它的成立标志着煤炭战线的群众文化工作进入到一个有组织、有领导、上下结合、全面推进的阶段,它所带来的最为显著的效果,就是全国的煤矿群众文化艺术工作不再是各自为营的单打独斗,而是有了自己的组织,形成了一个群体。各矿区除了组织和参加所在地的活动外,煤炭系统还有了自己的具有鲜明煤矿特色的代表全行业的文化队伍和文化活动,这对于整合煤矿文化资源、扩大煤炭行业影响力、提升煤矿工人的社会地位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我认为,这正是煤矿文化宣传基金会成立的意义所在,也正是基金会的成立,掀开了煤矿文化繁荣发展的新篇章。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煤矿大多地处偏远山区,号称有500万的煤矿工人队伍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基金会成立的初衷,就是通过文化艺术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陶冶煤矿工人的情操,提升煤矿工人的素质,改变煤矿工人的形象。要想搞好煤矿文化工作就要从队伍建设抓起,基金会成立之初竭尽全力举办了包括文学、美术、书法、摄影、朗诵、影视剧等多种艺术门类在内的文艺培训班。办班都要请当时的社会名家亲自到煤矿讲课。1983年初春,我奉命去请著名作家萧军给文学培训班上课。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萧老住在北京后海一处老院子里的二楼,楼梯是木制的,踩上去不时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我走得战战兢兢,生怕一不小心掉下去。推开萧老的家门,客厅很大,但家具摆设较为陈旧,萧老身体微胖,正坐在一张古朴的木桌旁吃着银耳羹。我说明来意,萧老爽快地答应了,热情地说:“愿意跟煤矿工人交朋友。”萧老如期来到煤矿文工团的小礼堂,面对来自矿山的近百名业余作者侃侃而谈,将自己的创作经历和心得体会和盘托出,课堂气氛轻松而热烈。不知哪位学员不知深浅地给萧老递了个条子,问他如何看待跟萧红的关系?萧老看着纸条沉默片刻,淡淡地说,那是一段往事了。紧接着,他就谈起了《五月的矿山》的创作和出版经历。长篇小说《五月的矿山》是萧军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在中国煤矿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萧老推心置腹地授课,使得学员们获益匪浅。
为了更好地为矿区业余作者服务,那时候我们经常到基层办培训班,一出差就是二十多天,没有人叫苦喊累。1983年10月,在四川永荣矿务局举办影视剧培训班,颂扬、木生两位专业剧作家为来自煤矿的四十余位业余作者亲自指导,对学员带来的每个剧本都认真审读、具体分析、详细討论,然后大家在一起集思广益,拿出修改意见。学习班的学员们进步很快、收获很大,有的作品不久还搬上了屏幕,其中淄博矿务局井下一线工人成希伟创作的电视剧《鸳鸯楼趣话》播出后,获得了各方面的好评。那次办班我主管会务,记得每个人每天的餐费才五块钱,那么少的钱,却吃得色香味俱全,现在想想真是不可思议,即使这样便宜了我还特别“抠”地跟食堂每一顿饭、每一张饭票的结算,管理员笑着说我也太认真了。
1985年,我陪任红会长去徐州矿务局疗养院看望正在那里举办为期一个月的煤矿油画培训班的老师和学员,其中有一位任课老师是人民大学的朱乃正教授,他感慨地对任红会长说,“没有想到煤矿有这么多的人才,而且大家都学习的非常认真。”他说“一定不辜负基金会的期望,尽自己所能在短时期内让学员们多学一些东西,绘画水平有一个明显的提升。”也正是在疗养院,我看到了很多晚期尘肺病的煤矿工人,他们艰难地哈着腰、费力地喘着气,令我非常震惊,才知道煤矿工人付出了多么沉重的代价,这是以生命健康为代价的付出啊!我更加深刻地领悟到自己所从事的煤矿文化工作的非凡意义。
基金会成立初期的美术培训班,曾多次请到对煤矿有着深厚感情的著名画家周思聪,她善于用各种形式启发学员的创造性思维,通过各种方式来传授绘画技巧。记得有一次她举例说,她的女儿画秋天,并没有画那些繁茂泛黄的参天大树,而是在画面上铺满了落在地上的黄叶。这个小小的细节我至今难忘。周思聪老师英年早逝,她创作的煤矿工人群像作品《矿工图》已经成为经典之作,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最值得浓墨重彩一提的是:基金会成立不久,就与中央戏剧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浙江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等签署了代培生的合同,为煤炭系统培养了文化艺术类大专生112名。这一百多名具有专业知识和扎实的艺术创作功底的煤矿艺术家是煤矿文化繁荣发展的主力军,后来他们有的成为著名的画家和书法家,有的成为颇有成就的文化管理者,有的回到矿区,继续开展着各种文化艺术类的培训。应该说,当初两条腿走路——专业学习和业余培训相结合,培养了一大批各个艺术领域的骨干,为煤矿文化发展奠定了非常雄厚的基础。回想起来,不管是在当时还是现在,这都是非常有远见的!
