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20世纪上半叶中国歌剧民族化艺术风格的形成过程

时间:2024-05-04

20世纪早期,西方音乐文化传入中国,受此影响,我国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歌剧艺术。中国歌剧民族化的过程始于黎锦晖的儿童歌剧,1945年歌剧《白毛女》的问世为我国民族歌剧发展奠定了基础。讨论20世纪早期中国歌剧民族化艺术风格的形成,必须梳理清楚这个时期的主要代表作品,以及这些作品所展示出来的民族化特点。基于此,本文从分析20世纪早期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歌剧作品出发,梳理20世纪早期民族歌剧的雏形,以及后期我国歌剧民族化后获得成功的原因,以期探寻中国歌剧民族化艺术风格的形成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中国歌剧民族化及其代表作品

歌剧,一般指的是在西方音乐史上诞生的,以歌唱来叙事的舞台艺术。歌剧最早诞生于意大利,其后分别在德国、法国、俄罗斯等欧洲国家逐渐发展并完善起来。西方歌剧主要以西方美声唱法为演唱技巧,自诞生以来,先后涌现出大量优秀的歌剧作品,为歌剧在不同国家、民族间的发展提供了依据。

居其宏在《歌剧美学论纲》中提到,“没有黎锦晖的儿童歌舞剧、延安秧歌剧运动和东西方两种音乐戏剧传统的碰撞与融汇……,也就不可能有《白毛女》的出现和它所代表的大众歌剧观念和风格的崛起。”《白毛女》是我国歌剧民族化的第一部代表作品,也就是居其宏先生提到的大众化歌剧。民族歌剧是歌剧发展到一定阶段,与本民族声乐艺术结合的产物。歌剧艺术传入我国,并进入专业院校,成为“学院派”艺术形式,是源自1927年的上海国立音乐学院。但在上海国立音乐学院以前,黎锦晖所编创的儿童歌舞剧已经在国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由于儿童歌舞剧的故事内容贴近大众生活,演唱方式是用儿童嗓音演唱为主的通俗唱法,儿童歌舞剧很快就被国内观众所接受,并成为当时有影响力的艺术形式。黎锦晖在1921年创作了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这部歌剧在歌舞表演中加入了戏剧冲突,是其歌舞戏剧的积极探索。1928年,黎锦晖另一部儿童歌舞剧《小小画家》中出现了中国私塾教育与现代艺术教育之间的冲突,最终,现代艺术教育获得认可。由此可见,黎锦晖的歌舞剧内容上已经有了民族化思想和人物形象设置,因而具有划时代意义。

“话剧加唱”的戏剧作品,被称为“新歌剧”,但从内容上看,已经初具歌剧民族化特点,可以看作是歌剧民族化走出的第一步。1934年,由聂耳和田汉合作完成的《扬子江暴风雨》是中国民族歌剧的新探索。尽管《扬子江暴风雨》实际上更像是在话剧中穿插了演唱,但其故事情节已经呈现出民族化特点。《扬子江暴风雨》取材于真实历史事件,作品内容唤醒了民族精神,是民族化“话剧加唱”的代表。尽管《扬子江暴风雨》不属于西方歌剧形式,但已有了演唱叙事的雏形,是一种“新歌剧”形式。1938年,冼星海创作的歌剧《军民进行曲》,被称为有“中国气派”的中国歌剧。实际上,这些作品已经具备了歌剧民族化特征。“中国气派”在冼星海看来,已经是歌剧艺术朝着大众化、民族化、艺术化发展的道路,这与西方歌剧自诞生之初便为统治阶级服务是完全不同的。

