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袁姗姗
(西北政法大学 陕西 西安 710000)
浅析庄子的“安命”思想
袁姗姗
(西北政法大学 陕西 西安 710000)
在庄子的安命思想中,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层层分析,从而了解庄子的“安命”思想对人们的深远影响。
在《庄子》的文本资料来看,“命”有许多含义,其中有四种应当重视的不同含义:
(1)使命意义上的“命”
出自第四篇《人世间》: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意义上是说:我今天早上接受国君诰命,到了晚上就得饮用冰水,恐怕是因为我内心焦躁担忧把。故这里所说的“受命”之“命”,就是使命的意思。
(2)命运意义上之“命”
出自《庄子》第六篇《大宗师》:“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其含义是指:生与死是命中注定的,昼夜交替是自然的规律,有些事情是人不能加以干预的,这都是自然的本性。这里强调的“命”,就是命运的意思。
(3)命名意义上的“命”
除了命运,使命的含义外,文本中还出现了不易被注命的,这是出自《庄子》第四篇《人间世》:“而强以仁义绳墨之言术暴人之前者,是以人恶有其美也,名之曰葘人。”命名上的命,具体是说,在这种条件下,硬要把仁义约束的话当成治国的法术摆在一个暴君的面前,这是用别人的丑恶来换取自己的美石,人们把这种人称为灾人。体现了命名的含义。
(4)命运意义上的“命”
出自《庄子.内篇》的第五篇《德充符》:“受命于地,唯松柏独也正,在冬夏青青;受命于天,唯尧舜独也正,在万物之首。幸能正生,以正众生。”含义是:得到地气而生成的东西,只有松柏最纯正,所以能冬夏长青;得到天气而生成的万物,只有尧舜最纯正,所以能居万物之首。故有幸而能端正自己的性命,才能使众人的心性纯正。
出自《人世间》:仲尼曰:“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其一义也,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于心。”含义是指:孔子说,天下有两条不能违命之大劫,一条是命,一条是义。子女爱自己的父母,这属于命,孝顺父母心里不能有丝毫松懈。
这是“受命于地”、“受命于天”的“命”,指的正是个物之所以为个物的性命情感的要素,它来自于天地自然。而“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于心”,这里的“命”是性命情感的意思。
综上可知,在《庄子》内篇之“命”的思想谱系里,具有使命、命运、命名、生命等多重含义,使安命哲学有了前提。
《庄子》的“安命”哲学想从拒绝使命之“命”、安顺命运之“命”、悬置命名之“命”、保全生命之“命”等这几个角度分析。
(1)拒绝使命之“命”
根据有关史料的记载和《庄子》文本的记述来看,庄子一生不愿做官,毅然决然的摆出了和统治者不合作的姿态。例:《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说:“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千金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牲乎?养之数岁,衣以彩绣,以入太庙。当是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曳尾于污渠之中而自快,不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担负国君之使命是如此的艰难和可怕,庄子拒绝担当、拒绝做官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因为庄子始终把生命的保全放在首位,易言之,世人通常所极力追求的功名利禄、权势尊位,庄子却视之桎梏自身生命的罗网而一向选择回避的做法,目的也就是为了追求自身生命价值的最大实现。
(2)安顺命运之“命”
所谓安顺命运之“命”,顾名思义,就是安然接受和顺从命运的意思,也就是要求人们在主观和精神上对自己命运中所遭遇而不可避免的一切不幸采取安然处之,顺其自然的态度。庄子认为人们安顺命运的行为实际上是德性的极致,也就是道德的最高境界。
(3)悬置命名之“命”
命名和生命之间具有紧密的关联,因为任何一个生命个体都要被命名,而命名不只是简单地赋予生命个体一个名称,更重要的是,必须将生命个体的本质加以概括和彰显出来。庄子对语言世界所赋予的名号是否可以直接看成是精神生命本身的问题进行了思考。显然,庄子对此提出了质疑,如《庄子》内篇所说:“是亦彼也彼一时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庄子主张对言语世界的命名之“命”做出悬置,即主张“无名”。
(4)保全生命之“命”
保全生命,就是要保护自己的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绝不让自己的生命受到损伤,也就是要尽量避免一切可能的非正常死亡以终其天年众所周知,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以及后来以道教都非常看重生命,皆极力强调“重生”、“贵生”、“尊生”,简言之,其本质就是强调尽力保护自己的生命。庄子虽然在精神修养上强调要“忘其身”,但实际上庄子也非常重视肉体生命的保全,提出:“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强调应当“保身”、“全生”、“尽年”不难理解,在庄子所处的“仅免刑焉”的动乱时代,当时的人们自然深感自我之生命随时可能遭受威胁的困顿,那么,若要安顿好自己的生命,必然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就是如何保全自己的生命,对此,庄子做了深入的思考。
在“安命”的主要内容的前提下,庄子又做出了深入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
(1)“缘督以为经”
庄子在如何保全生命的问题上,提出了“缘督以为经”的基本原则。他说:“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文本含义是做好事不要贪图名声,办坏事不要触犯刑法,把上限、下限之间的通道作为日常行为的范围,就可以保全身体,保全生命,奉养老人,平安的享受尽自己寿数。
(2)“无用之用”
庄子在如何保全生命的问题上,还提出了“无用之用”的全生法和局限于“有用之用”的经验世界里的偏狭之见大为不同,庄子出奇地提出并论证了“无用之用”才是大用的睿见。
综上可知,在《庄子》原文中,出现了使命、命运、命名、生命等多重含义的命,在安命的实现途径中,又有了拒绝使命之“命”、安顺命运之“命”,悬置命名之“命”,保全生命之“命”等几个方面来安顿困惑且脆弱的生命。在“安命”的基本原则上,提出了“缘督以为经”、“无用之用”这些安顿生命的实现路径,构成了庄子独具特色的“安命”哲学。客观的说,庄子的安命哲学在历史上五一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对于当今遭遇生命困顿的人们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袁姗姗(1990.01-),女,汉族,河南信阳人,硕士在读,西北政法大学。
B223
A
1672-5832(2017)07-0206-0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