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晋铭
一位作者和我交流时说:在自己生活的地方待久了,总想去它处转转,异地的人文景观或许会给自己带来创作的素材和灵感。他的想法我也曾有过,但是当脚步真的走进了别人的风景之后,收益并不是很多,因为蜻蜓点水、走马观花,终究是生活的表层。
初冬之际,有朋友带我去城郊不足30公里的“哈克遗址博物馆”,让我在震惊之余为自己的闭塞而惭愧,也让自己在思考中顿开茅塞:最美的风景就在身边!
从第一次挖掘到建立哈克遗址博物馆,30年的风雨在建筑物上留下了斑驳,距今已有5000至7000年的“哈克文化”,早于“河姆渡文化”、“仰韶文化”和“红山文化”,出土的精美的石器、骨器、陶器等,涵盖了我国青铜时代、汉代前后、隋唐时期及其后的文化遗存……
草原的长风,并没有拂去哈克文化尘封的面纱,让它依然“养在深闺人未识”,让我和我熟知的文学友人似乎少有涉足,文学作品的表现也处于“真空地带”。如今紧闭的馆门和广场上皑皑的白雪,默默注视着凝固的海拉尔河,似乎在等待着呼啸而至的春风。
回到编辑部,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本以为自己多年走遍了呼伦贝尔,熟知了呼伦贝尔的地理文化,可是,就在足以让世界震惊的“哈克文化”面前,自己却成了陌生人、旁观者,说到底,就是深入生活不够,对本地的厚重文化了解不够,把一知半解当作精通全部,把满地珍宝看作一片荒芜,不知道最美的风景就在身边,在自己熟悉的土地上。“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这不仅仅是我们永远坚守的信奉,也是许多文学大家毕生的实践,“哈克文化”的震撼又一次告诫我:只有潜心扎根生活、了解生活、感悟生活,才能感受到最美的风景,得到最新鲜、生动的创作素材,写作时才能得心应手。
置身于文学事业的青年朋友,在这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际,去看新的风景,体验新的生活,这是创作的需要,也是不断提升自己的必经之路。在自己熟悉的土地上温故而知新,再深入再挖掘,或许会让我们有新的收获。既然我们选择了在文学的道路上攀登跋涉,那么,“志存高远,就要有‘望尽天涯路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即便是‘衣带渐宽也‘终不悔,即便是‘人憔悴也心甘情愿,最后達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相信***总书记的寄语,会成为我们案头的灯盏,凝视文字,点亮黎明。FC89E369-5C10-4342-8CAF-35DFDC24599E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