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和声教学中应用能力的培养方法探讨

时间:2024-05-04

摘要:和声学是音乐专业知识的主要构成,学生能否有效掌握和声知识会直接影响他们音乐素养的形成及音乐应用能力的塑造。传统音乐教学活动往往围绕音乐技能与表演能力展开,却未能对学生的音乐应用能力足够关注,这也导致学生在和声知识的运用环节出现不足。为了更加有效地推动和声应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围绕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评价手段等深入探索。笔者将结合自身教学实际与教学经验,对和声教学中应用能力的培养方法展开探讨。

关键词:和声教学 应用能力 培养方法

和声学是音乐表演专业的基础课,作曲、指挥、演唱等均离不开和声的融入,这也要求教师与学生对和声保持高度的关注。很多学生通过和声学习,对理论知识形成了清晰的认识,但是在应用环节却出现了不足,和声教育出现了实践与理论不匹配的现象,这也成为和声教学亟须解决的问题。音乐教师需要将和声教学与和声应用有效结合起来,实现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持续提升。

一、明确和声教学总体目标

和声理论知识的运用与和声技能的掌握是和声教学总体目标的构成,教师要围绕学生听觉能力与听觉思维展开有效培养,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运用和声理论解决演唱和作曲等方面的问题。教师要带领学生对短小的音乐作品展开初步分析,实现学生和声运用能力的循序提升。学生必须掌握的和声应用能力主要包括听觉与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写作能力。这些能力的全面掌握将使学生更好地运用和声。教师要对教学内容的丰富与拓展保持高度关注,例如可以通过键盘和声教学实践,培养学生演奏能力及对和声音响的感知力;可以通过分声部演唱和声培养学生的演唱能力、听觉能力以及协作能力;也可以通过音乐织体写作培养学生写作能力;还可以通过经典作品分析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教学总体目标的明确能够使教师的教学活动真正做到有的放矢,这不仅是教学活动的开端,更是和声教学需要达到的效果。

二、坚持因材施教原则

音乐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拥有良好的基础和较强的天赋。现阶段,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较为明显,很多学生在和声学习和和声应用时会表现得比较吃力,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而教师为了追求教学成绩而过度强调技能,也导致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缓慢。和声理论与和声应用的融合是和声教学的最终目的,很多学生从小就对键盘类乐器具有很深的理解,这些学生在和声学习中就会表现得更加自如。反之,部分学生从未接触过和声相关知识,或者学习的是声乐或不具备和声功能的乐器,他们在学习时会遇到很多困难。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要围绕新课改理念持续推动因材施教原则,重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化特点。例如笔者会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学习需求等展开全面测评,通过多种方式了解上述特点,围绕测评结果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并应用和声。

三、优化调整教学程序与模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点突出弹奏与和声的听觉感受,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和声思维,在此基础上展开写作训练。写作训练并不是真正的音乐创作。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三行谱写作或织体写作,重点训练旋律层的和声部分,通过这样的训练增强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写作层次,以模仿写作为主,使和声更好地融入创作之中。在和声作品分析环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从宏观分析入手,关注作品的总体风格、创作特点、曲式结构等等,再从微观角度入手,分析作品的和弦运用、和弦功能、聲部处理等等。应用能力的形成需要上述三种能力的融合,教师通过教学模式与教学程序的调整,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使学生逐步提升和声应用能力,有效应对未来的和声应用需求。

四、改进教学评价手段与方法

和声教学的开展离不开教学评价手段的科学运用,教师通过和声评价能够更好地发现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而学生则可以通过和声评价了解自己的问题与不足。常规和声教学评价主要通过作业、考试、键盘和声检查等完成,这并不足以满足和声应用能力培养的需求。因此,教师要以过程评价为主体建立立体评价模式,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效果,为课堂教学提供有效的评价依据,进而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改进依据。教师在和声能力教学评价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和声能力发展水平,还要关注学生音乐理论的学习情况,从总体角度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应用能力的培养是和声教学的重要部分,教师一定要对此保持高度关注,持续优化教学评价手段。

参考文献:

[1]王文敏.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初探——以《和声学》课程为例[J].北方音乐,2019(14).

[2]陈美含.普通高校音乐专业和声教学联动模式的实践[J].当代音乐,2019(04).

[3]刘康华.和声教学中调性扩张技巧的深化与功能关系的拓展[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2(01).

(作者简介:冯亚晴,女,硕士研究生,湖南信息学院,研究方向:作曲技术理论)(责任编辑 刘冬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