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古音通假

时间:2024-05-04

张 潇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天津 300387)



浅谈古音通假

张 潇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天津 300387)

为了更好地研究先秦古籍及后代古书,规范前人的一些语言现象,文章通过对古音通假基础知识的介绍,向读者说明了其内涵、来源、特点、应用及存在的问题,了解以致掌握古音通假现象对于阅读古籍、进行古文字研究等具有重大意义。

古音通假;定义;来源;特点;应用;存在问题

“古音通假”是我国古典书籍中常见的语言现象,但是由于它并不是一眼望穿的简单语言现象,所以给阅读者造成了很多的阅读障碍。如果想要清晰明确地解读古籍就必须正确认识、对待“古音通假”现象,弄清楚其定义及特点,进一步去掌握其实际应用,消除阅读过程中的疑惑,本文就其内涵、来源、特点、应用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

1 什么是古音通假?

所谓的古音通假,就是古代汉语书面语言里音同或者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王力先生说,语言里的“词”是音义的结合体,古人在记录语言里的某一个“词”的时候,往往用声音相近或相同的字来书写,有的写成这个样子,有的写成那个样子。两个字形体不同,意义不同,只是由于声音相同或者相近,古人就用甲字来代替乙字。例如:

《诗经·豳风·七月》:“四之月其蚤,献羔祭韭。”

《孟子·离娄下》:“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

早晨的“早”,本应写作“早”,但在上面句子中却写作“蚤”。“蚤”的本义是跳蚤,早晨的“早”之所以写成“蚤”,是因为二字声音相同,在记录语言中“早”这个词的时候,“蚤”“早”二字通用。

2 古音通假的产生

古音通假是古汉语中很常见的现象。只要是学习过,甚至只是阅读过一些古书的人们都知道,这种现象翻书可见。那为什么这种语言现象会如此普遍呢?一些学者认为大概是在古代汉字数量少,用字体例又没有规范,加上方言之间的相互影响,人们在传抄文献典籍的时候,一时会忘记本字的形体,就会用音同或者音近的字去代替它们,所以才会出现这么多的古音通假现象。

根据王力先生说,古音通假的产生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本有其字,而人们在书写的时候,却写了一个同音字。例如:

《诗经·豳风·七月》中“八月剥枣”,“剥”是“攴”的假借字,轻轻击打的意思。

第二种情况是本无其字,从一开始就借用一个同音字来表示。例如:

(1)第一人称代词没有一个本字,从一开始就借用本义是一种工具的“我”来表示,后来一直沿用,并没有为前者再造一个新字。

(2)表示选择的疑问代词没有本字,一开始就借用本义是“食物加热到可吃的程度”的“孰”字来表示,后来没有为前者造新字,而是替“孰”字本义所表示的词造了“熟”字。

3 古音通假的特点

古音通假的形式往往比较自由,只要音同或者音近就行;但是根据习惯,在同一地域或同一时期,写法还是比较一致的。例如:

《说文解字》:“唯,诺也”,“唯”的本义是答应,所以从口。《尔雅》:“惟,思也”,“惟”的本义是思维,所以从心。《尔雅》:“维,系也”,“维”的本义是维系,所以从糸。这三个字的本义是互不相通的,一般来说不能互用,但是这三个字都经常被借用为句首或句中的语气词。又如:

《左传僖公三十年》:“闕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论语·述而》:“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孟子·滕文公上》:“诗云,‘周虽旧邦,其命惟新。’”

《诗经·秦风·黄鸟》:“维此奄息,百夫之特。”

《诗经·小雅·节南山》:“节彼南山,维石岩岩。”

从上面的例子大致可以看出,《左传》和《论语》比较喜欢用“唯”字,《孟子》喜欢用“惟”字,《诗经》喜欢用“维”字。

4 古音通假的应用

4.1 古音通假的现象在古书里很常见,不了解古音通假就难免望文生训,误解古书的原意。例如:

