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汉语里定式句和非定式句划分

时间:2024-05-04

焦 阳

(天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天津 300387



汉语里定式句和非定式句划分

焦 阳

(天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天津 300387

由于汉语形态变化少,因此许多学者都认为汉语不存在定式与非定式之分。本文基于多位学者的研究,提出汉语有定式与非定式之分,并用例子进行相关说明。

汉语;定式;非定式

汉语是一种形态贫乏的语言,他和英语在形态变化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别。英语可以根据形态特点来划分定式句和非定式句,而对于汉语,如何区分汉语的定式句和非定式句一直是语言学研究的一大热点,许多语言学家也对此进行研究探讨。

黄正德是最先提出汉语有定式句和非定式句两种形式的学者。他认为:“汉语没有系统标志词,也就是说汉语没有时态和一致特征,尽管如此,我们能发现区分汉语定式子句和非定式子句的特征,即情态特征和体貌特征。”②据此,黄正德先生把汉语动词分为两类:一类是“说”类动词,如“相信”、“知道”、“告诉”等,这类动词后的子句为定式子句。另一类是“控制”类动词,如“准备”、“设法”、“劝”、“逼”、“邀请”等,这类动词后的子句为非定式子句,其依据是这类动词后的子句既不能带情态词又不能带体貌词。而徐烈炯先生则是反对黄正德先生的观点,他认为黄正德以情态特征和体貌特征作为区分汉语的定式子句和非定式子句的标准完全是人为规定的,没有充分的证据(徐,1985—1986)③,而且一些反例也证明了这一点。还有其他的学者也有他们自己的观点,李艳惠和汤廷池他们都同意时态是区分定式子句与非定式子句的标准。胡建华认为汉语中有定式子句与非定式子句之分。从生成语法的角度,他认为汉语非定式子句的存在是由EPP、PRO原则及格理论三个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EPP要求每个句子必须有一个主语,PRO原则要求空主语必须不受管辖,而格理论要求每一个词汇性名词短语必须授予格,否则这个名词性短语不满足格鉴别式,句子不合法,故他指出一个子句为非定式子句,必须同时具备如下两个条件:a.主语位置为θ位置;b.主语位置不能词汇化。

对于这些学者的观点,我认为汉语里是有定式句和非定式句的区别的,但是我觉得把几个学者的观点融合一下,可以更好地解释这一语言热点。

首先黄正德先生的部分观点是正确的,但是他的归类不恰当,我们可以列举正例和反例来支持和反驳他的观点。他认为,在汉语中有一类动词,即 “说”类动词,如“说”、“知道”、“告诉”、“认为”等,后面必须跟定式从句;而另一类动词,即“劝”类动词,如“准备”、“设法”、“劝”、“逼”、“请”等,后面必须跟不定式从句。两者的区别体现在:“劝” 类动词不能跟带有情态动词或体貌成分 的从句,而“说”类动词却可以。如:

例1.她劝圆圆[e不买这项链]。

例2.她劝圆圆[e没有买这条项链]。

例2中“没有”属于体貌词,不应该出现在非定式句中,所以这句话也存在着语义错误。但是我认为劝后面是可以和情态动词能一起连用的。例如:

例3.小张准备「 后天要来 」。

例4.我尽量设法「 能多给你一些帮助 」

例5 他逼我「 要在三天之内完成」。

例6.教官命令我们 「必须在今天内学会正步」。

在这些例子中,“准备”“尽量”“逼”“命令”都属于“劝”类动词,但是他们却能和“要”,“能”等情态词,而且也符合语义。还有,“过”“着”这个字不能完全体现时态特征,我们不能把它当做是从主句下移的,他也可能是从从句中产生的,例如:

例7.妈妈逼小芳写过作业。

例8.谁叫你拿着刀的?

第二,根据动词的区别,控制类动词后面是不定式句,不可以有体标记。但是汉语里没有明确的体标记词,但是我们倾向于将“着”“了”“过”当做体标记。正如上面的例子所示,他是可以和控制类词连用的,体现了定式句的特点。举例说明:

例9.我劝他〔作了这套练习题〕。

在这句话中,“了”就是体标记,表达将来的时间概念。即使没有明确的时间状语,我们也能理解其中所暗含的意思。所以和英语一样,非定式句有时的体现。

第三,我们还可以根据空语类来区分定式句和非定式句。根据空主语参数理论,pro必须能从句子里恢复。意大利语有pro,是因为意大利语有一个丰富的形态系统,其一致关系足以恢复空语类。Pro必须受到控制类动词的控制,来实现pro的指代功能,如果不是控制类动词控制,pro就指代不清,意义模糊。

例10.小刚说明天来。

例11.小刚设法明天来。

在例10中,“说”属于“说”类动词,接的是定式句,但是pro指代不清,可以指“他”本人,也可以代表他说的其他人。而在例11中,我认为Pro指的就是“他”本人,这是一个控制类的动词,强控制后面的从句,这也符合英语中非定式句的特点。因此,我们也可以依据这个特点来区分两种句子。

我认为把黄正德先生的观点加以延伸,就可以构成区分定式句和非定式句的标准。首先,“说”类动词加定式句,“劝”类动词加非定式句,只是两者都可以和情态词连用并且体现体标记;其次,根据乔姆斯基的理论①,P R O出现在不式句的主语位置上,这恰恰是汉语中不可词汇化的位置。这些位置上的空主语都在其控制范围内受到控制,这也符合乔姆斯基关于P R O的理论。我认为这个理论同样适用于汉语。

注释:

① Chomsky,N.Lectures in Government and Binding.Dordrecht:Foris,1981

② Huang,C.T.James.Remarks on Empty Categories in Chinese.Linguistic Inquiry,1987(18):321-337

③ Xu,Liejiong.Free Empty Category.Linguistic Inquiry,1986(17):75-93

焦阳(1990.05—),女,汉族,河北唐山人,硕士研究生,天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

H146

A

1672-5832(2017)07-0209-0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