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一个叫诺伊泽伦的地方

时间:2024-05-04

☉肖复兴

《疯狂》是一部不起眼的长篇小说,却非常吸引我。书里写到一位老人,这位老人远比小说主人公更吸引人。

夜晚,一名十六岁的少年带着一帮同龄孩子逃离寄宿学校,跑到一个叫诺伊泽伦的地方,准备乘火车赶到慕尼黑。在车站,他们遇见了一位老人。老人一眼就看穿了这群孩子的心思。他是“二战”老兵,战后,就是在诺伊泽伦认识了妻子,并和她结婚的。二十多年前,妻子病故,被埋葬在这儿的公墓里。每隔两天,他就会带上一大束鲜红的玫瑰,从慕尼黑乘车过来,到墓地看望妻子。

一个老人和一群孩子,在这个黑夜里,在这个偏僻之地,不期而遇。

老人的身世,让孩子们感动,但老人教育孩子们的话,并不能让他们信服,或者说,他们一时还听不大懂。老人说“对待世界有看、听、理解、向前走这四种模式”,他劝孩子们先去看看这个世界,别那么着急,要沉住气,悉心地比较一下、掂量一下,然后,再选择一条稍微好些的路向前走。对年轻学生来说,并不见得非得逃学,深夜跑到两眼一抹黑的慕尼黑去。

他语重心长地告诉这帮孩子,这个世界,并不只有慕尼黑,还有许多更好的地方。

孩子们对当时纷乱的生活牢骚满腹,老人却心性平和,似乎只沉浸在往事中,一再让孩子们先看看再说。这群十多岁的孩子,并未当面反驳。在两代人充满矛盾的沉默中,火车抵达了慕尼黑。

老人说得对,只有在看与听之后,才会对世界有深刻的理解,并做出“向前走”这最后一步的关键选择。世界的模式就是这样,谁也逃不脱,没有谁能一下子飞到理想的目的地。

当夜,那群逃学的中学生,在慕尼黑喝得酩酊大醉。他们举目无亲,最后,还是老人开车,连夜把他们送回了学校。在幽暗的夜路上,老人再一次跟他们说起对待世界的四种模式,并告诫他们:“你们还年轻,现在能够做的,就是观察,等待,再观察。不如先看一看,再听一听,别急,你们还远未到老年,生活不会总是这样,世界上也不只有一个慕尼黑可以去。”

孩子们喝醉了,一时听不进,也听不明白老人的忠告。

其实很多话,像肉一样,需要长时间的炖煮才能熟,才能烂,才能吃,才能消化,变成营养。或许,他们一门心思认准了慕尼黑这一个地方。或许,那是他们可以逃避生活的特殊掩体,属于梦中的桃花源。他们想不到,也不会认同老人愿意去的那个叫作诺伊泽伦的地方。没错,在小说里,慕尼黑是一种象征,诺伊泽伦也是一种象征。在返校途中,车子经过诺伊泽伦时,只有老人心里微微一颤,那群孩子依旧在沉睡,没有任何感觉。

每个人都有愿意去、渴望去的地方,每代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想想我们这一代人,十六岁的时候,也曾有许多雄心壮志。曾经十六岁的我们,如今也到了和老人一样的年岁。曾经逃学的孩子们,有一天,也会跟这位老人一样阅尽世间万象。老人还有想去的诺伊泽伦,那么,更多的年轻人,还有属于自己的诺伊泽伦吗?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