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光明正大地小气vs小心翼翼地大方

时间:2024-05-04

麻省理工学院的一对夫妻,以及他们的一位同事,他们花了20年的时间,奔走于18个国家和地区,发现了一个现象:有钱人可以光明正大地小气,穷人却常常小心翼翼地大方。

就因为这个发现,他们仨夺得了2019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3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研究成果,可以简述为以下6个方面。

1.穷人更擅长浪费钱

比如,非洲有些贫民,世界许多机构给他们提供资助,想让他们成为有产者,从贫困状态中走出来。

但他们拿到这些钱,“咣叽”一声,举办一个盛大的葬礼,钱就没了。

2.穷人更爱消费

非洲有些穷人,拿到钱既不用来扩大生产,也不投在孩子的教育上面,而是用来买电视机。

问他们为啥不扩大生产,非要看电视,答案是:电视机比食物更重要。

还有很多的小额信贷,起初的目的也是为了扶贫。

但有些人贷到款之后,不是把钱投入生产,而是用来购买奢侈品——手机、包包什么的,结果债转债、利滚利,很快形成个大黑洞,把自己套了进去。

3.穷人不太相信教育

研究数据表明,教育是最靠谱的长线投资,每增加一年的教育投入,平均工资就会提高8%。

但穷人不信这个。

他们认为,让孩子读书这件事,就跟买彩票是一个道理。

万一孩子书读得好,这就等于摸到了大奖,全家就可以躺下啥也不干了,只等读书的孩子来养。

可万一孩子没有读书的天分,那这钱就白花了,还不如让孩子早点去打工,挣一点是一点。

所以,穷人更喜欢宣扬读书无用论,无论多少人从教育中获得了收益,他们都选择性忽略。

说到底,他们也不是不信,而是教育无法满足他们的短期需求。

4.穷人更相信一些奇怪的东西

曾有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在非洲,劝说穷人给孩子接种免费疫苗,遭到果断拒绝。

因为村民们不相信他们说的。但是等到孩子病了,再把孩子送到医院,就得花好大一笔医疗费。

相反,富人的日子过得相对省心。他们该打疫苗就打疫苗,该锻炼就锻炼,身体棒,可以精力充沛地做他们该做的事儿。

5.穷人比富人还爱面子

富人觉得自己的命值钱,你踹他两脚、骂他两句,他可能会赶紧闪开。

你打了他他要进医院,他打了你他要去法院,这些对富人来说都是亏钱的事儿,划不来。

富人肯用面子换钱。

但穷人中气性大的多,有人就听不得别人说他穷,哪怕你一个眼神扫过,对他都可能是一种冒犯。

这意味着穷人与人发生冲突的概率更大,因而需要更多的时间和金钱,用来应付人际冲突和诉讼。

这一条,就是有钱人光明正大地小气,穷人小心翼翼地大方。

6.穷人更缺乏耐性

穷人的生活压力特别大,所以更需要频繁地释放压力。

所以,更需要吃、吃、吃,买、买、买。穷人需要不时地吃顿大餐,或是凑钱买贵重物品,犒劳犒劳自己。

这样就容易陷入恶性循环:本来就没钱,还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在不赚钱的事情上,就更没心思赚钱了,于是就更赚不到钱,赚不到钱就更焦虑,就需要更多的钱去释放壓力……

如此反复,周而复始。

3位学者花了20年的时间,走访了18个国家之后,得出一个结论:穷人要想脱贫,最需要的不是钱,而是改变信念。

3位学者能够夺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就在于他们道破了贫富的本质。

世间之人,不乏白手起家者,也不乏已经登上财富巅峰,又被人家“割了韭菜”打回原形的。

一个人的终极贫富,不在于他爹是不是“富一代”,而在于他的信念。

什么是信念?

信念的第一个要点,是你信什么。就是你的世界观、人生观是什么。

信念的第二个要点,是你心里在念叨些什么,就是你对什么有执念。

如果一个人相信颓废的、混吃等死的人生,那么他心里念叨的,无非是用最小的付出,占到最大的便宜。

那么他对于投资、教育这些长线的事情,一定不会感兴趣,因为这些事情意味着要付出较高的成本,这不符合他的人生理念。

所以这类人的人生,自然很难有什么积累。什么事都是浅尝辄止,只计算眼前的一点小利益,只要感觉还需要付出一点点,他就不愿意干。

而财富意味着长线的经营,这类人赚不到长线的钱,长远看难免会陷入困窘。

这也会让他们背负巨大的心理压力,不时惦念着要多吃两口、多买个包包,以抚慰自己那颗失落的心。于是,他们陷入了人生的恶性循环,连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都帮不了他们。

反之,如果一个人追求高质量的人生,追求知识与技能,他们就会以年为周期,专注于提升自己。

这类人未必都会大富大贵,但也不会沦为要被全社会救济的弱者。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你念叨颓废,必是落拓无依。

你念叨努力,人生自然富足。

最后要说的是:你永远赚不到超出你认知范围的钱,除非靠运气。但是靠运气赚到的钱,往往会靠“实力”亏掉,这也是一种必然。

你所赚的每一分钱,都是你对这个世界认知的变现。

你所亏的每一分钱,都是你对这个世界认知的不足。

这个世界最大的公平就在于,当一个人的财富大于他的认知能力时,这个世界会有上万种法子“收割”你,直到你的财富与认知相匹配为止。

而避免让我们陷入绝境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看准目标与方向,沉静地努力并持续下去。

(洛 洛摘自微信公众号“雾满拦江”,黎 青图)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