1945年,延安“鲁艺”诞生了我国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民族歌剧《白毛女》。该歌剧在我国现代歌剧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同样是以声乐为主要艺术表达形式,但演唱技巧完全摒弃了西方的美声唱法,而选择了民族声乐。事实上,在《白毛女》诞生时期,我国的民族声乐演唱技巧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而前辈声乐家们的表演,切实为民族声乐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在20世纪,歌剧作品均是将时代作为重要背景,通过一些简单的故事情节,形成不同人物之间所存在的冲突,进而塑造出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服务的优秀剧作,歌剧《白毛女》所塑造的人物形象非常完整,妥善解决了传统歌剧在人物塑造方面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且在反面人物的音乐表现方面也进行了大胆创新,通过充分展现人物性格的唱段对主人公的悲惨命运进行描绘。一部作品是否可以实现高质量传播,是否可以在广大人民群众之间流传,不但与创作形式存在一定的联系,同时还受到题材方面的影响。《白毛女》的创作与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存在深刻联系,最初的模仿西方歌剧到小秧歌歌剧,再发展成为充满自身民族特色的歌剧,是歌剧艺术独立的一种重要转变,无论是在创作形式方面,还是在人物刻画方面,均充分展现出民族歌剧发展的新方向。总之,20世纪早期我国歌剧民族化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从“新歌剧”开始,经历了“中国学派”歌剧的过程,而后在延安“鲁艺”集体创作思想下,诞生了歌剧《白毛女》,并逐渐走向成熟。

二、民族歌剧代表作品《白毛女》成功的外在因素

前文已述,歌剧《白毛女》一般都认为是中国歌剧民族化的代表作品,也是较为成熟的作品,在20世纪40年代,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爱,并影响了一代人。《白毛女》作为我国第一部民族歌剧,关于它的研究不在少数,有的文献从艺术表现、演唱技巧方面进行研究,也有从作品的版本、传播等内容方面进行研究,也有的文献讨论了该作品产生的价值和意义。歌剧《白毛女》成功的因素很多,其外在因素是作品呈现的故事内容符合逻辑,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紧密相连,有了这些基础,才使歌剧《白毛女》能够获得长久的欢迎与认可。

(一)故事蓝本

歌剧《白毛女》创作之初,在民间便流行了一个“白毛仙姑”的故事。实际上,“白毛仙姑”故事的版本有很多种。不论哪个故事版本,都有着“被迫离开平常的生活——在山林中头发变白——经过解救而回归生活”这一主线。因此,延安“鲁艺”的创作者们,利用这个故事蓝本,创作了歌剧《白毛女》。故事内容符合当时的生活环境和时代背景,也表达了民族精神的内核。因此,从故事的蓝本来说,能够代表当时的普通百姓,也贴合他们的内心表达。这样的故事,是《白毛女》获得群众认可的基礎。因此,民族歌剧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学会用声乐讲述民族民间故事,才能够让群众喜爱,才能具有共情的效果。

(二)秧歌改编

1942年后,艺术创作者们将视角回归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尝试进行百姓们喜欢的艺术活动创作。也正是在这一时期,陕北地区的秧歌剧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秧歌是农业社会时期,农民在日常休闲时候所唱的歌曲,配合简单的舞蹈动作,所形成的艺术形式。秧歌改编是依据秧歌这种形式,经过改编而成新的秧歌剧。秧歌剧的内容更加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秧歌剧基本上以陕北音调为主,内容上也做了一些变革。因此,在创作《白毛女》时,音乐作品选择的都是民间音乐,在演唱技巧方面也应用了百姓喜爱的戏曲唱腔。秧歌改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白毛女》的音乐创作上,使之真正地从中国民间音乐中寻找创作源泉和思路,这一尝试也为《白毛女》的成功奠定了基础。音乐创作,需要从民间来,回民间去,才能使作品永葆生命力。

(三)版本介绍

歌剧《白毛女》最初有三个版本,第一个版本是1945年由华北文艺工作团在河北张家口排演的版本,有六幕20场演出;第二个版本是1946年由东北大学鲁迅艺术学院、东北文工团和松花江文工团排演的版本,有五幕17场;第三个版本是1949年,在北京排演的版本,有五幕16场。对于不同版本进行研究,有助于人们深入了解该歌剧作品的创作历程。由此可见,经典音乐作品需要经过反复打磨,而且需要根据受众群体的不同,适时调整作品内容,以适应时代的发展与讲述故事的要求。总之,民族歌剧《白毛女》在延安诞生之后,迅速获得人民的认可,与它合乎逻辑的故事安排、音乐创作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核有关。21世纪之后,歌剧《白毛女》依然在复排,这也足以反映该歌剧所具备的魅力以及它的经典性。

