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多大点事儿就让总统下台

时间:2024-05-04

崔向升

德国总统辞职了。原因如下:

第一,他让他的有钱朋友为他的豪华假期出了钱;第二,他乘坐了比他预订的飞机舱位更高级别的座位,但没有加钱;第三,他买车的时候打了个折;第四,当州长时为了买房子,他接受了一笔低息贷款;第五,当媒体想报道第四件事时,他亲自打电话给编辑,威胁对方不要报道。

基本上就是这些,没有更多的了。

2012年2月17日,在妻子贝蒂娜的陪伴下,武尔夫在总统府发表了简短的辞职声明。“任职期间,我犯过错误,但我一直诚实。”德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国家元首,就这样结束了自己不到两年的总统任期。

于是有人问:“这些小小的问题,不都是可以原谅的罪过吗?”

管不住媒体的总统

2011年12月13日,德国《图片报》爆出了总统武尔夫的“贷款门”丑闻。

据《图片报》报道,2008年,时任下萨克森州州长的武尔夫从好友企业家格尔根斯的夫人手中贷款50万欧元(约合415万人民币),用来购买位于汉诺威郊外的布尔克韦德的一处房产,双方商定贷款利率为4%,低于当时银行约5%的贷款利率。

2010年2月,武尔夫在下萨克森州州议会接受质询时没有主动提及这笔私人贷款,而声称他在过去的10年中同格尔根斯的企业和参股公司没有任何业务往来。同年3月,武尔夫以更低的利率从斯图加特一家银行获得贷款,还清了格尔根斯夫人的私人贷款。《图片报》还披露,武尔夫夫妇圣诞节赴美国佛罗里达州度假,都住在格尔根斯的别墅里。

事件曝光几日后,武尔夫打破沉默,以一封公开信对此作出解释。他承认当年在接受议会质询时没有说出全部真相是一个错误。此后,他公开了自己的购房贷款资料,并将其存放在一家律师事务所,供所有媒体随时查看。

然而,这一举措并没让事件就此平息。2012年1月2日,《图片报》再爆猛料,继“贷款门”后又抛出“恐吓门”,将武尔夫的丑闻推向高潮。

原来,当时在国外出访的武尔夫得知“贷款门”报道即将出炉,曾亲自致电《图片报》总编迪克曼。不巧的是,迪克曼彼时也在纽约出差,武尔夫在其语音信箱留言:“我对你报记者有关购房贷款的调查表示愤怒,”并威胁说,“负责的编辑将要承担司法后果。”

他还说,倘若报道仍旧发表,将与《图片报》所属的施普林格出版社彻底断绝关系。他称这是一个“无法置信的故事”,是一场“战争”,超过了“限度”。

不仅如此,武尔夫还致电施普林格董事会主席多普夫纳,希望他能给《图片报》总编迪克曼施加一些影响。多普夫纳当时简短地回答说,他不想干预编辑部的事务。

这不是武尔夫第一次试图阻止媒体报道,此前早有“前科”。据说,2011年6月,武尔夫曾试图说服德国《世界报》撤除一篇有关其同父异母妹妹的新闻稿。

“一个口头上承认,实际上却不尊重新闻自由的人,是一位错误的总统。”

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德国民众对政治人物的“道德洁癖”,最终将这位春风得意的政治人物拉下了马。

“贷款门”一经曝光,旋即成为德国主流媒体的头条。德国《明镜》周刊以武尔夫的照片为封面,并附有“错误的总统”的标题,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德国《周末画报》则以“武尔夫摇晃了”为题,并用粗体强调。

德国民众议论的焦点也越来越集中在政治家的行为准则上。民众普遍认为,政治家必须洁身自好,联邦总统更应当成为国民的表率。还有人指出,作为州长和总统,武尔夫不可与富人走得太近,政治家要光明磊落,谨言慎行,不可贪小便宜。

如果说“贷款门”尚在可以忍受的限度内的话,“恐吓门”则彻底点燃了各界的情绪。武尔夫一时间成了过街老鼠,反对党、媒体和公众口诛笔伐,纷纷呼吁他下台。

德国《世界报》指责武尔夫:“一位联邦总统,以简要的言辞宣扬新闻自由,却在关键时刻把它践踏在脚下。在一个公开的社会中,可以想见,这是错位的。”

《南德意志报》也在同一天发表评论:“总统的正式权力在宪法中受到严格的限制,也正因如此,总统的权威和可信度取决于他的言行。一个口头上承认,却不尊重新闻自由的人,是一位错误的总统。”

社民党议会党团副主席海勒表示,如果联邦总统真的尝试以这种方式阻止批评性报道,那将是“不值得尊敬的”。绿党联邦事务负责人莱姆克说:“这不是一件好事,无论作为个人还是他总统的身份,都会受到损害。”

“地位显要的人必须接受对他们的批评性报道,这是言论自由的一部分,”德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在一份声明中说,“国家元首应该比任何人都更清楚这一点。”

2012年1月7日,数百名德国民众聚集在总统府门前示威,他们手举鞋子高喊“总统先生,送您一只鞋”,要求武尔夫下台。

“民主政体不会允许他这种孩子气的行为”

面对媒体与公众的步步紧逼,无奈之下,武尔夫接受了德国电视一台和二台的联合电视采访。在采访中,他首先对自己曾经致电《图片报》总编一事道歉,称“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错误”。

同时,武尔夫也希望媒体和民众能理解他的行为。当时他正忙于出访的行程,本人也不在德国,忽然发现有人拿他的私事做文章,所以很生气,他希望报社可以更清楚地调查后再进行报道。

“我要求把这篇报道推迟一天刊登,这样我们就可以讨论这件事,让报道准确无误。”他说自己并没有想用手中的职权去阻止《图片报》进行报道。

但这些表态并未将他从窘境中解救出来。德国汉诺威检察院2月16日宣布,已经向联邦议院提出申请,以涉嫌接受商人提供的好处为由,要求取消总统武尔夫的豁免权。这是德国历史上首次有总统被检察机关要求取消司法豁免权。

武尔夫终于“扛不住”了。

在武尔夫辞职以后,人们关于此事的兴趣依然未减。

“这些小小的问题,不都是可以原谅的罪过吗?”德国《明镜》周刊发表的文章说,“有人对媒体对这些问题的报道感到厌倦。有人甚至认为,真正的丑闻不是他的行为,而是媒体决定抓到这个故事。”

但在接下来的论述中,《明镜》周刊话锋一转道:“并非如此。丑闻就是细节的累积。”

该文说,所有细节形成了一个画面,显示了武尔夫的3个特点:装腔作势,提升自我,自贬身价。

“这些特点,在民主国家中是违背人民对政治家的期许的。德国民众对总统的要求更高。”

“总统成为德国的打折国王,也是不适宜的。在民主国家,公职官员应该由人民的代表约束,不是特权人群。”《明镜》写道,“民主政体不会允许他这种孩子气的行为。”

(从容摘自《新聊斋·金视点》2012年第3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