基金会第一任会长张超对煤矿文化工作的推动功不可没,张部长在基金会成立之初,奔走于各个矿区,召开各种会议,宣传煤矿文化的重要意义。在他的督促和推动下,抚顺、北京、峰峰等十多个矿区都成立了文化组织。张超部长对书法颇有研究,在他的倡导下,1984年还创办了《书画学习》杂志,虽然出版期数不多,但在当时,一个行业能早于中国书法家协会推出书画专业杂志,是非常让人赞叹的,是煤矿文化艺术的一道绚丽的风景线!
基金会抓文艺队伍的培养,不仅仅局限于职工,还特别重视煤矿子弟的文化艺术教育,曾举办全国煤矿的中小学生书法展和声乐、器乐比赛,一台台童趣十足的演出,一幅幅稚嫩的作品,都昭示着煤矿文化事业的未来!
春华秋实,硕果累累
基金会成立以来,一直秉持着普及与提高的原则,一方面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文化艺术活动,一方面培养高精尖的艺术人才,双轮驱动,协调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煤矿特色的文化艺术之路。
基金会成立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1982年11月4日与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煤矿职工美术书法展览,展览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展出煤矿职工书画作品318件。许多观众对这次展览给予了高度评价,其中有一则留言我至今还清晰的记得:“祝贺煤矿工人的作品登上了中国最高的艺术殿堂。”这次展览确实是煤矿文化大军在社会上的一次集体亮相、一次集中展示,以此为标志,中国煤矿文化艺术事业跨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1990年,为庆祝煤炭产量突破10亿吨,基金会举办了以“团结·奉献·奋进”为主题的首届中国煤矿艺术节,这在全国产行业中是一个创举。第一届煤矿艺术节囊括了文学、美术、书法、摄影、音乐、舞蹈、曲艺、小品八个门类的演出和展览,记得当年会演决赛在中央戏剧学院礼堂举行,盛况空前,一票难求!参演曲目都是由部队乐团伴奏,主持人由瞿弦和、刘璐担任,刘璐还对观演的侯宝林大师进行了现场采访,侯宝林大师既兴奋又感慨地说:“想不到煤矿有这么多的艺术人才,感谢煤矿工人为社会作出的贡献,祝福煤矿工人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至今,基金会已经相继举办了五届煤矿艺术节,煤矿艺术节已经成为煤矿文化的重要标识和品牌项目,煤矿工人在这个舞台上大显身手,推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和文艺精品。在这些精品当中,影响力最大的是歌曲《礦工万岁》。建国以来,煤炭行业一直想创作一首能够反映矿工心声广为传唱的行业歌曲,煤矿艺术节实现了这个多年的夙愿。当《矿工万岁》的歌声在第三届煤矿艺术节闭幕式上响起的时候,在场的同志们无不为之振奋和感动,大家盼望已久的能反映煤矿工人心声的行业歌曲,是这届矿工的艺术节使它应运而生。艺术节之后,《矿工万岁》的歌声很快唱响了矿区,唱响了全国,而且走出国门,唱响在维也纳金色大厅。还有《矿工老哥》《矿山的女人》等优秀歌曲和获得历届煤矿“乌金奖”的优秀文学作品以及摘取“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学奖、音乐金钟奖、摄影金像奖、书法兰亭奖、戏剧梅花奖等国家级艺术桂冠的文学艺术精品,一篇篇、一首首、一幅幅,都标志着煤矿文化艺术的高度,成为煤矿一张张靓丽的名片。
基金会会同煤矿文联开展的“寻找感动中国的矿工”活动,第一届就一炮打响,评选出的感动中国的“十大杰出矿工”和“十大杰出人物”得到煤炭各企业集团和广大煤矿职工的高度认可,在矿区掀起了弘扬正气、比学赶超的热潮。这项活动引起了中央有关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新华社《矿工谢延信32年照顾亡妻家人感动矿区》一文上做了“媒体应予宣传”的重要批示;时任全国总工会主席王兆国就“好矿嫂”党素珍五十年如一日为矿工奉献爱心的事迹,写了长达千字的信件;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工人日报》《中国煤炭报》等全国数十家新闻媒体就“寻找感动中国的矿工”活动或有关人物进行了长达数月的宣传报道。感动中国的矿工谢延信、朱邦月,分别被评为2008年、2009年感动中国的“十大新闻人物”。以谢延信、党素珍为原型的电视剧《好人谢延信》《黑金地的女人》在央视黄金时段播出,反响强烈。之后的2011年和2015年,又连续开展了第二届和第三届“寻找感动中国的矿工”活动,进一步塑造了煤矿工人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高大形象,增进了煤炭行业的凝聚力,促进了煤炭工业健康持续地向前发展。
