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应用技术型高校钢琴教学方法浅析

时间:2024-05-04

摘要:应用技术型高校作为“本科化的高等职业学校”,其钢琴教学的主要目的与艺术类、综合类高校有所不同,需要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一定的钢琴演奏方法,成为社会需要的普及型人才。本文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结合学生具体情况,从三个方面分析高校钢琴教学方法,即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选取适当的教学内容、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以期在教学实践中取得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高校 钢琴教学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在我国开设钢琴课程的高校除了艺术类、综合类高校外,还包括应用技术型高校,它们在办学宗旨、学生培养目标上差异很大,[1]因此,钢琴教学采用的教学方法也应有较大的差别。应用技术型高校是“本科化的高等职业学校”,以加强职业教育为办学特色,[2]如笔者所在的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办学目标是在较短的学制时间内培养有一定理论基础、突出实用技能的多领域职业化人员。学院开设有四年制音乐学本科专业,三年级后有主修钢琴的学生。他们一般是小学、中学时期的音乐爱好者,与同龄人相比可能有一定的音乐特长,但是大多数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钢琴训练。因此,在对他们进行钢琴教学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在教学目标、内容与方式上与传统教学有所区别,[3]突出这类高校的职业化办学宗旨。

一、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

在制订教学目标之前,必须明确应用技术型高校音乐学专业的办学宗旨。社会需要高水平的钢琴演奏家、音乐家,同时也需要大量的具备一定实用技能与理论基础的普通音乐工作者。他们的专业水平虽然无法与音乐家相比,但可以在普通学校音乐课堂上、企事业单位工会、宣传部门从事音乐教育、艺术组织指导等工作,同样可以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培养这样的职业化人才,正是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办学宗旨。同时,应用技术型高校音乐学专业的本科生一般钢琴基础比较差,入学前基本未接受过系统的钢琴教学,这也对教学目标的制订有重要的影响。笔者对学院三个年级音乐学专业钢琴主修生的专业基础进行了统计,45名学生中,在入学前达到100小时以上钢琴训练基础的只有5人,有29人则从未接受过正规的“一对一”钢琴学习。按照学院的学制安排,他们在大三年级主修钢琴后,只有4个学期的学琴时间,如何做到兼顾“速成”与“规范”,是钢琴教师必须解决的难点问题。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笔者在教学方法的改进中首先确定了合理的教学目标。所谓“合理”,就是既要严格按照学院规定的教学大纲的有关要求,又要兼顾学生的具体特点。教学实践中,笔者根据学生的专业基础,考虑了入学前的系统练琴时间、主修钢琴的目的、乐感节奏感等因素,进行了“学琴小组”的划分,不同的小组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改变了传统教学方法中采用“一刀切”式教学目标的做法。这样,既满足教学大纲的底线要求,又突出个性化实用技能的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有一定难度,但通过努力完全能够实现。

二、选取适当的教学内容

在合理教学目标的指引下,选取适当的教学内容是教学方法改进的关键。当然,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参照教育部门的要求和教学大纲的规定,必须是健康向上、材料正确、规范标准的乐曲。[4]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还应注意以下三点。

首先,要加强钢琴演奏基本功的教学,教会学生“放松演奏”。如前所述,学院音乐学本科生的钢琴基础普遍较差,甚至不如系统学习过钢琴演奏的小学生。他们为了考入高校,往往进行过“拔高”练习,虽然成功地应付了入学考试,但也落下了“后遗症”:即形成了肌肉紧张的不良弹琴习惯。针对这一普遍问题,笔者在教学中适当地增加了基本功的教学,就像辅导刚开始学琴的儿童一样辅导这些大学生。反复教授他们在弹琴时一定要体会从背到肩、从臂到腕的放松,要有一种整个躯体都自然、松紧有度的感觉。在教学中笔者除了聆听他们的演奏之外,还特别注意观察学生是否出现僵硬状态,一旦出现则不论乐曲演奏的正确与否,必须重新练习,改正紧张的问题。实践证明,学生慢慢地体会到“放松演奏”的技巧后,手指跑动的速度、触键的准确性及节奏的把握都会有明显提升。

其次,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同一教学内容的深度和细致程度也要做相应调整,不能笼统地备课、讲完全一样的内容。对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可以只强调重点,点到为止,让他们自己体会和感悟,更有利于他们艺术水准的提高;而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则要不厌其烦地进行细致的講解,甚至从最基础的“手型”“节奏”开始讲,保证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曲目的弹奏要点,做到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

