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故事里的乌托邦

时间:2024-05-04

肖遥

电影《走出非洲》里,女主角凯伦和两位客人丹尼斯、科尔晚餐后坐在壁炉前聊天。丹尼斯听说凯伦会讲故事,就提议玩故事接龙。他起了个头:“从前有一个叫秦旺的放荡不羁的中国人,和一个叫夏莉的姑娘。”凯伦接着往下讲:“夏莉是教士的女儿,会说中国话,秦旺孤身一人住在台湾街……”凯伦讲着讲着,蜡烛变短了——丹尼斯看凯伦的眼神亮了,在丹尼斯眼里,这个会讲故事的女人闪闪发光。

恋人的世界和孩童的世界一样,是充满想象力的。孩子在听故事的时候不会考虑新意,他们往往要求讲故事的人用完全相同的字句讲述同一个故事。恋人也不介意重复,那正是他们不足为外人道的默契,他们会反复使用一套特定的表情包,重复一个只有他们两个人知道的“梗”,或者讲一个傻傻的、类似宝玉给黛玉讲的那个小老鼠偷香芋的故事,用这些只属于他们俩的“梗”、段子和故事来暗示、确认、强化他们与众不同的亲密关系。在这些故事营造的乌托邦里,现实是与世隔绝的。

如果说故事是个乌托邦,那么现实世界就是一个权力系统。为了显得正常,人们要走亲访友,要参加聚会,要装作和十年不见的同学还是那么亲密,要对亲友的成就大声恭维……如果孤身一人去社交,聚会越热火朝天,内心就越容易感到疏离和寒冷,甚至觉得自己被摒弃于他人的言语之外:他们的旅途、别墅、猫狗和八卦與我何干?

倘若一对恋人置身其中,就像李商隐诗里写的“隔座送钩春酒暖”,他们会营造出一个只有两个人的小世界,这个小世界足以屏蔽权力和世俗对人性的碾压,隔绝那些客套、交换、心机和欲望,“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而现实世界,就如同隔着咖啡馆的玻璃看到的外面来来往往的路人,像鱼缸里形形色色的鱼,轻盈地游来游去,往来翕忽,对他们俩的世界无法造成烦扰和侵害。对恋人们来说,除了我爱你、你爱我,其他都是小事,没有什么做不到的。电影《少年的你》里小北对陈念说:“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

当故事听腻了,就是爱情褪色的时候。在米歇尔·图尼埃的小说《沉默的恋人》里,妻子厌倦了丈夫车轱辘话来回说。当他抱怨她总是打断他的话时,她说他的那些故事都讲了一百遍,并给了他一个恶毒的建议:给每个故事编上序号。从此以后,他不需要描绘故事的细节,而是仅仅说出它的编号即可——比如当妻子说27号故事,丈夫就会在他的故事库里找到关于他祖母的狗误上了他的渔船,最终被送回去的故事;至于71号,则是他出海时救下两只海鸥,并给它们喂了食物,它们是如此忠诚以至于若干年后依然能在一艘船上找到他……丈夫也不甘示弱,他认为只消用一个残忍的方法就可以结束夫妻间的对话。他说,如果一个人想另结新欢,他或她仅仅是想找一只还没有听过自己生活经历的耳朵来聆听这些故事。

(娉 婷摘自《安庆晚报》2020年2月4日,王 青图)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