《孟子·告子上》:“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

《周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

《说文解字·人部》:“信,诚也。从人,从言,会意。”可以得出“信”的本义是“诚信”,这个意思显然解释不通上面的例句,所以前人对它的解释是,郑玄《礼记注》:“信读如屈伸之伸,假借字也”。郑玄认为“信”是“伸”的假借字,而“伸”是“信”的本字,这样一来,上面两个例句也可以解释通透了。

《战国策·楚策四》:“将加己乎十刃之上,以其类为招。”

《吕氏春秋·本生》:“万人操弓,共射其一招。”

《说文解字·手部》:“招,手呼也。从手,召声。”可以看出“招”的本义是“招手”,这个意思也解释不通以上例句,学者王念孙在《读书杂志》中写到,“类当为颈之误也,招,的也,言以颈为准的也”。“招”是“的”的假借字,“的”是“招”的本字,这里的“招”就是目标的意思,这样一来,句子便可以解释通了。

4.2 古音通假在训诂学上的应用广泛。例如:

《左传·昭公元年》:“不靖其能,其谁从之。”杜预认为“安靖贤能,则众附从。”王引之则不同意这种解释,他认为“靖与赏意当相近”、“有表章风劝之意”、“当读为旌”。这是因为“以六书之例求之,靖从青声,青从生声,旌亦从生声。故旌字得通作靖”。王引之根据古音通假的原则,“靖”“旌”同在耕部,声母相近得出“靖”和“旌”的通假关系。

《诗经·豳风·七月》:“八月断壶”,毛传:“壶,瓠也。”壶瓠同音,壶是瓠的假借字,这是大家都认可的说法。朱骏声进一步说明了“瓠即壶卢之合音”,壶卢就是葫芦。朱骏声之所以认为瓠是葫芦的合音,正是由于瓠字和葫字同音,并且瓠和芦叠韵而得出的。

4.3 运用古音通假的原则来研究古书的词义,可以解决一些疑难问题。除了我们所谈的一般读古书的人都懂的、都同意的假借字以外,我们还可以根据古音通假的原则发现前人所没有发现的假借字,解决前人所没有说明的问题。

5 古音通假中常见的问题

上文已经提到过,由于古音通假不易理解,所以在解读和应用中肯定会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主要还是古音通假和古今字的区别比较难懂。

古今字是指在某一个意义上先后产生的形体不同的字。由于上古汉字数量少,常有一个词兼表数义的情况,后世为了避免语义分歧,就为某一义项另造新词,就这一个义项来说,先造字和后起字的关系就是古今字的关系。例如:

《周礼·地官·司市》:“以商贾阜货而行布。”

《孟子·滕文公上》:“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贰。”

前者的“贾”是指开商店售货的商人,而后者指价钱,为了加以区别,后来另造“价”表示“价钱”的意义,这样一来,就“价钱”这一意义来讲的话,“贾”“价”就是古今字。

通假字与古今字不同。通假字与本字并存,因此在同一时期的古籍中可以用通假字代替本字。古今字却不是这样,在古字兼表数义时,今字并不存在,产生时间上的区别是二者最大区别。另外,通假字与本字意义上一般是没有联系的,如“蚤”和“早”,而古今字就某一义项来说都是有联系的。

古音通假其实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别字,但是在古书中我们需要把它当作一种特殊语言现象来对待。我们要明确的是,古音通假原则只适合阅读古书时使用,对于现代汉字我们还是应该熟练掌握的。

熟练的掌握及应用古音通假原则不仅能够在现有文献和材料的基础上,对我国古代源远流长的文明进行深层研究,进一步探索古人的知识和智慧,而且能够摆脱现有文献、已有结果的束缚,激励人们去探求更远的知识领域,发现未知的科学文明。

[1] 王力.古代汉语(第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9.

[2] 唐作藩.音韵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M].北京:中华书局,1984.1.

[4]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5] 王念孙.读书杂志[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1985.3.

张潇,山西晋城人,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研究生,现任文学院研究生低年级党支部书记。

H11

A

1672-5832(2017)07-0217-0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