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摘要: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新媒体的普及,使传统媒体的市场空间遭受了明显的挤压,同时发展压力也在增加。新媒体传播的特征较多,尤其是时效性、传播广泛的优势明显,备受大众青睐。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之下,媒体的竞争力仍然是以内容为主,所以,记者新闻采访仍然属于新媒体环境下的工作重点。为了进一步推动传媒产业持续发展,本文简要分析新媒体记者新闻采访工作的应对与创新策略,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新媒体 记者新闻采访 创新策略
社会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媒体行业的持续发展,以往受众所接收到的信息传播路径主要以报纸、广播为主,但是这些媒体本身存在一定的时间差,有些新闻往往会间隔1到2天才播出,所以时效性较低的问题导致传统新闻媒体传播效应受到了明显的制约。在新媒体技术的持续性支持下,受众可以借助网络途径实现对各种重大事件的了解与掌握,及时获得更多的信息,在这一背景之下新闻采访工作也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对此,探讨新媒体记者新闻采访工作的应对与创新策略具有显著实践性价值。
一、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基础特征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信息的传播特征与传统媒体之间有着比较突出的差异,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方面在于信息量庞大。信息量的爆发式增长属于新媒体的主要特征,在这一背景之下网络和人们的生活、工作关联越发密切,同时,在不同地方、任何时间,人们都可以借助网络实现信息的及时传递、共享,这也间接提高了网络信息的传输频率。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获取的受众不再固定,信息获取受众同时也是信息传播者。与此同时,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效率非常高,新媒体时代环境下信息传播途径主要是以互联网为主,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应用手机或平板实现对信息的交互或共享,以微博为例,所有用户都可以随时登录微博并实现信息的发送与接收,整个信息传递过程效率相当高。另外,新媒体环境下受众和信息传递主体两者之间具备更强的互动性。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资源在传递期间可以达到双向性特征,在接受和传播方面具备比较突出的传播价值,在信息传递期间可以更好地实现互动性特征,在新闻传播方面可以更好地实现新闻交流以及讨论,同时也可以相互交流并提出建议,这也是互动性特征的直接表现。
二、新媒体环境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
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工作者必然会面临全新的发展方向以及竞争压力。在商业模式的背景下,新闻传播工作的产业结构模式也会发生根本性改变。任何一个企业都需要在商品、服务方面基于特定用户群体提供价值服务,商品和服务本身突出不可替代这一作用与特征,明确商品属于服务的工具,同时基于服务才可以达到需求的互换。从新闻媒体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采访工作中必须基于用户的实际需求提供不同层次的产品服务,并基于不同形式的发展特征突出产品这一核心,其重点在于自身价值的体现,同时也是传统新闻与新媒体模式之间的融合。
传统媒体的传播载体主要是以报纸为主,因为报纸传播的途径缺乏多样化的特征,导致群众对于报纸的依赖程度相对比较弱。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接收信息的途径非常多,手机、电脑等各种终端均可以实现信息的及时接收,所以也间接地打破了信息传播途径约束问题,在这一环境下,新闻采访工作者必然会面临更大的挑战与要求,对于新闻采编工作者而言,必须在报道广度、报道的时效性、报道的技术手法等方面进行改进与优化。传统新闻形式本身必须高度重视内容方面的重点,并突出价值方面的要素构建,将内容表现当作是价值的直接体现途径,同时,也是市场活动期间信息交换的重要竞争途径,推动行业保持良性竞争和数字化的发展,这也是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工作者所必须注重的关键问题。传统新闻工作模式相对比较注重内容,并且内容属于价值体现的重要构成元素,在市场竞争中内容也是体现自身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要想在新媒体环境下保持更加持续稳定的发展,新闻工作者就必须注重数字化的发展,基于数字化的方式满足用户习惯,按照实际需求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基于这一内容以及服务做好适当的调配与优化,提高自身竞争力,在服务价值理念的层面突出生产、供应以及用户等不同层面,提供高附加值的新闻信息,提高采访期间的信息挖掘能力,为用户、新闻媒体行业之间的共同发展构建高价值服务。
三、新媒体背景下的新闻采访技术创新
(一)改变思维模式
