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月到天心

时间:2024-05-04

林清玄

二十多年前,乡下没有路灯,夜里穿過田野回家,差不多是摸黑的。

平常时日,人们都是借着微明的天光,摸索着回家。偶尔有星星,就亮了许多,感觉心里也有了光。有月亮的時候,心就沉静下来,丝毫没有了对黑夜的恐惧。

乡下的月光是很难形容的,犹如从草树、从街路、从花叶,乃至从屋檐下、墙垣内部微微地渗出,有时会让人误以为万事万物本身有着自在的光明。假如夜深有雾,到处都弥漫着清气,萤火虫成群飞过,仿佛是月光中掉落的精灵。

月光下的每一种事物都有了光明,真好!更好的是,月光下,我们也觉得自己心里有月亮、有光明。那光不如阳光温暖,是清凉的,好像从头顶的发丝到脚尖的趾甲都能感受到月的清凉。

走一段路,抬起头来,月亮总是跟着我们,照着我们。在童年的岁月里,我们心目中月亮是亲切的,就如同为我们提灯引路一样:我们在路上,月在路上;我们在山顶,月在山顶;我们在江边,月在江中;我们回到家里,月正好在家门前。

对于月之随人,我却带着一丝迷思——月亮永远跟随我们,到底是错觉还是真实的呢?可以说这既是错觉,也是真实的。我们知道月亮只有一个,而人人都认为月亮跟随自己,这是错觉;但当月亮伴随我们时,我们感觉月亮是唯一的,只为自己照耀,这是真实的。

长大以后才知道,真正的事实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一轮月,它是独一无二、光明湛然的。当月亮照耀我们时,感觉天上的月也是心中的月。每个人心里都有月亮埋藏,只是自己不知罢了。

这就是为什么禅宗把直指人心称为“指月”,指着天上的月教人看,见了月就应忘指;教化人心里都有月的光明,光明显现时就应舍弃教化。无非是表明人心之月与天边之月是相应的、包容的,所以才说“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即使江水千条,条条里都有一轮明月。从前读过许多诵月的诗,有一些颇能说出“心中之月”的境界,例如王阳明的《蔽月山房》: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确实,如果我们能把心眼放开到天一样大,月不就在其中吗?只是一般人心眼小,看起来山就大于月了。还有一首是宋代理学家邵雍所写的《清夜吟》:

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

一般清意味,料得少人知。

月到天心,风来水面,都有着清凉明净的意味,但只有微细的心才能体会,一般人是无法感知的。

我们看月,如果只看到天上之月,见不到心灵之月,那么月亮对于我们只是极短暂的偶遇,哪里谈得上永恒之美呢?

所以回到自己,让自己光明吧!

选自《妇女》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