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互联网时代高中历史信息化教学改革初探

时间:2024-05-04

摘要: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依托互联网平台的线上教育机构如雨后春笋,成为教育行业不可忽视的一股新兴力量。线上教育以其相对便捷的备课方式,更为方便灵活的授课方式,较为及时且有针对性的反馈和评价方式等优势冲击着传统教育行业。而随着国家对历史学科的愈加重视,学校历史教育也应顺应时代需求转变教育方式,提高教学效率。本文将分析现今高中历史教育现状,探讨实施高中历史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高中历史信息化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历史 信息化教学 线上教育 互联网

教学信息化是指教学手段科技化、教育传播信息化、教學方式现代化,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网络通信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从而适应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提出的新要求。

一、实施高中历史信息化教学改革必要性分析

(一)传统高中历史教育无法适应时代需求

《2017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以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为主线,展现历史演进的基本过程以及人类在历史上创造的文明成果,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大趋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学生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拓宽历史视野,发展历史思维,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能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并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为未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打下基础。”

课标体现了国家对学生的要求不只是机械地记忆书本知识和教师的观点,还要逐渐形成自己的历史认知。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教材内容的同时,对教材涉及的内容进行相关的阅读和信息的补充。事实上,从2007年课改开始,国家就逐步倡导还课堂于学生,课堂由教师中心转变为学生中心、教师主导;教学方式也由以往的教师主讲逐步转变为学生自学、汇报,教师点拨。这种方式实行的初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及其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但在当今高中教育中,高一年级涉及主要学科为9门,加上信息、音乐、美术及学校特色课程等高达13至15门;高二年级主要学科为6门,加上其他课程也高达10余门。以一天八节课来算,即使只有一半课程需要学生课后自主学习、搜集资料,也是耗时甚巨,更何况搜集资料多半只是课程作业的一小部分。当今信息技术日益发达,互联网内信息驳杂,更是加大了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难度。长此以往,学生迫于完成作业的压力,多半将搜集资料的作业自动忽略。因此,高中历史信息化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传统高中历史教育无法满足学生需求

教学的本质是师生的交往互动。当今的高中生是互联网的一代,是信息技术的一代。他们生于信息爆炸的时代,不仅习惯于接收碎片化的、多来源的信息,而且习惯于互动,对信息进行提取、加工和反馈。而传统的历史教育大多还停留于单线的,模式化的教学。

这种单线的、模式化的教学一方面有时间的限制,另一方面也有师生精力的不足等。教师需要在短短40分钟内完成既定的教学进度,这就使得教师很难对教材内容进行全面的拓展和深化,而教材上标注的重难点也未必和学生的兴趣点重合,这就使得高中历史课堂中时常出现“教师讲的学生不愿意听,学生想听的教师不讲”的现象。在完成教学进度都岌岌可危的情况下,教师又怎么敢放任学生自由讨论,甚至对学生的问题进行一一解答呢?另外,一般高中的师生比大都是一位历史教师带两个40人左右的班级,部分师资力量缺乏的地区或学校会出现一位教师带4至5个班级的情况。教师在授课的同时还需要进行备课、答疑、批改作业等教学工作。此外,部分高中历史教师还兼任班主任、年级主任等行政工作。因此,教师在工作中很难保证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很难及时、迅速地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问题,针对每一位学生的问题提出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并付诸实践。这种“忽视”往往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二、高中历史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可行性分析

(一)技术支持

早在2001年,部分学校就基于手机短信构建了“家校通”系统,即学校通过手机短信的形式向家长通报学校的部分日程安排。而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家校通”逐渐演变为“家—校—生”三方的沟通,不少学校鼓励教师通过QQ群、微信群等方式与学生和学生家长进行课后沟通。教师通过手机布置作业,鼓励家长对学生进行监督,学生通过手机打卡完成作业。时至今日,更多的学校上线了本校的手机应用软件,教师通过手机应用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学生通过手机应用完成作业,上传作业等。

纵观近年来学校教育的发展,线上作业、师生线上互动逐渐成为主流,越来越多的交流平台应运而生。随着线上图书馆、面部识别检测技术等多种技术的发展,高中历史的信息化教学将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是高中历史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然方向。