三、中国歌剧民族化艺术风格

艺术风格是艺术理论中,关于艺术作品所呈现出来的、外在的艺术面貌。艺术作品风格的形成,与主体的人(艺术创作者)、客体的环境(时代背景)等均有一定的关联。艺术风格这一艺术理论词语的诞生,均和西方美術史相关,人们很少谈及音乐的艺术风格,且大部分谈论音乐艺术风格的文献都从音乐本体出发,比如分析音乐作品的和声、旋律、曲式等内容,很少归纳并总结作品所呈现出来的外在面貌。如果说音乐本体是歌剧艺术的形式,那么,歌剧本身所要讲述的故事以及其表达方式是歌剧的内容,只有内容与形式达到统一,才能使歌剧具有民族化特点。20世纪早期歌剧作品的民族艺术风格体现如下。

第一,从剧本创作的故事内容看,黎锦晖所创作的儿童歌舞剧演唱方式主要以通俗唱法为主,语言通俗易懂,内容上回归到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以善为美的原则,具有一定的艺术教育意义。第二,作品《扬子江暴风雨》,以深刻影响中国人的历史事件为创作契机,激发了人们的民族主义情怀,表现了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思想。与黎锦晖创作的儿童歌舞剧相比,歌剧《扬子江暴风雨》的演唱方式加入了慷慨激昂的、进行曲式的风格,使整部作品饱含雄劲与壮美的情怀与意志。第三,延安“鲁艺”创作的歌剧《白毛女》,之所以被视为中国民族歌剧的代表作品,是因为其剧本编创、音乐作品创作以及演唱水平,均能够代表民族歌剧的艺术水准,歌剧中所讲述的故事内容与演唱风格都具备中国民族音乐的特点。由此可见,20世纪上半叶中国歌剧民族化是一个步步推进的过程,从第一类儿童歌舞剧作品诞生看,作品内容上已经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有关,具备了民族化的基础。及至民族歌剧《白毛女》的完全成型,不仅作品内容,有关于音乐本身的创作和演唱都已经具备了民族特色。

综上所述,从以上几部具有代表性的20世纪上半叶歌剧发展情况看,我国歌剧逐渐开辟了属于自己的道路,也具备了歌剧艺术的特点——以声乐叙事,既能把握歌剧艺术特色,又使歌剧具有中国传统叙事风格、音乐风格等。因而,歌剧作为外来艺术形式,必须在创作方面讲好本民族故事,使用本民族音乐语言,才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

四、结语

歌剧最初是起源于西方的音乐艺术形式,在20世纪早期进入中国后,经历几次民族化变革,尤其在延安“鲁艺”期间,民族歌剧《白毛女》的诞生,使歌剧艺术完全以民族化身份融入国人的音乐艺术生活中。从文中分析可知,民族歌剧具有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这种风格与歌剧所表达的思想内容、音乐创作手法及声乐演唱方式有关,因而为我国歌剧民族化打下了坚实基础。反观现当代歌剧艺术发展逐渐变成小众化的音乐艺术,其核心还是要在作品内容、音乐创作手法以及是否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方面进行考量,才能创作出群众喜爱的歌剧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满新颖.冼星海的“中国气派”歌剧——对《军民进行曲》的再认识[J].音乐研究,2009(05):41-52.

[2]居其宏.歌剧美学论纲[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2.

[3]郭荣隆.20世纪中国歌剧音乐的民族风格研究[D].南昌大学,2021.

[4]高原.中国民族歌剧创作中传统音乐元素的应用研究[J].参花(中),2023(01):101-103.

[5]许英,许秋健.中国歌剧舞台表现中的美学精神体现——评《中国歌剧的唱法与舞台表现研究》[J].社会科学家,2021(05):172.

[6]米秋梅.基于项目式学习的高中音乐与戏剧教学探微——以中国歌剧《白毛女》为例[J].艺术大观,2023(07):124-126.

[7]贺星榕.中国歌剧发展史探析[J].喜剧世界(下半月),2022(10):76-78.

[8]罗跃斌.中国歌剧演唱的艺术诠释及革新发展[J].艺术品鉴,2022(20):89-92.

[9]熊芬芬.试论20世纪中国歌剧创作观念的变迁[J].明日风尚,2016(19):125.

[10]王雯婧.形式多样化与内容民族化——从黎锦晖儿童歌舞剧悟中国歌剧发展的两点启示[J].音乐时空,2015(19):23+28.

(作者简介:董媛,女,硕士研究生,九江学院艺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音乐学)

(责任编辑 王瑞锋)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