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5月25日,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11年院士候选人名单。让人惊讶的是,共有23名政府高官或央企高管入围候选人名单。如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中石化集团董事长傅成玉、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张晓鲁、教育部原副部长吴启迪、国务院原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基尧、安监总局原副局长闪淳昌,等等。政府高官和央企高管候选工程院院士,引来一片“高官、高管俱乐部”、“中国工程院还是中国工程队”的非议声。
中国工程院自1994年成立后,经过17年发展,现有739名院士,其中兼有企业界或政界身份的院士并不少见。如1995年,时任上海市市长的徐匡迪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7年,时任建设部副部长的黄卫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在成立于2000年的“工程管理学部”中,官员和企业家更不在少数。
根据《中国工程院章程》,中国工程院是“中国工程科学技术界的最高荣誉性、咨询性学术机构”,而工程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今天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领域与西方工程科学并不完全相同。
比如,中国工程院有至少5名从事中医的院士,他们是医药卫生学部的董建华(已故)、程莘农、石学敏、王永炎和张伯礼。其中董建华被视作“中医泰斗”,而程莘农和石学敏则是中医针灸专家。程莘农主持了“循经感传和可见的经络现象”和“十四经穴点穴法”的研究,石学敏院士发明了“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
中国工程院的农业学部还有一名院士,被媒体称作“茶道大师”、“首位茶学院士”。他叫陈宗懋,今年78岁,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博导,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2003年,陈宗懋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在百度词条中,陈宗懋的“荣誉”部分称:“陈宗懋研究员当选为院士,开创茶叶界先河。他的当选是茶叶界的光荣。”
中国工程院在1994年产生第一批96名院士,第二年即增选216名院士。1997年,中国工程院增选116名院士,1999年增选113名院士,2001年再添81名,院士总人数已达到616人,还不包括24名外籍院士。短短七年间,中国工程院院士人数增长了五倍多。在日益高涨的争议声中,工程院院士增选的幅度终于下降,2003、2005、2007和2009年,分别有58人、50人、33人和48人新当选为工程院院士。
尽管院士人数已大大增长,但在地方上,他们仍然是相当稀缺的资源。公开资料显示,各地为了招徕院士,均推出了相当优厚的条件。2009年12月,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宣布,“两院”院士如愿到此任职,将提供不小于200平方米的住房,并一次性给予200万元安家费。新疆则明文规定,在新疆的院士除了可享受副省级干部待遇,还“将被聘为自治区党政领导的科技顾问,参与自治区重大科技、经济和社会问题的决策……根据需要,为院士组建实验室,配备助手或秘书,安排办公室;有关单位保证院士著作及时出版,为院士出国出境开展学术交流提供方便,简化手续,保证经费”。2010年8月,河北省宣布,在冀院士特殊生活补贴由每人每年6万元增加到20万元;新引进和新当选的院士给予100万元的科研启动经费支持;新引进院士给予一次性安家费20万元;医疗保健按副省级对待,每年两次健康检查;配备相对固定的专用车辆;重点实验室建设、重大项目研发优先立项,重点保障。更为重要的是,只要现行体制不变,“院士”作为终身“荣誉”不会退休,其待遇也不会消失。
今年,中国工程院增选的车轮已经隆隆转动,院士增选总额将不超过60名。目前,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各学术机构和机关、企业的博弈还在持续,坊间流传着关于竞选院士需要多少“公关费”的猜测。今年3月以来,工程院连续发布了三封公开信。公开信称,一些单位和个人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和渠道进行不正当的活动,为院士候选人进行“助选”和“拉票”,有的院士所在单位还通过行政干预手段向院士提出不正当要求。中国工程院期望院士及候选人都能够“严格自律,洁身自好……共同为院士增选工作营造纯净、严肃的氛围”。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