(二)案例支撑

信息化教学并非历史学科独有。目前,不少高校均开展了信息化教学,内容涉及政治、物理、心理健康和其他公共课。此外,发展得如火如荼的线上教育机构也可以为高中历史教学信息化改革提供借鉴经验。

通过研究这些成功案例可以得出,高中历史信息化教学改革首先需要的就是构建网络平台,而后学生可以通过平台了解课程安排、课程内容,并根据每节课的学习目标进行预习。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备课、授课、布置作业及作业讲评等。此外,在改革中还可借鉴不同学校的一些特色,如一些高校的网络平台支持相关资料的上传与下载,一些高校支持课程的录播和直播,还有一些高校的网络平台支持学生通过论坛、讨论组等功能进行小组学习和多人交流等。

三、高中历史信息化教学改革策略初探

(一)构建信息化教学平台

应依据学生发展需求搭建高中历史信息化教学平台。教学平台不仅面向学生,也应面向教师。教师可以借鉴一些线上教育机构的做法,在此平台上传自己的课件、搜索题库、批改作业等,学生也可以通过平台进行有针对性的预习和复习检测,还可以在平台中浏览教师上传的课件与部分资料。

值得注意的是,历史信息化教学平台不应仅局限于书本知识和课标要求,还要体现学科特点和学科发展的前瞻性。教学平台还可设置考试相关模块和学术相关模块。考试相关模块可供学生浏览考试、招生信息、高考真题或一些模拟材料题等;学术相关模块可提供一些学术论文、学术动态或一些课外延伸内容等。

(二)优化学习程序

應合理设计学生课后的学习流程。部分已经拥有线上教育应用软件的学校往往把线上作业和线下作业割裂开来,使得线上应用不仅没有减轻学生负担,反而使学生有了双份负担。在高中历史信息化教学改革中,应将线上线下视为一体,综合考虑,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比如在布置搜索资料之类的作业时,教师可提供一些书目、网站等供学生参考,学生可通过信息化平台进行资料的共享,防止资料的重叠和精力的浪费。此类作业的布置重点可依据知识点的不同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如将学生分别划分为资料搜集、资料整理、资料总结等不同组别。此外,在检测性作业中,可以通过自动批改、错题记录等功能减少教师和学生的工作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三)完善线上线下评价体系

高中历史信息化教学改革并不意味着高中历史教学的全盘线上化。在高中历史信息化教学的改革中要注意平衡线上与线下的权重,一方面不能让线上教育成为“面子工程”,要充分发挥线上教育的优势;另一方面不能让线上教育取代线下教育,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主观能动性。

线上和线下的评价要相互勾连,互为补充。以天数、星期、月份为周期,达到及时评价、形成评价与终结评价的整合。同时可以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将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线上作业和线下作业相结合,线上互动和线下课堂表现相结合等,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鉴定、约束和激励作用,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廖艳霞.在线教育的AB面[N].湘潭日报,2019(06).[2]许江波,余洋林,包含,骆永震,晏长根.“互联网+”背景下线上教育现状、存在问题及改善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9(06).

[3]林婷.信息化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当中的有效运用[A].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探究(第一辑)[C].武汉:海归智库(武汉)战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2019(04).

[4]李小丹,顾铮先,严非男,刘源,于海涛.互联网时代线上教育在大学物理课程中的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3).

[5]杨艺,于长春.微信在中小学教育的应用研究[J].现代交际,2019(04).

[6]丁一鑫,党子奇,李军靠.教育信息化环境中的学生线上沉默及其唤醒[J].中国成人教育,2018(24).

[7]陈红.线上线下双重教育融合发展研究[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38).

[8]陈荔.信息技术如何改变初中教育[J].人民教育,2018(18).

[9]尤敏.高中历史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策略[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8(17).

[10]梁贵格.初中历史信息化教学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19).

[11]崔佳静.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下对中学历史教学的思考[J].亚太教育,2016(10).

[12]王刚鹏.浅谈高中历史课中的信息化教学[J].科技视界,2015(07).

(作者简介:洪润琦,女,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学科教学<历史>)(责任编辑 葛星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