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杜 芳
(新疆大学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自媒体与思政教育情理互动机制研究
杜 芳
(新疆大学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依托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自媒体应运而生并得以迅速发展。自媒体以其鲜明的特征和优势深刻影响着学生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将巨大的挑战摆在了思政教育工作者面前。自媒体时代,思政教育工作者如何与时俱进,本文结合学校思政工作的实际,分析问题并提出了运用自媒体工具探索情理互动机制以提高思政教育工作针对性的具体措施。
自媒体;思政教育;情理互动机制
自媒体是一种支持普通市民经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接,表达和分享其真实看法、自身讯息的路径。一般来说,“自媒体”具有以下五个特征:“去中心化”的传播主体、“核裂变化”的传播能量、“交互性”的传播方式、“草根性”的传播内容、“碎片化”的传播特征。自媒体的迅速发展使得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得不直面巨大冲击和挑战并存的新形势、新环境。其具体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自媒体时代对学生影响空前广泛
随着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的快速普及应用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无网不欢”已是当前很多学生的真实生活写照。自媒体的影响力兼具持续性与广泛性。一面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出挑战,致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忙于应付网络信息的负面影响,疲惫不堪;一面又巧妙的创造了新的契机,助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增强学生个性化教育可实现性。
1.2自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再占有信息优势
自媒体时代的信息可以堪称“信息大爆炸”,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到来自世界每个角落的各类信息。相较之下,从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占据信息优势的时期一去不返。
1.3自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学生群体的选择日益多元
加速更新换代的移动互联设备、广泛普及的3G、4G通信技术、日益加大的无线网络覆盖面和功能不断完善的手机应用,给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网络选择,强化了学生网民的使用黏性。从学生的的价值观念的形成来看,其面临的挑战实则是诸多不可预测的风险。
1.4自媒体环境下学生媒介素养亟待提升
网络媒介素养,简言之,是指在网络生活中应具备的素质和修养。目前,学生尚且具有了媒体方面的相关知识和体验,但对自媒体的认识还存在一定差距。思政教育中开展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尤为急切和必要。
“情理互动”作为互动的一种基本形式,强调主体自身具备平等、自主的鲜明特点。用情用理来营造一个师生互动的交流模式,这就是思政教育情理互动机制的基础。学生思政教育以学生作为受教育主体,从学生的情感、行为、认知等为主要着力点,通过互动机制的模式、过程、环境等一系列环节,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下,达到对学生主体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网络时代将各个年龄段的学生都带入到庞杂的信息环境之中,对于教育体系而言,学校已不再是知识信息唯一的主要的来源与载体。学生在使用互联网信息为其提供多种多样的信息,习惯于利用互联网进行情感互动,这恰好也为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突破口与着力点。现今,微信、QQ群、论坛等等,都成为学生交流的主要平台。基于互联网建立情理互动机制,可以实现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主动与被动的转换,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受教育者无论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行为方式乃至审美等方面都能在这类的机制下得到深刻的引导与转变。
在自媒体语境下,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突破传统观念和传统范式,具体需要借助新观念抢占“阵地”,提升教育影响力,增强育人成效,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一,结合网络热点话题作为素材,开展情理互动
思政教育选取的题材并不一定要拘泥于上纲上线式的过于宏观的事情,思政教育的题材应尽量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社会热点集中的、学生较为感兴趣的事物。思政教育工作者对题材做审核工作,力求叙述的方式与角度最大程度偏向利于学生教育的一面。思政教育工作人员主要起到一个为主体定调和营造氛围的作用,同时给予学生一定条件下相对充分的网络讨论自由度,把握住讨论大体框架和方向,结合实例及时给出针对性地指正、引导与交流,力求达到全面而深刻的教育效果。
第二,全面创新思政教育情理互动机制载体
在现如今互联网环境下,因为网络的普及,更多的多元化思想介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都应该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并不只是培养或训练,也不是所谓的按流程办事的数学公式,所以要利用比较开放和灵活的教学方法,提高教育实效与活力。在一些学校已经开始了对网络栏目的创办,这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获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例如“回音壁”、“校长信箱”等网络栏目。
第三,利用网络平台充分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层规律
通过对校园内部交流平台活动的实时跟踪和认真分析,可以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针对那些能够形成“歧义”的热点、具体事件等,第一时间组织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给予正确阐释和教育引导,避免曲解和误解,及时化解矛盾积极维护好校园学生的思想,确保校园舆论安全和稳定。另外,不断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题网站,培养学生中间的先进分子,积极引导他们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
总之,互联网的资源共享、超越时空、实时交互性、个性化、公平性的特点,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以学生教学为主体,与时俱进利用互联网环境取之不的资源,通过沟通平台与交流环境的多元化主动走近学生,以丰富多彩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学生喜欢、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互动,不断赢得学生的的认同和喜爱;比如说利用微信、QQ、微博、贴吧、直播等网络平台,时时开展网上互动交流,以获得更多、更有效的信息数据,从而及时发现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更及时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沟通交流,拉近思想教育者和学生之间的距离,给其更多自信,塑造精良的心理品质和优秀的品格,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和精神境界,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 焦红强 “.微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J]. 河南教育,2012(6).
杜芳(1992-),女,新疆乌鲁木齐,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级在读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研究。
G64
:A
:1672-5832(2017)09-0250-0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