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析孔子的德育思想

时间:2024-05-04

于 涵

(西北师范大学 甘肃 兰州 730070)



浅析孔子的德育思想

于 涵

(西北师范大学 甘肃 兰州 730070)

孔子是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其德育思想影响甚远。通过对孔子所处时代背景进行简单概述,进而就其德育思想的内容体系、指向目标加以论述,分析孔子的德育思想是以“仁”和“礼”为核心内容,旨在培养理想人格和实现天下有道。

仁;礼;中庸之道;以德治国

1 相关背景简析

春秋时期是中国早期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逐渐解体的时期,也是中国早期国家的发展时期。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正处于我国社会历史的大变革时期,是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时期。在经济上,铁犁牛耕的出现,使生产力发展,奴隶社会的土地公有制度被打破,井田制瓦解,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取代。政治上,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法制遭到破坏,自春秋之初,便进入到了“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时代,周王室失去了对各诸侯的控制,出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局面,周天子降同诸侯。此时的社会秩序变得动荡不安,也就是孔子眼中的“礼崩乐坏”。因此,针对当时的社会现状,孔子的德育思想便应运而生。

2 德育思想内容体系

以仁、礼学说为核心:

仁与礼是孔子全部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均立足于这两个字,且孔子全部治国思想的前提与基础同样是基于对仁和礼的理解之上。由此,对于仁和礼的理解与把握,是分析孔子德育思想的重中之重。在孔子的思想学说中,仁与礼是相辅相成的概念,仁是达到礼的最终价值依据,而礼是实现仁这一道德境界的唯一途径,孔子在回答他的学生颜渊什么是仁德问题时就提出:“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1)“仁”

对“仁”这一概念的理解,从孔子的言论中,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论语·颜渊》中记载孔子的学生“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孔子认为,爱人是仁的基本内容。结合当时战乱不断的社会背景,孔子认为引起战争的主要原因是人与人之间缺乏爱,只有建立起以仁爱为基础的各等级之间和谐的伦理关系,社会秩序才会得以稳定。这种仁爱思想,显示出孔子试图去唤醒人们心中的爱心,进而推己及人,使得人与人之间充满爱。

另一个关于仁的理解就是“克己复礼为仁”,孔子认为个人严格约束自己,使其行为完全符合周礼的规范,以加强人们对于自身行为的道德感和自觉感,这便是最大的礼。

同时孔子认为,仁也是个体的内在品质,是一种道德品质也是一种道德自觉,每个人优良的道德修养品质均可用“仁”来加以评价,是否拥有仁爱之心取决于个体的道德自觉,而不在于他人的评价。人之为仁不是外在因素所决定的,完全是自我因素的结果。仁是个体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资格,人不是个体独自存在的动物,个体终要进入社会生活,其基本条件就是要具备仁的品质。

面对动荡的社会现状,孔子将伦理和政治层面的危机还原为人我关系的危机,进而提出了“仁”的思想,重提了对人我关系的修正与反思。

(2)“礼”

孔子所说的“礼”主要是指周礼,其思想中明确提到了要恢复周礼。在治理国家的层面,孔子的政治思想中就提到了“礼制”,认为一国应有一套完整的礼制,使得民众有礼可循。

就个体而言,孔子认为礼是个人行为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个体的任何言论行为都必须有严格的规范,不论是君臣、夫妇、父子之间,都必须遵守礼的规范,礼是个体建立立言处事的基本准则,不能轻易地背弃这些准则,要时刻地约束自己。孔子提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①讲求人在视、听、言、行各个方面都不能超越礼的界限。

在孔子看来,礼是社会生活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个体的发展离不开群体的生活,保证群体之间的秩序不混乱则需制定规则,即礼是规范全部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各种社会关系之间唯有相应的规范准则才可保证关系不被破坏,进而使得社会生活中的个体培养起一种规则意识。

孔子在对礼的论述中,同样提到了对统治者的要求,认为礼是统治者必须遵循的一种基本规范。礼对于统治者来说尤为重要,社会生活中对于礼的遵守起首要责任的便是统治者。所谓“上好礼,则民易使也。”②唯有统治者以礼规范治理民众,才会得到民众的服从与尊敬。“为政先礼,礼,其政之本与?”③可见礼对于统治者而言是政治的第一要务。

3 德育思想的目标

孔子的德育思想中,系统地论述了仁与礼的统一,其中内容既包含了对个人的规范要求,还包含了对社会秩序、国家的制度设计,由此可以看出,孔子的德育思想的目的既有个人价值的目标实现,同时还有对国家治理目标的完成。

