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图书馆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时间:2024-05-04

摘要:传统文化具有其独特的历史厚重感和存续能力,可以说是包罗万象,所涉猎领域甚多,是人类先祖留给后世子孙的珍贵馈赠和宝贵的遗产。图书馆的属性决定了其须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引导和发扬放在突出位置。图书馆在接续和助力传统文化发展的开创性工作中,可以使群众在传统文化的土壤中获得对国家历史的认同,汲取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财富。本文首先将针对传统文化背景下图书馆面临的機遇和挑战进行分析,并就图书馆在传统文化传播和发展中的作用进行阐述,最后总结提升图书馆工作人员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能力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图书馆 传统文化 关系 策略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居民的精神文化建设也须加快速度,须与当前社会发展相匹配。文化强国不仅是一种战略,更是新时期的文化发展的要求。[1]在基层文化服务发展的过程中,图书馆在提高群众文化艺术素养、引导主流文化精神等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服务质量的优劣成为左右区域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在国家经济深刻变革、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浪潮中顺势而为,对传统文化去伪存真、去芜存菁,使之在新时期的文化大繁荣中散发更迷人的色彩,成为图书馆工作者一直深入探索的一个问题。

一、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背景下图书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文化可视为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精神载体。新时期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总书记就曾明确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面前,图书馆的属性决定了它须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引导和发扬放在突出位置,发挥出其应有的文化阵地作用,使图书馆成为人们思想交流、艺术品鉴的前沿,使其在深厚的传统文化的土壤中获得对国家历史的认同,汲取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财富,以实现在党的领导下,人民全面参与的传统文化的大繁荣。[2]为应对这一发展进程,图书馆须在先进文化的指引下,融入时代发展的协奏曲,以助力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为重要抓手,以创新图书馆服务为管理策略,全面提高群众的综合素养。

二、图书馆在传统文化传播和发展中的作用

(一)接力传统文化传承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文化珍宝灿若银河。在历史的年轮里,中国的传统文化缘起于民间、辉煌在民间、散落在民间,很多文化深藏而不露、口口相传,这就导致我国多数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极为脆弱,在传承的过程中有不少已陨落和消亡。同时在经济社会大发展的背景下,人们被信息生活所覆盖,而这其中受众面极小、经济价值不高的传统文化被湮没在信息的海洋中。图书馆是文化的典藏地。其自身所保有的文献应全面反映国家发展进程中的文化踪迹。这些记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典籍,将成为图书馆在传统文化工作中的重要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图书馆的存在使得传统文化的发展获得了载体,才能够在居民广泛地阅读、利用之中,接过传统文化的星火,推动国家文明建设的进程。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应以传统文化的传承为责任,运用自身的平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推广出去,唤醒植根于居民心田的文化之根,引导居民择善而从,使图书馆的社会功能得以集中体现。[3]

(二)助推传统文化发展

图书馆作为一个具有公益性质的社会文化机构,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历史和时代要求下,致力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将这些深深根植于民族基因的伟大精神发掘和呈现出来,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库,并实现了对主流文化的引领和匡正。图书馆在助推传统文化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图书馆中收录了大量的传统文化典籍,通过设置传统文化的特殊展示区、开展传统文化阅读推广活动等形式,可将这些典籍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粹发掘出来,并在自身的公众阅读服务中,使更多的群众了解传统文化、通晓传统文化及自觉地传播传统文化。同时,图书馆可主动地向社区、学校、企业等进行传统文化的推介活动,与各个阶层展开积极的互动,让基层群众了解并热爱优秀传统文化。在为社会带来中华文化瑰宝的同时,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提供丰厚的土壤。而与此同时,随着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不断发展,传统文化将再次借助图书馆这一平台实现其传播广度和传播深度上新的提升。

三、提升图书馆工作人员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能力的实践策略

(一)端正工作态度

图书馆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精神文明家园建设的重要支撑。一支政治素质过硬、艺术修养超凡、业务能力精湛的图书馆工作队伍,直接决定了图书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水平。基层图书馆工作者应担负起传承责任,积极投身到区域传统文化的建设中,开拓区域文化市场,转变岗位工作态度,提升文化服务水平。并充分利用政策、馆藏、人力、技术等多种优势,通过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等活动对群众进行价值引导,让优秀地域传统文化能够薪火相传。[4]

(二)讲究工作策略

群众生活是传统文化的土壤。应深入传统文化的发祥地,从人民群众中提炼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并能够根据区域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在对历史的追溯中厘清优秀传统文化给予生活的深刻内涵。传统文化由于其表现方式大多依存于字画、传记、传统剧目等内容,图书馆工作人员需要用自己的专业视角去改造传统文化陈旧的表现形式,在其中渗透新时期的时代内涵和表达形式,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打开网络之门。当前,网络已成为图书管理工作的又一有机组成模块。群众阅读习惯的迁移从某种意义上在督促着图书馆工作的改革。在传统文化的推广工作中,图书管理人员应能够充分地利用论坛、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力量拓宽图书馆传统文化推广内容的传播途径和读者信息获取渠道。[5]

(三)提升文化品位

图书馆不仅能够起到向群众进行文化推广的作用,更是群众提升自身综合素养的直接源泉。实践证明,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将在图书馆工作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支点作用。在国家不断加大基层文化建设指导力度的大背景下,需要图书馆工作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自觉性,能够不断地丰富自身的知识和技巧,完成由服务型图书管理员向学习型、研究型图书管理员的转变,使其自身能够胜任当前的文化发展工作。同时,在工作中要不断地积累经验,要有发现的眼睛,对传统文化充满热爱,在这一前提下才能使流散在民间的优秀传统文化被发掘、被发展。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血脉,凝聚着先民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图书馆是传统文化的保存者和传播者,其公益属性决定了其须在服务中把助力传统文化发展放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自身在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的作用。在这一进程中,图书馆工作人员应站在历史发展和时代发展的高度,端正自身工作态度、讲究工作策略、提升文化品位,在有力丰富和深化图书馆社会功能的同时,为灿烂传统文化的再次繁荣而积蓄力量。

参考文献:

[1]夏梦杰,傅荣贤.民国时期的文化危机与图书馆转型研究[J]. 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14(01).

[2]夏梦杰,傅荣贤.民国时期的文化危机与图书馆转型研究[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3(06).

[3]哈申塔娜.探讨提高基层图书馆的服务水平方法[J].中国信息化,2013(02).

[4]池沁.书香城市建设的扬州实践——以扬州市“四位一体”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为例[J].图书情报导刊,2016(12).

[5]王庆雯,戴泳.高校图书馆楹联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承实践[J]. 办公室业务,2018(01).

(作者简介:谢林含,女,硕士研究生,长春师范大学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文献学史)(责任编辑 刘冬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