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胡皓月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 昆明 650500)
心理学视野中学习倦怠的研究回顾
胡皓月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 昆明 650500)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全球化的到来,我国顺应世界趋势,在中共第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文化创新思想,构建学习型社会,提高教育改革成效,促进学生素质发展,已经成为各学校的发展目标。然而,快速的经济发展和过高的社会期望导致产生了很多负面因素,例如与日俱增的竞争压力,就业困难,心理薄弱等种种原因,使得当今学生的学习现状反而不容乐观。情绪低落,自主性差,学习动机不足……一系列不良后果引起了各界学者的关注,学习倦怠相关内容已经成为了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话题。
学习倦怠;工作倦怠;相关研究
有关“倦怠”的研究最早始于1974年,是美国精神病学家Freudenberger在对公共服务职业人员的工作压力研究中提出的,演变为工作倦怠,而学习倦怠是由工作倦怠发展和延伸出来的。
Freudenberger最早提出“工作倦怠”一词,用以描述在服务性工作中个体由于长时间保持紧张的身心状态、过度的情感投入和花费大量精力而体验到的一组负性症状,具体表现为慢性疲乏症、抑郁和挫折感等。
随后,Maslach与Jackson根据一系列研究,为“工作倦怠”做出操作性定义:“工作倦怠是一种常发生在与工作对象直接接触的职员身上,由情绪耗竭、去个性化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等方面组成的身心多维度综合性负面的心理症状”。情感耗竭指服务行业人员由于情感过度消耗、角色负担超重等原因造成的工作热情丧失、疲乏麻木缺少活力的精神状态;去个性化指对服务对象保持冷漠和忽视,对工作敷衍了事;个人成就感降低指毫无积极期望,过于消极,成就动机降低甚至消失,对自己和工作持否定态度。
随着倦怠在工作领域的研究逐渐成熟,国内外学者将研究主题放在了学习领域,Pines和Katry通过将职业工作者与大学生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大学生在学业方面的倦怠更甚于工作倦怠,并于1981年提出“学习倦怠”一词,开创了学习倦怠研究的先河。然而学习倦怠至今并没有清晰的界定和明确的操作性定义,国内外学者对其的定义常常来自于对Maslach与Jackson的工作倦怠定义的引申和创新,在工作倦怠基础上将研究背景和对象加以更改而形成了学习倦怠的概念。
在国外,Pines认为学习倦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长时间课程压力和过重负荷,导致学生精力耗竭,对学业及学校生活持负面情绪[5];Schaufeli等学者认为学习倦怠是指“由于过度的学习需求而使学生产生情绪耗竭、疏离学业、成就感低落”。
国内的研究起步较晚,最早是由台湾学者提出的,尽管如此,仍然有一部分是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台湾学者张治遥沿用Maslach的工作倦怠概念原有的维度,并稍加修改,将学习倦怠定义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为课业压力、课业负荷,或其他个人心理层次上的因素,以至于产生情绪耗竭、去个性化及个人成就感低落的现象”[;大陆学者王晓丽通过对中学生学习倦怠的研究,得出了“中学生的学习倦怠是学生在学习压力下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指学生个体因不能有效地缓解学习压力或妥善地应对学习中的挫折所经历的身心俱疲的状态”,孙晓莉的研究得出结论:“学习倦怠是指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或缺乏动力,却又不得不为之时,就会感到厌烦,从而产生一种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并出现一系列不适当的逃避学习的行为”,两者的研究结果都与国外的结论有着不同之处,国外结论更多注重外部因素影响学习倦怠,而此处两个结论更偏向于学习倦怠受学生内部因素的影响更多。
至今为止,国内外有关学习倦怠的结构维度研究,仍是以工作倦怠维度为基础来发展的。国外某些学者仅仅是将工作倦怠维度的背景和对象从工作和职员更改为学业和学生,并没有多少创新。
国内的学者则是在工作倦怠的基础上,根据本国国情和教育趋势,在结构维度中加入了新的元素。例如,现今国内学者常采用的《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便是由我国福建师范大学连榕、杨丽娴和吴兰花编制的测量问卷,连榕等人认为:“倦怠的人际关系维度在助人职业活动中表现为对他人的去个性化,在学习活动中表现为对学习本身的不当行为”,所以,他们在MBI的基础上,将其更改为更适应学生学习的维度,并命名为:“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本文便是应用此维度进行研究。
胡俏、戴春林以中学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四因素的中学生学习倦怠结构:“情绪耗竭、学习的低效能感、师生疏离、生理耗竭”;徐云等人则借鉴MBI-SS的三维度结构模型,引入了新维度:学习动机不足,并以此做了一系列的探究,虽然结果发现四维度的拟合度并不理想,但为学习倦怠维度的研究提供了新思想。以上的研究提示我们,学习倦怠维度在某些方面是不一样的,它会受到年龄、经验、个性等社会或个人因素的影响,这有待于进一步探究。
MBI-SS(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Student Survey)是现今国内外常用的学习倦怠测量量表,该量表是Schaufeli等人对MBI-GS(MBI-General Survey)量表进行修订并验证其适用于学生群体而编制的,是一个更普遍性的测量工具,结构维度沿用MBI-GS的“情感耗竭、犬儒主义、效能感低”。国内学者方来坛等人根据国内国情,对中文版的MBI-GS进行信效度验证,删除了部分题目,使其更适应我国的具体情况。
国内运用最广泛,普及率最高的测量倦怠量表是连榕、杨丽娴等人编制的《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该问卷共20道题目,根据结构维度,分为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三个部分,采用五个等级记分,拥有较好的拟合指数。
[1] Freudenberger H J.Staff Burnout.Journal of Social Issues[J],1974,30:159-164
[2] 张治遥.大学生内外控信念、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的相关研究[J].彰化师范大学辅导研究所硕士论文,1989.7.
[3] 李永鑫,吴明证,工作倦怠的结构研究[J],心理科学,2005,28(2):454-457
胡皓月(1991-),女,汉族,吉林洮南人,心理学硕士,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研究方向:人格心理研究。
B844
A
1672-5832(2017)07-0232-0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