3.1 培养理想人格——君子

对于个体而言,具体来说,孔子提出要培养君子式的儒者,君子就是个体所要达到的理想人格。个人层面的修养达至君子这一境界,其主要表现在于对中庸思想的实现。孔子提出:“后进于礼乐,君子也”④“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⑤均是对君子的阐述,体现了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孔子提出的人生哲学,同时也是孔子在“有道”的政治思想中,对个人层面提出的目标。

首先,对于中庸之道含义的理解可以用几个词来描述。一是“中和”,以中求和,不偏不倚、不急不躁,主张个体不能过于激进。二是“礼让”则是说明个人在行为上要做到礼让为先,尽力而为,做到顺其自然。三是“执中”则表示人与人交往遇到矛盾冲突时应做到“两端取其中”的选择,不可过于极端,使得矛盾冲突达至平衡状态。四是“避过”则是对个人言论的基本要求。有时候语言的伤害远远大于行为上的伤害,这就要求个体在言语方面要做到“适度的迟缓”也就是要三思而后行,因此我们在言语层面要注意做到先思后言。

其次,中庸之道具体表现体现在个体为人处事的各个方面,首先体现在“无争”。孔子认为,道德意义上的君子,应该是与世无争的,也就是他所说的:“君子无所争”⑥所谓无争一方面是表现在政治上的无争,并不是鼓励人无所作为,而是要用智慧使自己收获应得,切不可在政治上犯上作乱。另一方面,则是表现为克制欲望,也就是在衣食住行方面要设定一个符合礼的合理需求,要学会知足。合理的欲望才是人生存发展的动力,因此,孔子并没有提出禁欲,只是提出对欲望要有所克制,在经济上要安贫知足。

最后,实现中庸之道的方法和途径,一是要做到克己忍让,这也是孔子在仁的思想中所提到的,高尚道德的具体表现。通过克制自己使道德固化并得到体现,在与人交往的现实生活中,要将他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懂得换位思考,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⑦二是要内省修身,在与人交往之中要经常地反思自己、检讨自己,成为道德意义上的君子。内省修身方可达到克己忍让,体现了道德方法和道德体现之间的逻辑关系。

儒家思想讲求一种刚健有为的积极思想,它主张弘扬人自然性的一面,同时也主张人要有所作为,要去适应社会而非消极度世。孔子的中庸思想,所追求的是要达到一种典型的保守性边际平衡,而这种平衡的维持是积极的,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3.2 以德治国

在孔子仁与礼的思想中,均提到了对统治者、社会、国家的规范,可见其德育思想的最终目的是指向了政治生活。针对当时的社会现状,孔子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对于造成春秋时期动荡的原因,并且试图去寻找治理国家、社会的有效措施。最终孔子提出了以德治国的观点。

孔子认为,道德的良善是政治的本质及其终极追求。政治的本质就在于要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政治是为了使人们的道德更加良善。这与亚里士多德提出政治就是一种教化,有异曲同工之处。并且孔子认为道德良善的主体是广大民众,普通民众道德良善的状况是评价整个社会道德良善的标准,那么统治者治国理政的关键职责就是要引导民众趋于良善。

对于以德治国的思想,孔子同样提出了相应的实施措施。首先是礼治与正名,礼是治国之根本,治理国家必须遵循礼的基本精神。那么实行礼治的主要责任就是统治者,关键在于统治者对于道德的体悟与感知,实行礼治,是要着眼于改变社会现状,孔子的礼治并不是照搬照抄,而是对社会现状要加以改变,体现了其社会变革的思想。最终推行礼治的有效方法就是正名,也就是规范人与人之间的等级次序,使其符合礼的规范,要将人的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达到名正言顺。

在国家权力方面,主张推行贤人政治。孔子认为要让优秀的人才掌握国家权力,充斥国家的官僚机构。贤人治国是政治良善的关键,对于贤者的标准,孔子提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人,游于艺”⑧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德才兼备之人。接着孔子在社会财富分配层面又提出了“平均主义”的思想以及在思想上提出了愚民政策。

总之,孔子的德育思想不仅渗透于个人的道德修养层面,同时也对国家社会的治理层面提出了一系列的规范和要求。将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国家政治目标的实现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只有个人修养到达理想境界,促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符合礼的规范,最终实现天下有道,同时实现以德治国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民众的道德良善,实现了德育思想与政治理想的有机统一。

注释:

① 《论语·颜渊》

② 《论语·宪问篇第十四》

③ 《礼记·哀公问》

④ 《论语·先进》

⑤ 《论语·雍也》

⑥ 《论语·八佾》

⑦ 《论语·颜渊》

⑧ 《论语·述而》

于涵(1995-),女,汉族,河南开封人,本科生,就读于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B222.2

A

1672-5832(2017)07-0207-0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