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丁国铭
(贵州师范大学 贵州 贵阳 550000)
浅谈《圣教序》与集字创作
丁国铭
(贵州师范大学 贵州 贵阳 550000)
书法集字现象现有史料记载最早当为唐代。在集字作品中又以僧怀仁所集的《圣教序》为最佳。其艺术特点不仅演绎了王氏书风,而且更具一种楷、行、草并列且和谐统一的艺术处理。在现当代科技发展迅速的时代里,电脑集字已成为集字方面的主流。在大小、挪移、收集等处理上。无可否定的是,这远比古代要进步的多,但缺少的是深思熟虑和个人审美理念后的谋篇。集字创作不单一是字的挪动、收集、东拉西扯、按部就班。而是人文素养、审美意识和艺术处理的综合。
书法; 集字;《圣教序》;艺术;集字创作
集字,虽然不被书法研究者所重视,但书法集字的现象却是客观存在的。它一方面作为优秀书法的传承,另一方面又对学习书法起着临习到创作过度的作用。集字的形式大致有这样两类,一种是先有文辞再以文而集字,如“集王书”碑刻为代表的《圣教序》,另一种是先有集字的素材而集成文辞,如清代碑帖集联为代表。以集字的功能来看,可分为文化传播型集字、书法学习型集字、自励自勉型集字、艺术传播型集字等。
集字,是指将前代某一书家的字迹搜罗并集成的书法作品。《徐氏法书记》所载“梁大同中,武帝敕周兴嗣撰《千字文》使殷铁石模次羲之之迹,以赐八王”,便是最早的集字。唐初怀仁集王羲之行书成《圣教序》,是最早的集字碑刻。
至宋代时,集字的形式发展成对一幅作品的模刻,如《淳化刻帖》,这也 许还算不上是严格意上的集子,也有像米芾那样言其集古今字而自成一家的只追求韵味的集字创作。到明清时期,古文字的出土以及审美的转向,像古文字、大篆等成为集字的主要材料,但因其较难或文字有限,集字风行于盈联、亭名、书斋等字数较少的篇幅中。
至近现代,集字走向了盛行时期。文字的大量出土,电脑技术的运用,使得集字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至于优劣,想是需要交给时间去评断了。
现存西安碑林《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唐咸亨三年(672年)立,碑高315厘米,宽141厘米。行书30行,行83至88字不等,碑首刻有七佛像,也程《七佛圣教序 》。碑文包括唐太宗序,皇太子记,与太宗答欶,皇太子笺答。玄奘所译经文五个部分,字由长安弘福寺和尚怀仁费时二十四年,从唐内府所藏王羲之遗墨中集出,碑文最后也为我们注明了“诸葛神力勒石,朱静藏镌字”。《圣教序》拓本有多种,据王虚舟题跋,言其有唐拓本,可惜已失,现存以宋拓本最佳,宋拓本中也因拓手技艺不一而又有优劣。
(一)动与静 (四)宽与窄
(二)大与小 (五)同字异形
(三)正与斜 (六)脱落空灵
在怀仁集圣教序的艺术特点里,我们先要谈到的问题就是如何看待这里的艺术特点是怀仁的艺术理解还是王羲之书法本身所带的书法艺术的特征。如所讲的特点动与静、大与小、正与斜等,把它理解为王羲之书风的固有特色,那么怀仁的《圣教序》只不过是王羲之书风的“印刷品”。换句话就是说只要任何一个把王羲之的字迹集在一起都能成为像怀仁所集的《圣教序》一样神韵兼备,血气畅觞。在当今科技发达的社会里要找王羲之字迹简直一点而就。要集成什么样的文章更是谈笑之间。但就是生活在这样高科技的社会里,我们却汇集不出像那千古不衰的《圣教序》,为何?
在这里的动与静、大与小、正与斜等。是怀仁对书法艺术独特的理解,巧妙的构思,审美的筛取。是两个字或两个字以上的“动与静、大与小、正与斜”。
3.1 集字的映射性
了解了集字的一般规律,集字创作基本上有了一定的技法指导,但只求技术上“套餐公式”,这样的作品不会有什么感染力,形式感疆硬,缺乏生气。技法只不过是人的外貌形象。现当代书法集字现象更是越演越烈,追求视觉冲击力,集字创作虽不是书法创作的最高形式,但却是不可避免的阶段。优秀的集字作品往往给人留下深刻的具有美的初映象,这样的印象会在脑海中成形一个短期或长期的定格或格调。格调有清雅有柔美,有健硕的跳跃感,也有连绵不断的笔走龙蛇之气。无论哪一种,都会在你心中形成一个格调的初映象。
3.2 集字的适度性
在学习仁怀集<<圣教序>>时,其中的艺术特点大致有动与静,大与小,正与斜,宽与窄,同字异形,空灵脱落等艺术表现手法.这样的处理使作品有节奏,有对比,有变化,有韵律等美感。但书法的变,不是一味的为“变”而变,变的自然,变的和谐,故以在集字作品中,集字应把握集字的适度性。过分的“动与静”,导致章法方面缺乏贯连之气.如正楷与狂草的结合,的有了动与静对立关系,但容易给人以不在一个调子上,且格格不入的感觉。不管是“大与小、正与斜、宽与窄”,还是“同字异形、空灵脱落”等等艺术的处理的手法。如果只追求刻意的变化,只会显得装腔作势,徒增笑谈而已。书法集字的适度性,是“动与静、大与小”等,看似矛盾的两个个体中间的润滑剂,使其章法和谐统一。
3.3 个人审美对集字的作用
对于前面所讲的“映象、适度”的集字方法。那么,集字前初映象和取法的适度从何而来,集字前的映象美,集字中的适度法,都是随着人的个体审美倾向而变化的。个体的审美来源包括人文素养,个人喜好,个体性格,生活环境等。因此才有了人们对书法作品的雅与俗,临摹对象的选择性,书体风格的倾向性等。如文人多追求和雅的作品,个人喜好和人体性格导致书体的选择。王羲之书和雅,张旭书颠狂。个人审美不但影响着书法集字的优劣, 也影响着创作的质量。个人审美的提高,这样的作品多带古人气,人文气,涵中藏韵,美当己求。最后,集字是书法创作的必由之路,是书法学习者假以成家的重要方式和途径,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为现代书法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1] 汤大民. 中国书法简史[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 黄惇 李昌集 庄熙祖.书法篆刻[M]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 .
[3] 黄惇 金丹 朱爱娣 朱天曙.中国书法史[M]辽宁美术出版社.
丁国铭(1991.01-),男,贵州师范大学硕士,艺术学理论专业。
J521
A
1672-5832(2016)08-0032-0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