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刘心武
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直到今天,仍是一种普遍实行的制度。但在历代的文学艺术作品中,凡表现真才实学的,大多落实到应试榜外的角色上。《警世通言》第六卷《俞仲举题诗遇上皇》就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
这篇故事前面,用西汉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事迹作引,这二位的爱情故事流传久远,事迹中的要害,是司马相如被皇帝看中封官,并非通过正式的应试管道,而是他在应试活动之外的“业余写作”,《子虚赋》《上林赋》被皇帝看到后,大为赞赏,由此升腾。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是前人道过无数遍的,拿来就用,不费功夫,但接下来讲的南宋时一个秀才的故事,则属于原创性了。这位秀才就是俞仲举。按他名字的谐音,该着中举,却反成为一种讽刺,他的应试效果,止步于秀才,真是羞煞人也。和司马相如一样,他也是成都人。应试落榜后,他连返乡的路资都没有,借住在孙婆客店付不起房费,每日只能带着自己的文章,“长篇见宰相,短卷谒公卿”,哪里有人去看他的文字,他也就只能混进这些大户人家蹭酒喝,真是狼狈至极。故事写他穷窘,文笔很生动,总而言之,归乡不成,他几乎就要自尽归地府了。但是忽然出现一个转机,就是当时的太上皇偶然看到他醉后在酒楼的题壁诗,大赞有才,打听到他寄寓孙婆客店,差人去寻,他却刚刚离去,但他题在客店壁上的诗墨迹未干,差官抄下递上去,更得太上皇首肯。太上皇召见了他,并告知皇帝,皇帝出于孝心,对太上皇言听计从,就封了俞仲举大官。
故事里发现俞仲举这个人才的,并非皇帝,而是太上皇。这样的情节设计,很有意思。若干古代小说,都是把太上皇写得特别好,发善心、拔人才的,往往都是太上皇。《红楼梦》里写贾元春省亲,皇帝允其回家省亲,推动力也是太上皇:“当今自为日夜侍奉太上皇、皇太后,尚不能略尽孝意,因见宫里嫔妃才人等皆是入宫多年,以致抛离父母音容,岂有不思想之理?”于是决定允许这些女子的女性眷属在规定日期进宫相见。报知太上皇、皇太后,他们大喜,深赞皇上至孝纯仁,体天格物,就下旨意,干脆允许这些妃嫔回家省亲。太上皇秉仁心,识人才,成为故事里的一种套路。《红楼梦》的这种写法,是与“三言”中俞仲举的故事一脉相承的。
这类故事,都力图打破一般俗众迷信应试考试,迷信状元、榜眼、探花的固有思维。《红楼梦》第七十四回,写尤氏和小姑子惜春龃龉,尤氏道:“你是状元、榜眼、探花,古今第一個才子。我们是糊涂人,不如你明白,何如?”惜春道:“状元、榜眼难道就没有煳涂的不成?”俞仲举的故事,让我们明白,应试未必能真选拔出人才,应试榜外往往有真才,而《红楼梦》里惜春的话语,更是延续了这一宝贵的认知。
选自《今晚报》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