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黄雅璐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格罗塞说:“没有理论的事实是迷糊,没有事实的理论是空洞的。” 这句话理论生动地解释了美学走向人类学,人类学走向美学的学术内驱力。美学的研究近几年显得异常火热,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美学和很多的学科都是可以交融一同从而形成新的学科。而审美人类学就是其中一个最好、最典型的例子。毫无疑问,审美人类学是一门新的学科,从字面上看,此学科是个综合性的学科。该学科运用人类学的方法和概念系统来研究和阐释美学问题和审美现象,换句话说就是在调查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不同种族、民族在审美习惯、审美传统方面的区别与联系。美学和人类学相结合,不仅对彼此的学科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方面,使得美学这门较为枯燥无趣的学科能运用人类学的实践研究方法变得活泼生动,更易于本身学科的继承与推广。另一方面,也使得人类学的研究角度有了不一样的方向,共同为推进人类的和谐进步而做出努力。研究审美人类学的学者认为“审美人类学扎根于现实的土壤,关注处于社会边缘和底层大多数人们的审美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变迁,关注他们的审美价值观念。因此,从全球化的角度来探究审美人类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全球化就像把双刃剑,有利当然也有弊,最重要的是在这个不可逆转的时代中如何保有自己的民族性,并发扬光大而不是一味地固步自封以及怎么样较好地保存本民族的遗产。我们是否能从审美人类学中得到启示呢?同时,审美人类学要想走得更远就必须从国际化的视角出发进行探讨研究,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推进,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了不同民族的特色。比如:若不是因为南宁的国际民歌艺术节,或许还有很多人,甚至是国人都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很会唱山歌的民族,而通过这个民歌节让我们更进一步地与壮乡人民进行了交流,无论是审美的还是其他的。交流让我们更好地认识了南宁国际民歌节,更好地了解了壮乡人民。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再次证明了文化的全球化,文化的跨区域的审美交流的意义所在。“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只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这一首《爱我中华》真实地反映出了我国是个少数民族众多的国家。这么多的民族怎么才能很好地与其他的民族(这个民族不仅仅指我国的,也指他国的)进行和谐的、有益的审美交流呢?近几年的壮、泰民族间的交流或许能给出我们些启示。首先,从文化渊源上看,稻作文化是由壮泰民族的共同祖先发明创造。共同的种植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壮泰民族的语言乃至侗台语族的各种语言,也是原发型文化中历史悠久而独特的文化。其次,在基本词汇方面,两族的2000多个基本词汇有近70%的是很相近的,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当会说壮话的同学在听见泰话时感到很亲切、很好听,而不会说壮话的同学则觉得不怎么顺耳,这或许就在于是否存在着民族的认同感,和某种亲缘上的相关性。例如:壮族人民有让全族人民狂欢的歌圩节——是壮族群众聚会歌唱的传统节日活动形式。而语音上相近的泰国民族也有着类似的节日,一年一度的盛会——宋干节。除了有拜佛仪式,奉献僧衣仪式或在寿庙中各种功德仪式外,年轻男女通过泼水节,对歌寻偶。两族人民都喜欢用歌声寻找伴侣这一现实暗示着两族人民文化上的源远流长。其次是壮泰民族的雕塑艺术。壮泰两族的人民雕塑,尤其是神庙的雕塑均以高大为主,给人以崇高、神圣之感。壮泰两族的审美共同性的例子众多,以至于本文无法一一列举。但从上面的例子可看出,两族人民在审美心理、审美态度上的互通性,从而不难看出两族人民在古时就不断地交流才能演变成如今的局面,让人幸喜的是这样的审美交流至今都没有中断。
站在审美人类学的角度上,我们该如何使审美交流成为一种更和谐的真正的交流?面对现代化的困境,早在发达的西方世界就已经存在,而荣格对这个现象也发表过自己的观点:“现代人是‘伫立在高岗上,或站在世界最边缘的人,他眼前是茫茫一片未来的深渊,头顶上是苍穹,脚底下是其历史笼罩着一层原始雾的全体人类’”[[德] 荣格《现代灵魂的自我拯救》294页 北京:工人出版社, 1987年]而引起这一危机的根源,他认为在于现代人失去了原始神话、原始意象、集体无意识,这些是人类的“灵魂”和存在根基。而人类学与美学的完美结合让我们能更好地用审美人类学的视角解决人与人之间出现的一些问题。而交流、交谈则是群体间进行审美交流的最基本的方式之一,它使得审美交流者变得具体、亲切;倾听也是审美交流一个很重要的方式。审美主体间必须学会倾听、比较和交换意见。如若全世界的各族人民都能做到这一点,学会倾听、懂得交流。那么,这个世界还会不太平吗?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