基金会还会同国家安全生产监察部门,围绕安全生产开展了“生命颂歌”大型文艺会演、“祝福平安”全国安全生产文艺会演、“生命之歌”全国安全歌曲大赛等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安全文艺活动,不仅很好地体现了基金会“服务矿区,服务矿工”的办会宗旨,为促进煤矿安全状况的持续好转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积极推动作用,而且也拓宽了煤矿文化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极大地增强了基金会的工作活力。
饮水思源,砥砺前行
中国煤矿文化宣传基金会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走过了40年的历程。应该说,没有高扬文部长的高瞻远瞩,就不会有基金会的成立,就不会有煤矿文化的今天。所以,基金会每来一位新的领导,我都要向他们如实汇报高部长对煤矿文化作出的特殊贡献,每一任领导到任后,都会去看望、拜访高扬文部长。记得1999年秋,高部长在北京医院住院期间,我陪同李士翘会长前去探望,高部长动情地说:“我在煤炭行业工作了近十年的时间,现在跟我联系最多的一个是中煤公司,还有就是你们文化基金会。”高部长在天有灵,一定会知道煤炭行业有很多领导、干部、普通职工、文化工作者都在怀念他,感谢他!
四十年来,基金会得到长足的发展,煤矿文化取得丰硕的成果,离不开基层煤炭企业领导和广大煤矿文艺工作者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在一个以生产经营为中心的企业集团,从事文化艺术工作,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但工作总得有人管,活动总得有人抓。在基层矿区,有一大批默默无闻长年坚守在一线的文化工作组织者和艺术工作者,正是有了他们的坚守,才使得煤矿文化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他们或多或少会损失一些个人的利益,但出于对事业的热爱、对文化的执着,他们任劳任怨,无怨无悔。
在中国煤矿文化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煤矿文化宣传基金会的成立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它所开创的文化活动模式,直到今天还在沿用,它成立之初确立的宗旨和形成的优良传统,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扬。同时也有遗憾之处,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和局限,基金会的规模没有随着时间而发展得更为壮大。1995年在中国煤矿文化宣传基金会基础上又组建的中国煤矿文化艺术联合会,优化了煤矿文化工作的管理机制,为完善煤矿文化的运行系统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近年来,我们欣喜地看到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领导下,煤矿文化工作紧紧围绕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牢牢把握文艺“为矿工服务,为矿区服务”的正确方向,面对新形势,抓住新机遇,在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彰显出煤矿文化生机勃发的内在生命力和积极向上、后劲十足的良好态势。风起云涌观后海,千帆竞发犹可待。让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共同迎接煤矿文化无限美好的未来!
庞崇娅:曾任中国煤矿文联主席、中国煤矿文化宣传基金会理事长。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