最后,要给学有余力的学生适当增加即兴伴奏的教学内容。虽然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中并没有即兴伴奏,但考虑到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需要,掌握一定即兴伴奏的能力无疑会使他们在将来的工作中更受欢迎。因此,在抓好练习曲、乐曲等正常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与其给这些学生增加有难度的钢琴曲目,不如给他们增加即兴伴奏的教学更为合理。笔者一般选用学生喜欢的通俗歌曲开展即兴伴奏的教学,包括曲式结构分析、和弦的设计,以及不同体裁歌曲的伴奏织体特点和常用音型等非常实用的内容。这些内容对学生走向社会后的职业发展非常有用,因此也深受学生的欢迎。

三、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

虽然应用技术型高校钢琴学生的专业基础一般较差,但他们也有一定的优势,如高中时期的文化课学得比较多,文字功底较好,擅长理性思维。因此,教师应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让他们的优点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

一是要加强“集体课”教学方式的应用。一般来说,钢琴课都采用“一对一”或者二人、三人小组课的教学方式,集体课只是在上课开始时拿出一小段时间,集中讲授作者简介、创作背景等知识点。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拓展了集体课的应用,重点讲授演奏技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因为钢琴弹奏带有一定的“表演性”特点,集体课会给学生提供一个表演空间,使其自然地建立起表演心理,并在学习中会产生有同伴的感觉,这种感觉对基础一般的学生学习钢琴有积极的作用。例如在集体课上,笔者对演奏重点进行讲解示范后,有意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当场进行演奏,其他学生则认真地观摩。每个学生演奏完之后,笔者会进行相应的点评,让不同程度的学生之间能够互相交流。此外,在集体课上,教师可以方便地与学生进行双钢琴、四手联弹的演奏,适时讲授弹奏中易错的内容,同时也让学生学习倾听别人演奏、多人合作弹奏的能力。这种学习经历对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后从事普及性音乐教育及艺术组织等工作的应用技术型高校学生有很大的帮助。

二是要加强“笔记法”教学方式的应用。对钢琴基础好、艺术思维强的艺术院校和综合高校的钢琴学生来说,教學方式中并不需要文字笔记这一环节,学生完全可以在课堂上领悟弹奏技巧的重点,并在大脑中形成记忆,课后练习也不成问题,但是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学生很难做到。因此,笔者在教学中特别注意讲课语言的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强调学生要像学文化课一样做课堂笔记,并定期写分析报告,促使他们理性地思考,以“理性”之长补“感性”之短,让学生的优势思维方式在钢琴学习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例如,笔者在教授学生学习连音的弹奏时,反复强调并让学生在笔记中明确记录“弹奏连音就像在琴键上五个指尖不断滚动,手腕随之自然转动,用指尖的联动体现连音”。学生通过认真做课堂笔记,较好地克服了课后练琴的困难。

三是灵活运用各类教材进行教学,可以将教材曲目划分为两类:精弹类和泛弹类。精弹类是在技术上具有重要代表性的曲目,如“车尔尼599”钢琴练习曲中的“61、66、69”等,在解决初级水平中的音阶均匀弹奏、平稳转指、无间隙感方面是很好的教材。对于这类教材,要求学生要严而又严、准而又准地弹奏,即“精弹”,所以,必须采用“讲授—示范—精练”的教学方式。而泛弹类是指为了增加学生练习量、培养乐感所布置的浏览性作品,要求上可相对放宽。对这样的曲目,则需要采用“讨论—欣赏—泛弹”的教学方式。教学中首先与学生进行讨论式的交流,使学生对曲目产生兴趣,教师要进行示范演奏,给学生以直接、真实、亲切的感受,让学生留下作品情绪、风格的深刻印迹。此外,给学生提供作品的名家演奏视频资料让学生多欣赏,这里要注意的是,教师的示范水平虽然不及名家的效果,但不可直接用后者代替,因为学生亲临的演奏感受和教师这种亲力亲为的激励作用是任何视频资料所代替不了的。需要注意的是,对学生练习时要求可以放宽,比如不用背谱,甚至可以只弹部分乐段,但不能出现原则性错误,尤其是指法、旋律的错误等。这样使学生既能掌握较为扎实的基本功,又可以在较短的学制时间里尽量体会钢琴乐曲的博大精深,对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成为职业人才、业务骨干起到重要作用。

总之,随着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应用技术型高校办学在朝着“本科化高等职业学校”的方向发展,教师的教学方法也要做出相应的改进。笔者毕业于艺术类高校,从教于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过比较分析,开展了钢琴教学方法的改进研究,也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在此抛砖引玉,希望与同行共同讨论、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焦春梅.对我国高校音乐本科专业布局与规模现状的分析[J].音乐研究,2010,(4):59-69.

[2]马庆栋.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内涵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J].职教论坛,2015(4):35-38.

[3]葛德月.朱工一钢琴教学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4]应诗真.钢琴教学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

(作者简介:张静,女,硕士研究生,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教育与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钢琴教学)

(责任编辑 刘月娇)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