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工作者的工作压力以及工作量均会显著提升,同时许多传统媒体人也会逐渐转入新媒体产业体系,但是当前大多数的传统媒体工作者并没有做到“居安思危”,仍然采用传统媒体的思维模式,在传统媒体工作者的角度来看,新媒体在火爆一段时间之后必然会出现冷却与沉淀,传统媒体仍然属于新闻最为重要且核心的传播路径。传统媒体记者在采访期间会保持较高的形式感,所以习惯在采访中应用传统媒体的采访形式,而忽略了新媒体环境下对新思想的融入。对新闻采访人员而言,需要定期进行学习并参与各种培训,积极改变传统媒体环境中所固定的思想意识,同时将新媒体的思维模式应用到采访当中,适应时代发展过程以及受众的接受度等因素,提升新闻采访质量。
(二)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想要有效提高新闻采访技术综合水平,必须做好准备工作。在采访开始之前要先准备好采访的内容,这也是优秀记者必须掌握的基础能力。准备工作期间,需要先对被采访者的基础情况形成准确了解,基于这些基础情况明确采访工作中所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在采访开始之前应当注重被采访者的社会背景、采访目的、采访内容、采访重点。对于采访者而言,需要具备基本的职业素养,例如掌握新闻的理论、熟悉掌握当前所执行的法律规定、具备较好的心理素质水平。不仅要对事件的发展情况形成准确掌握,还要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水平,以便在采访过程中得心应手。在采访中记者应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确保在采访期间可以妥善应对各种突发事件,规避手忙脚乱状况的发生。只有在具备较强心理素质的基础上才可以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问题。另外,因为新闻本身具備实时性特征,在采访开始之前应当明确一定的时间限制,这就需要记者在平常工作中不断地积累经验,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缩短准备时间,提高采访工作能力。
(三)注重提问技巧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必须准确掌握提问的各种技巧,尽可能规避提问过程出现无趣、盲目的现象。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要高度重视提问的合理性,需要保持提问时的灵活性,善于在采访过程中注重细节问题。在提问过程中记者要准确掌握提问的针对性以及目的性,并合理应用相应的提问技巧开展提问。在提问开始之前,记者要先明确本次采访提问的目的以及基本要求,如果无法满足这一基本要求必然会导致采訪效率下降,从而影响整体工作效率。
(四)强化新闻敏感性
新闻采访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必须有意识地提高自身对新闻本身的认知以及分析能力,能够及时从大量的信息当中挑选出各种有价值意义的新闻信息。在采访期间必须高度重视新闻本身的敏感性,同时在这一基础上可以准确把握信息,并保持较强的反应能力。另外,无论刚入行的新手还是经验丰富的老手,都应当在采访期间保持对新闻的高度感知能力,在大量信息以及采访期间应当带有指向性以及目的性,同时基于价值信息进行适当挖掘,从而在有限时间内,从大量信息中发现各种有价值的以及传播影响力的信息,从而提高传播效果。
(五)强化社会责任感
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因为各种信息相互交错,有些媒体平台在新闻标题以及内容层面上“做手脚”,掐头去尾、刻意引导等,这是一种错误应用新闻传播影响力的现象。对此,今后有必要持续性强化新闻采访记者在信息传播时的责任感,准确掌握报道的方向,不能出现误导现象,同时也需要有意识地规避负面评论的现象出现。在采访期间必须高度明确自身的政治立场,要谨记自身的社会责任,并对新闻事件的报道维持客观、公正以及真实等基础性原则。
(六)注重细节性采访
在采访过程中注重细节的控制与把控,对于采访的细节属于新闻采访工作的核心。要想尽可能做好采访工作必须注重细节方面的挖掘。例如,在面对部分社会上有影响力的人物时,会因为身份、地位和被采访者的心理素质等因素导致记者的心理状态受到影响。对此,在采访期间需要注意这些问题的防控,记者要准确掌握事件本身的真实情况。另外,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要高度重视言行,不能主动地打断谈话过程,在采访期间需要将手机关机或调整为静音,严格掌控现场的氛围,关注细节,尽可能让被采访者有亲切感,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提高采访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持续性发展,新闻工作者必须努力适应时代的发展,在新闻采访工作期间要善于发现问题并总结经验,高度重视利用新媒体技术的优势,同时重视新闻采访工作的细节,促使新闻采访工作在新媒体背景下持续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学海.新媒体时代记者新闻采访工作的应对与创新策略[J].电视指南,2018,31(6):411-413.
[2]陈晓,张靖,吴彤,等.基于新媒体视角探索红色文化传播策略——以中国江西红色文化为例[J].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2020,3(13):29-30.
[3]徐朝江.新媒体环境下新闻采访的技巧与创新策略[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旬刊,2018,21(09):200-201.
[4]朱思睿.探究新媒体时代记者新闻采访工作的应对与创新策略[J].新闻研究导刊,2018,9(19):196-197.
(作者简介:李志英,男,本科,乌兰察布市兴和县融媒体中心,研究方向:采访编辑)
(责任编辑 刘月娇)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